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走向统一的首次尝试(中东走向统一的首次尝试)

在西方架空小说《海市蜃楼》中曾有过这样一段描述:统一中东的“阿拉伯合众国”是世界头号霸主,美国则分裂为稍带恐怖性质的“落基山独立基督教联盟”。进入近世以来,分离千年的伊斯兰国家尝试走向联合,它们以联邦主体的身份加入“合众国”,不仅给这个新国家带去了巨量的人口和资源,同时还有多元的文化和丰富的创造力。按照这本书的逻辑,中东仿佛一夜之间走出了持续数个世纪的血腥战火,然后在真主的垂青下跃为世界一极。这样的想象未免有些天马行空,但“阿拉伯合众国”却并非凭空捏造,事实上这是一个在上世纪中叶真实存在的国家,其疆域覆盖今天的埃及、叙利亚和也门北部。

中东走向统一的首次尝试(中东走向统一的首次尝试)(1)

▲阿拉伯合众国

即使您对地理没有概念,看图也能发现这三个国家并不接壤,那么它们是如何放下成见走向联合,又是如何以失败告终的呢?

中东走向统一的首次尝试(中东走向统一的首次尝试)(2)

萌发背景

阿拉伯世界的苦难无需多言,稍微对比一下大清帝国在十九世纪的惨状便不言自明。在欧洲殖民者抵达之前,中东阿拉伯国家多数处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其中就包括埃及、叙利亚和也门。然而在西方列强的集体狂殴之下,奥斯曼土耳其很快分崩离析,埃及作为散落出的最重要的一块碎片被英国收入囊中。至1952年之前,法鲁克王朝及其背后的英国势力掌控着埃及的方方面面,但这样的状况很快在当年的七月终结。纳赛尔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通过政变给法鲁克王朝画上了句号,之后这位素以勇敢、果断和强硬著称的埃及英雄便成了阿拉伯世界的领军人物。尽管声望日隆,但野心勃勃的纳赛尔显然不甘心只做阿拉伯人的精神领袖,他有更远大的理想和计划——联合所有的阿拉伯国家,组成“阿拉伯合众国”。

中东走向统一的首次尝试(中东走向统一的首次尝试)(3)

▲埃及七月革命

在纳赛尔一次又一次的推销和鼓吹下,“泛阿拉伯主义”在中东蔓延并逐渐获取大批信众。受此影响叙利亚开始向埃及靠拢,不过更深层的原因是独立不久的叙利亚面临着土耳其的威胁,迫切需要联合埃及以抵制北方的邻居。正如前文所述,奥斯曼帝国被爆锤之后,无数阿拉伯国家走向独立,其中包括埃及,也包括叙利亚。作为奥斯曼的继承者,新生的土耳其不敢奢望恢复昔日的荣光,但也要竭力保住突厥人的故土。叙利亚独立之时,北部一些土耳其人与阿拉伯人杂居的地区随之一起分离,但阿拉伯人在这些地方的人口比重并不占优,所以土耳其始终对叙利亚北部有着强烈的领土诉求。凯末尔甚至明言:“土耳其可以不是一个帝国,但一定是一个民族国家。”在这种背景之下,孱弱的叙利亚感受到了深深的不安,故而对埃及抛出的橄榄枝毫无拒绝之力。

中东走向统一的首次尝试(中东走向统一的首次尝试)(4)

▲叙土领土争端

中东走向统一的首次尝试(中东走向统一的首次尝试)(5)

走向联合

1958年2月,埃及与叙利亚正式签署协议,两国各自放弃独立主权地位,自愿平等地组成一个新的国家——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即便以今天的视角来看,这样的举动在国际领域也是一件破天荒的大事,尤其在当年更是掀起阿拉伯世界的一场轩然大波。在招徕赞许和期待的同时,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也遭到了沙特、伊拉克和约旦等国的怀疑与不屑,其中尤以伊拉克和约旦的反应最为强烈。合并首先带来的是力量的提升,而力量的提升必然招致邻人的畏惧,为了抵消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的优势,伊拉克和约旦组成了“伊约联邦”。当时这两个国家的统治者都是哈希姆家族,伊拉克国王与约旦国王是表兄弟,故而两者组成了类似邦联性质的联合体。

中东走向统一的首次尝试(中东走向统一的首次尝试)(6)

从本质上说,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与伊约联邦是两个概念,前者是一个独立国家,后者名为“联邦”,实际上却是一个“邦联”。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在联合国内只占有一个席位,其内部不再有埃及和叙利亚,而伊约联邦的成员则没有放弃各自的独立主权地位,其国防、外交等重大事务仍由本国负责。如果历史不出意外,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与伊约联邦可能会平分秋色,只可惜仅仅半年之后伊拉克便发生军事政变,王室被推翻,联邦解体。而阿拉伯联合共和国这边则更进一步,很快发展出第三个成员,并最终形成“阿拉伯合众国”。

中东走向统一的首次尝试(中东走向统一的首次尝试)(7)

逐步壮大

投入纳赛尔怀抱的第三个成员便是北也门,亦即也门穆塔瓦基利亚王国。与埃及和叙利亚一样,也门也是奥斯曼帝国崩裂出的碎片,不过这一时期的也门却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在英国的操纵下它分为南也门和北也门。1914年英国逼迫奥斯曼帝国签订《英土条约》,也门被一分为二,四年后北也门独立,成立也门穆塔瓦基利亚王国,而南也门则被英国占据直到二十世纪下半叶。话说回1958年,“泛阿拉伯主义”的思潮吹遍埃及、叙利亚这些民主共和国之后,终于进入北也门这样一个古老的封建王国。王室几经权衡之后决心与纳赛尔合作,虽然明知道与民主共和分子靠得太近有动摇自身统治的风险,但北也门依旧大胆地同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合并,所以谁说君主就一定代表着保守和落后?

中东走向统一的首次尝试(中东走向统一的首次尝试)(8)

▲北也门加入

1958年3月,也门穆塔瓦基利亚王国向阿拉伯联合共和国抛出橄榄枝,不过与叙利亚不同的是,北也门并未放弃自身独立地位,而是以合众的形式与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组成“阿拉伯合众国”。个人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同样离不开也门王室,毕竟一个王国要融入一个共和国的话怎么操作?难不成把王族干掉,双方政体一致之后再合二为一?显然这样的话,也门王室也不会答应。最终双方成为阿拉伯合众国框架内两个各自保留独立主权的邦联成员,但即便如此,也是阿拉伯世界走向联合的一大进步。

中东走向统一的首次尝试(中东走向统一的首次尝试)(9)

终而解体

与所有新崛起的国家一样,阿拉伯合众国成立之后也不可避免地要改变地区实力平衡,当然也就会招来外部的压力和绊阻。不过与外部的威胁相比,对合众国破坏最大的还是内部权力分配不均,甚至准确点说就是纳赛尔本人的“大埃及主义”。新国家的首都定在开罗,由纳赛尔出任最高领袖,这对叙利亚和北也门来说已经是很大的让步了,但埃及并不知足。合众国成立后,政府班子成员由清一色的埃及人充任,叙利亚人和北也门人被迅速边缘化,如此一来,后两个国家很难通过正常途径表达自己的诉求,这就为后续的解体埋下了伏笔。在外人看来,阿拉伯合众国是中东走向统一的伟大创举,但在合众国内部叙利亚和北也门却无时无刻不痛苦于埃及的霸道专横。

中东走向统一的首次尝试(中东走向统一的首次尝试)(10)

▲合众国解体

正当世人对合众国的未来满怀信心的时候,任谁也没有想到仅仅三年之后这个国家便解体了,导火索是埃及人颁布的新的银行和货币政策。在该政策的规定下,叙利亚和北也门在限期之内须上交所有的国有资产,这对两国的银行业和金融业不啻为毁灭性打击。不堪忍受的叙利亚首先发动兵变,宣布退出阿拉伯联合共和国,成立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北也门则紧随其后,在推翻了本国王室之后,宣布退出阿拉伯合众国,成立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如此一来,原本庞大的阿拉伯合众国就只剩下埃及一家,合众国宣布解体,不过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并没有就此终结,埃及仍旧顶着这个国号直到1972年。

作为联合主权国家的一次尝试,阿拉伯合众国的功过是非任由后人评价,不过这种模式确实很值得借鉴。动史君有时也在想,或许终有一天东亚儒家文明圈的国家会不会也组成一个“大中华联邦”呢?也说不定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