是谁指使袁崇焕斩杀毛文龙(对后金是死战还是议和)

当清朝还没有建立的时候,努尔哈赤给自己政权取的名字叫做金,因为有了完颜阿骨打的金,所以努尔哈赤的金成色就不足了,史家一般称之为后金。后金直到明崇祯九年,也就是1636年,才被皇太极改成大清。所以要是按照时间来算的话,袁崇焕和毛文龙都是“抗金名将”。面对后金的招降,在死战还是议和问题上,这两位抗金名将的做法迥异,但是他们的下场却是一样的,这就不能不令人唏嘘不已了。

关于袁崇焕的争议有很多,而争议的焦点一般有两个:其一,袁崇焕有没有跟后金议和并以粮资敌;其二,为什么要杀掉给后金制造了极大麻烦的皮岛守将毛文龙。特别是史学家计六奇在《明季北略》中,直接把袁崇焕比作了秦桧,并且说袁崇焕杀毛文龙,完全是与后金议和的需要。

是谁指使袁崇焕斩杀毛文龙(对后金是死战还是议和)(1)

​今天咱们不深究袁崇焕有没有以粮资敌或者里通外国,咱们就来看看面对后金皇太极伸过来的橄榄枝,是怎么应对的。

在《明史· 列传第一百四十七》中有这样的记载:“先是,八月中,我太祖高皇帝(明史是清人修的,这个太祖高皇帝就是努尔哈赤)晏驾(挂了),崇焕遣使吊,且以觇(侦查)虚实。我太宗文皇帝(皇太极)遣使报之,崇焕欲议和,以书附使者还报……崇焕初议和,中朝不知。及奏报,优旨许之,后以为非计,频旨戒谕。崇焕欲藉是修故疆,持愈力。”

是谁指使袁崇焕斩杀毛文龙(对后金是死战还是议和)(2)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袁崇焕跟后金交战,颇有春秋战国“义战”的意思,你来了咱们就打一架,打完了就拉倒,你跑了我也不追,你家死了人,我还去随份子。这是不是袁崇焕文人脾气在作怪不得而知,但是袁崇焕打仗打多了,似乎失去了文人的严谨:“跟敌人议和这种事情哪是你袁崇焕可以做主的?你跟敌人议和,朝廷后知后觉,这岂不是擅权僭越?”

袁崇焕跟后金议和的时候,明朝还是明熹宗朱由校当皇帝,说得算的还是魏忠贤,因为袁崇焕没少给魏忠贤修“生祠”,赞美文章也写的不错(蓟辽提督阎鸣泰、巡抚袁崇焕疏颂魏忠贤功德,请于宁前建祠——《明熹宗实录》),所以袁崇焕这种先斩后奏的行为得到了认可。

是谁指使袁崇焕斩杀毛文龙(对后金是死战还是议和)(3)

​朝廷里也不全是糊涂蛋,魏忠贤虽然奸恶,但也不是个废材,时间长了也咂摸出滋味来了:“建奴就是一条喂不饱的白眼狼,跟他们讲和,岂不是与虎谋皮或者养虎遗患?”于是就多次给袁崇焕下命令,可是袁崇焕坚持“要把议和进行到底”——好像历朝历代的文人都喜欢讲和。袁崇焕的理由是边防重镇的城防工事还没修好,“持愈力”三个字就可以看出袁崇焕的态度有多么坚决。

笔者不懂军事,但是有一个问题一直想问问袁崇焕的支持者:“总被动固守不是个办法吧?关宁铁骑的火枪大炮比后金的弓箭长矛有代差性的绝对优势,何不打出去直捣努尔哈赤或皇太极的老巢?干嘛非得等人家打过来?”

其实在后金君臣的眼里,比起固守关宁锦防线的袁崇焕,皮岛上的毛文龙才是大麻烦。袁崇焕绝不主动出击,只要不惹他,就你好我好大家好,但是毛文龙则不同,他就是楔进后金后背的一根钉子。只要有一点疏忽,毛文龙就会从皮岛杀将出来,“时以游兵出没海外,牵制大兵(指后金军),使不得深入山海。”有毛文龙在,后金就不能放下心来进攻山海关。

是谁指使袁崇焕斩杀毛文龙(对后金是死战还是议和)(4)

​后金也不全是傻子,起码他们的高级将领都看过翻译成满文的《三国演义》,于是他们祭出了杀手锏:招降!为了招降毛文龙,后金拿出了足够的诚意。明熹宗天启四年七月初二(时间准确),后金展开了“和平攻势”:汉奸李永芳亲自写信给毛文龙,表示毛文龙在辽东的亲属正得到后金的优待,而且许诺只要毛文龙叛明降金,就可以与后金“中分土地”。

毛文龙没读过什么书,就是个直筒子脾气,面对后金的“议和申请书”,做法也是干净利落:直接把下书人捆起来送到了朱由校面前,一起被送到朱由校面前的,还有后金“中分土地”的协议书。朱由校虽然比较喜欢做木匠活,但是对毛文龙的做法却也十分赞赏:“上加左都督,赏大红蟒衣一袭,银五十两。”

是谁指使袁崇焕斩杀毛文龙(对后金是死战还是议和)(5)

​大家都知道,五十两银子在毛文龙眼里就是毛毛雨,但是大红蟒袍则是超常规待遇,左都督更是顶级军衔——正一品。袁崇焕虽然位高权重,但是官品和军衔却一直没有超过毛文龙。

后金拉拢毛文龙被拒绝,而且拒绝的方式比“毁书斩使”还坚决,这下惹恼了皇太极,于是天启七年(1627年,努尔哈赤已经挂掉,皇太极上位)爆发了应州之战:“李永芳、贺世贤、麻城塔等攻乂州,文龙遣参将毛承禄、陈继盛等率兵万五千赴救,使张晓以万人设奇(充当奇兵),自统八千后应,战于安州。大兵不利(后金军失败),退八里,文龙与曲承恩斩七将围之(后金军损失惨重并被包围)。大兵北去(后金军突围逃跑——毛文龙只有三万三千人马,也围不住),文龙入安州等处安民,回岛奏捷。”

安州之战,以毛文龙全胜而后金完败告终。

是谁指使袁崇焕斩杀毛文龙(对后金是死战还是议和)(6)

​面对议和问题,袁崇焕积极主动,毛文龙用刀拒绝,可谓是做法迥异,但是袁崇焕和毛文龙的下场和结局都是一样的:都死在自己人手里,袁崇焕杀了毛文龙,崇祯皇帝朱由检杀了袁崇焕。袁崇焕杀毛文龙的第一个理由就是“大将在外,必命文臣监。尔专制一方,军马钱粮不受核,一当斩!”而崇祯杀袁崇焕,理由是“擅主和议、专戮大帅”。

袁崇焕杀毛文龙是对还是错,计六奇在《明季北略》中有这样记载:“崇焕既杀毛文龙,密报于清(为了简便易读,史料大多称后金为清)议和,清主大喜,置酒高会。”计六奇还这样评价:“崇焕捏十二罪,矫制杀文龙,与秦桧以十二金牌矫诏杀武穆,古今一辙。”

毕竟袁崇焕和毛文龙的时代,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了,谁是谁非难以分辨。这就要请问读者诸君了:袁崇焕杀毛文龙,真的是跟后金议和的需要吗?袁崇焕真的是明朝秦桧吗?不管您信不信,笔者是十分不愿意相信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