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小学教材插图设计案例(关于小学课文插图资源的挖掘与运用)

一、指导看图方法

如教学《长城》一课,教材上配有气势磅礴的长城鸟瞰图以及长城城墙近景的两幅图片,给学生带来视觉冲击力,能够让学生更形象地感受长城雄伟壮丽的气势。教师一一引导学生看图,并分别提出“第一幅图观察长城的角度是近景还是远景,是从什么地方观察的,从中看到哪些景物?从图上你还看到什么?”“第二幅图与第一幅有何区别,你又看到什么”的问题,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观察内容。之后,教师让学生仔细对照课文内容,根据自己的观察说一说,哪些课文内容图上已经画出来,没有画出来的是哪些内容。同时,让学生指认图片上的城墙外沿、垛子、射口、瞭望口、屯兵的堡垒、城台等地方,由此详细了解长城的构造,只有学生对长城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识记,才能够对各个部分的构造及用途进行思考,为何如此涉及,用途是什么,加深学生的记忆力,从中也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方式方法。

浙教版小学教材插图设计案例(关于小学课文插图资源的挖掘与运用)(1)

二、合理利用插图

如教学《普罗米修斯》一课,这一古希腊神话故事,距现代学生生活时代久远,给课堂教学造成一定的时控差距。教师需要合理利用插图,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进而体会人物形象——不屈不挠的普罗米修斯。课文插图中学生观察到,被死死锁在高高的悬崖上的普罗米修斯,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遭受着风吹雨打,也遭受着雷霆猛击的痛苦。教师用问题引导学生一边观察插图一边展开想象,“大家看看这幅插图,这就是当时普罗米修斯被锁在山上的情景,你们仔细观察一下画面,看出了什么?”“他的后背都贴在哪里了?”“想象一下,夏天,他要忍受怎样的烈日暴晒;冬天,当冰雪袭来,他又将承受何种痛苦”……学生边观察画面边思考教师的问题,不少学生称,普罗米修斯在这样的残酷折磨下,是撕心裂肺的,也是痛不欲生的,更是生不如死的,他忍受着的痛苦无人能及,但是这样残酷的惩罚,一般人都会不堪一击,难以承受,意志会被摧垮,但是从这幅画中似乎能够看出普罗米修斯怎么也不会被摧垮的坚强意志,正义永远能够战胜邪恶。

浙教版小学教材插图设计案例(关于小学课文插图资源的挖掘与运用)(2)

三、挖掘插图资源

如进行《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引领学生观察插图,插图中的画面是父亲在废墟中救自己的儿子,与文章内容相对应,发现文本对此并没有详细描写。如何让学生能够丰富认知,感受父亲在废墟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教师通过搭建小组讨论或者是左右、上下桌合作的平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想象力,体会文中没有表达和难以表现的内容,并学会运用恰当词语,联系课文,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从而进一步对课文的认识进行赏析与深化。基于插图资源的挖掘,引导学生进行说话写话训练,从而发挥插图的整体性记忆功能,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文/徐桂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