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诗句写景的写作手法 写景诗的表现手法

运用诗句写景的写作手法 写景诗的表现手法(1)

一、动静结合

1. 以动衬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用树林中蝉的叫声、鸟的鸣叫来衬托山里的安静。这是用声音衬托安静,更能突出树林的安静。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鸟在树上栖息,是静止的画面,僧敲门是动态的画面。这样画面显得生动。

2. 化动为静: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把流动的瀑布化为静止的挂在山前。

3. 以静写动:群山万壑赴荆门。群山本是静止的,奔赴荆门是动态的。

4. 化静为动: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峰峦是静止的,如同聚集在一起,变成动态的。

二、视听结合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鸣叫是从听觉角度写,白鹭上青天是视觉角度写。

三、正侧面描写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是正面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是侧面衬托琵琶声引人入胜。

四、虚实结合

诗歌中的虚写指不在眼前,由联想或者想象形成的景象。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前两句是实写,后两句是虚写。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前两句是实写眼前之景,后两句为虚写。

五、点面结合

广镜头的、粗线条的为面,特写镜头、细笔描绘的为点。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前两句为面,千山无鸟飞行、万径无人行走;后两句是点,一位披蓑衣的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垂钓。

六、白描

用简练的笔墨,不加铺叙、不大渲染就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如“月白风清”,“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七、比拟

1. 拟人:红杏枝头春意闹。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2. 拟物:午梦初回,卷帘又送春愁去。这一句的意思是“卷起帘子,把春愁全部放出去”,把抽象的春愁赋予形象具体的事物,放出去。

八、空间角度

1. 高低结合(仰望到俯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前一句是仰望,后一句是俯视。

2. 远近结合: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前两句是写远处,后两句是写近处。

九、移步换景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诗人从孤山寺北走到贾亭西,后来又到湖东,不停走,变换眼中的景物。

十、通感

冷月无声。声音是听觉描写,冷月是视觉描写,用听觉来表现视觉,不同的感官之间交替。

十一、列锦(意象叠加)

这种手法的意义是“语不接而意接”。几种景物排列开来,营造一种意境。如“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小桥流水人家”。

十二、借代

用景物的特征来代替景物。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肥红瘦指代绿叶和红花。

十三、比喻

1. 明喻:有本体 比喻词(如、像、似) 喻体,如“山月皎如烛,风霜时动竹”。

2. 暗喻:

3. 借喻:没有本体和比喻词,直接出现喻体,与被比喻事物之间是相似的关系。如“春虫扒窗”。

十四、象征

诗人经常用景物形象来象征自己的形象或者表明自己的智趣。如“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月堕孤音”,倦鹊和飞鸿都象征被贬谪的诗人。

十五、借景抒情

1. 以乐景写乐情: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用初春美景表达诗人暂时安定下来的安适、喜悦之情。

2. 以乐景写哀情: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的悲伤。

3. 以哀景写哀情: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用悲凉之景表达悲伤之情。

4. 以哀景写乐情: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诗中明月已升上城头,未入巢的乌鸦到处乱飞。凄冷的寒霜凋伤万木,寒风侵衣心生寒意。钢炉中的炭火却暖人,明亮的华烛为晚宴添辉增色。

运用诗句写景的写作手法 写景诗的表现手法(2)

典型诗句精练

指出下列诗句的表现手法。

1.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3.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5.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6.惆怅江头几数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处寻,昨夜月明依旧开。

7.鼠摇岑寂声随起,鸦矫荒寒影对翻。

8.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9.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10.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

运用诗句写景的写作手法 写景诗的表现手法(3)

【答案】

1.运用了拟人手法,柳拂鞍鞯;通感,香是嗅觉描写,湿是触觉描写。

2.动静结合,明月照是静景,清泉流是动景。

3.列锦,名词连缀。

4.拟人,将一水、两山人格化;借代,绿代指植物。

5.虚实结合。前两句是虚写,后两句是实写眼前之景。

6.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前时雪压无处寻”是侧面写梅被雪覆盖上了,后一句是正面写在皎洁的月光下依旧开放。

7.动静结合,以动衬静。“鼠摇”衬托出夜晚的安静。

8.比喻,把闲情比喻成烟草、风絮、雨。

9.运用远近结合手法,十里青山远是远景,潮平路带沙是近景;视听结合,前两句是视觉描写,数声啼鸟是听觉描写;拟人,把啼鸟人格化,表达诗人的愁怨。

10.拟人,把春风人格化,挽留客人的船;以乐景写哀情,贪看飞花是乐景,愁是哀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