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纲教授最新演讲房产(读创深夜档〡上热搜)

来源:【深圳商报-读创】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马强

樊纲教授最新演讲房产(读创深夜档〡上热搜)(1)

截图来源:新浪微博

著名的“六个钱包”“原创者”再上热搜!5月11日,“北大教授说年轻人婚前未必要买房”上了微博热搜。这里的“北大教授”,指的就是著名经济学家樊纲,2018年,他抛出的“6个钱包”论引发多方热议并广为流行。四年后的今天,在再次谈起这个话题时,樊纲再此澄清:六个钱包不是鼓励啃老,只是希望年轻人要自己打拼,等真正有条件了再去买房。

▍现场:樊纲称六个钱包不是鼓动啃老,不赞成年轻人很早就买房子

在相关对话视频中,记者注意到,在对话中,主持人带有调侃意味称:樊纲除“著名经济学家”的标签外,还有“六个钱包的著名经济学家”。

樊纲教授最新演讲房产(读创深夜档〡上热搜)(2)

著名经济学家樊纲

樊纲教授最新演讲房产(读创深夜档〡上热搜)(3)

来源:新浪凤凰网视频微博截图

对此,樊纲做出以下回答:“我当时的原话就是,如果你有六个钱包支持的话,你可以考虑买房。经济学永远在一定假设条件下的。假定,这是我们经济学的一个惯用的思维方法。我们经济学自己有个自己的笑话,讽刺自己的笑话,说是三个人落魄在荒岛上,一个物理学家,一个化学家,一个经济学家,没罐头刀,开不开这罐头。物理学家想一招:我把它放在树上,让它一个角度掉下来,一下掉到一个石头上,砰一下它裂开了。经济学家说你们都太不讲经济了,一定产生大量的豆子浪费。物理学家说那你经济学家有什么办法?经济学家说,我假定有一个罐头刀,我就能开这个。你如果有六个人、六个钱包帮你卖房子,你买就买了对吧?有人说你是在鼓励啃老,我这不是鼓动啃老,我说的就是你们现在买不起房子了,因为房价这么高,特别是大城市。第二呢,为什么不赞成年轻人很早就买房子呢?世界上那么多国家,包括哪些发达国家,几万美元人均GDP那些国家,那些年轻人,都不是说结婚之前就买房子,都是自己要打拼,要挣钱,结了婚有了孩子那么再换一些大房子,然后真正有条件了再去买房子。为什么我们现在年轻人,自己没有经济能力买房子,就一肚子抱怨啊?就觉得天下亏待了你了。那句话其实是在批判我们年轻人的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

记者留意到,对樊纲今日的澄清,网友依旧议论纷纷。

有表示反对的,现实理由有以下几点:丈母娘的压力……租房或随时被赶走……小孩教育挂钩住房……

樊纲教授最新演讲房产(读创深夜档〡上热搜)(4)

樊纲教授最新演讲房产(读创深夜档〡上热搜)(5)

截图来源:网友相关评论

也有赞成的,认为樊纲只不过说清楚了一个现实:

樊纲教授最新演讲房产(读创深夜档〡上热搜)(6)

樊纲教授最新演讲房产(读创深夜档〡上热搜)(7)

截图来源:网友相关评论

▍溯源:六个钱包的来龙去脉,以及它的“始作俑者”樊纲

在中国楼市,要说耳熟能详的流行词,六个钱包肯定可以说当仁不让。它流行到什么程度?连百度百科都给它开了词条,词条这样解释:六个钱包,网络流行词,是指男方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加上女方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共六个钱包。

2018年4月,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在CCTV2《大讲堂》电视节目中提出,只要六个钱包能帮你凑够首付的话,那么最好还是买房子。该论断在提出后迅速火遍网络。

樊纲教授最新演讲房产(读创深夜档〡上热搜)(8)

樊纲教授最新演讲房产(读创深夜档〡上热搜)(9)

樊纲教授最新演讲房产(读创深夜档〡上热搜)(10)

截图来源:百度百科

六个钱包之所以广为流传,无疑是它“通俗易懂”地诠释了高房价背景下购房者的应对之道。但在流行的同时,六个钱包的含义也有些“变形”和“扭曲”,甚至有网友认为,若想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就要掏空夫妻双方的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三代人“六个钱包”的积蓄。有专家分析,六个钱包的流行以及其偏离原意的“扭曲”背后,其实折射出了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对于高房价的深层焦虑与无奈应对。

▍樊纲此前澄清“六个钱包”:中国房租/房价比世界最低

记者注意到,因“六个钱包”流传甚广,感觉有些歪曲自己原意的樊纲曾在多个场合对此做出解释和澄清。

2021年6月20日,樊纲出席2021凤凰网(夏季)财经峰会并发表演讲。演讲中,樊纲回应“六个钱包”说法时再度澄清称,“这(买房)要取决于每个人的很多因素,比如说年轻人如果工作还不是很稳定,还在变化、迁移过程当中,就不如租一个小房子住。”

樊纲称,六个钱包凑在一块儿能够帮助支付首付的话,“还是买房好”,应该利用好按揭贷款的机制;如果财力不允许,则应考虑租房,不要勉强“上车”。

樊纲还指出,现在租房挺合算,中国房租和房价的比例是世界最低的。等到年轻人收入提高后再买房,年轻人刚工作买不起房是还没到时候,要等到将来房价稳定,收入增长高于房价上涨的时候买房。

▍人民日报评“六个钱包”焦虑:年轻人多些“历史耐心”

值得注意的是,对“六个钱包”付首付的焦虑,权威媒体也有关注。2018年5月10日,人民日报就此发评论指出,“六个钱包买房论”引发热议,批评的声音占到大多数。经济学家的建议有其上下文,是非对错、全面与否,需要结合具体语境具体分析。然而“六个钱包论”之所以引发这么多质疑,就在于这不仅是一个“六合一”的加法问题,也是一个“一分六”的减法问题。如果“六个钱包”的存款都投入房子,老人们万一生病急需用钱,房子又没法立即变现,怎么办?“六个钱包”就是六个家庭,尽管因为婚姻而连接在一起,倘若因房子而起了矛盾,又该如何处理?很多时候,基于现实场景和文化土壤,住房不单是个经济问题,背后更承载着家庭、伦理、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复杂关系。

人民日报评论指出,所谓“六个钱包”的问题,不仅是简单要买一间房子,而是通向美好生活的可能性。有人感慨,今天的年轻人是不是承担了太多压力?如果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就会发现,一代人有一代人面临的挑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改革开放40年,中国走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历程,成就斐然。然而,时间可以压缩,很多社会问题和矛盾却无法完全避免,甚至由于时间紧迫,反而形成更艰巨的挑战。这样的背景和规律,时常投射在你我日常生活中,引发诸如“六个钱包”的焦虑。作为年轻人,更需多一些历史的耐心,不应因此丧失拼搏奋斗的勇气。每向前一步,就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专家:量力而为,做好资金统筹,面对不确定性理性购房

专家指出,“六个钱包”这几年流行的背后,附着了太多的东西,但这几年在疫情等诸多因素影响下,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在无穷的不确定性面前,理性、不过度超前消费依然值得重视。买房对多数家庭都是大宗消费,大家尤其是年轻人还是要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尤其是财力和其他长期资金需求等因素做出综合考量。现实的压力如丈母娘的压力、部分地区孩子上学挂钩房产的压力,都是实际存在,无法轻飘飘地轻忽。但另一方面,超出承受范围区购房,也可能有预期之外的“不可承受之重”,比如,因所购房产成本过高,因失业等因素还不上房贷的,也并不鲜见。

樊纲教授最新演讲房产(读创深夜档〡上热搜)(11)

风物长宜放眼量,分析人士认为,从中国社会环境来看,高房价之所以存在,除“土地财政“等因素外,还因为住房背后捆绑了大量的社会公共资源,包括户籍、医疗、教育甚至地位等等,可喜的是,管理层这些年也都在坚持“房住不炒”,并大力推进租赁住房建设,住房与户籍、医疗、教育等的挂钩,也在被不断弱化甚至被剥离。在这一背景下,楼市以往的高歌猛进已成历史,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的住房焦虑,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消解。

审读:谭录岗

本文来自【深圳商报-读创】,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