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科举考试的做法及评析(不拘常例从便选贡)

《送县学生顾立夫岁贡入京》:“霰雪殊未已,山川气方沍。千里向萧条,胡为事奔赴。明廷策多士,岁贡有程度。海隅苍生地,慎选恐违误。”

元朝建立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行省制度,在西南一带设立云南、贵州、广西等为行政省和设置土司。至明朝时期,为维系西南地区的统治,明朝统治者继承元代的行政划分制度,并且进一步改善和推行改土归流的土司制度。土司制度对解决少数民族聚集的湖广及滇黔地区的管理统治问题,促进了全国的和平统一与融合。明朝的土司制度更趋完善,不仅加强西南地方土司的管理,亦十分注重土司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为此,明朝推行一项重要诏令,即各土司需要选派子弟前往京师南京,进入国子监参加学习。此措施,虽看似简单,却有非凡意义,甚至对全国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皆有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

明朝科举考试的做法及评析(不拘常例从便选贡)(1)

明朝西南土司子弟的进入南京国子监的"绿色通道"

西南地区各土司的子弟进入南京国子监学习后,即成为"士官生",从明代科举选士的制度来看,他们相当于贡生,却比贡生幸运得多。或者说,明朝西南土司子弟可通过当地土司的选派直接进入南京国子监,是得益于明政府为他们专门开设的"绿色通道"。

科举制度发展至明代,已经十分完善。一般民众想进入国子监,必须按照正常的考试规定,通过地方州县的层层选拔和考试才有资格。一般,生员进入国子监被称为"贡监",举人入监被称为"举监"。西南土司的子弟作为"士官生",与其他通过考试进入国子监的不同,他们是受明政府"优待"的国子监学生,不拘常例,从便选贡,强调"便"。例如,洪武年间针对此时,诏令:"令云南从便选贡""湖广四川官衙门照云南例选贡。"

明朝科举考试的做法及评析(不拘常例从便选贡)(2)

西南土司子弟并非人人都有进入国子监学习的资格,只有得到皇帝特许进入国子监的才是"士官生",此方法也是古代"恩荫"的一种。若没有得到"特许",也只能和全国普通学子一般,在地方州县开设的儒学学习,参加全国统一的科举选拔考试才有机会进入国子监。土司作为西南地方的士官,并没有完全决定"士官生"的选拔,土司要将其子弟上报给明朝的皇帝,由皇帝考察后决定是否让这位土司子弟进入国子监学习。通常而言,能进入国子监学习的土司子弟,多是对所在土司地区有一定影响力,或者能力较强者。

西南土司子弟在南京国子监的学习生涯

西南土司子弟虽然在进入国子监一事上有一定的"特殊权利",却并不意味着以后在国子监的学习可以"混水摸鱼",亦是要严格按照校规进行学习和考试。就连入学钱,也是有考核的。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到按时从籍贯地到达京师,超过时间限制的会按照规定受到惩罚。一般情况下,"湖南、福建等地限二月到部。四川等地三月到部。"如此看来,土司子弟成为贡生后,就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跋山涉水地赶往南京,亦是不易。

明朝科举考试的做法及评析(不拘常例从便选贡)(3)

按时到达京师后,这些准士官生还有一次入学考试,与一般科举考试的形式不同,更像是摸底考试。入学考试的内容为经义、四书义、判语三门,"中者入监,不中者罚充吏",若没能通过入学考核,则无法进入国子监,只能被罚去当一个小小的吏员。

明朝科举考试的做法及评析(不拘常例从便选贡)(4)

国子监的士官生所受优待比一般监生的要优厚得多。在国子监上学,是有"工资"可拿的,不论是常规考试进来的监生,还是"恩荫"的士官生。一般监生有国子监提供的食宿,且每年会得到一定的钱帛纸油,家中可免两人的徭役。而士官生地优厚待遇不止于此。西南子弟成为士官生,进入国子监后,可以带一名家人或者仆从,皇帝会下诏赏赐钱财衣靴,每年还可以从礼部领取冬、夏衣各一套。甚至,士官生返回居住地的路费,亦是皇帝赐予,可谓是十分关照了。

入监求学,既为教化,亦为维系一方安定

土司子弟可以进入国子监学习,这对土司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和明朝中央政府的统治维系有重要意义。士官生本身就是土司地区有一定影响力的子弟,而他们在国子监享受优厚待遇,并且学习四书五经、律法以及骑射等儒家教义,极大的提升了他们的个人知识与技能。不尽如此,这些优秀的士官生,学成归去后,多是继承土司之位,对以后他的行政管理能力与对土司地区的思想教化的倡导皆有深远影响,更能进一步推进土司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促进民族的融合和国家的安定。

同时,明朝中央政府重视对西南土司子弟的教化,亦是出于怀柔政策的实施。土司子弟进入国子监,无处不受皇帝的恩惠与关照,无疑更加稳定西南边疆与中央朝廷的关系,亦可增强当下以及未来土司地区与中央的联系,从而稳定边疆地区的统治。不尽如此,士官生是土司地区的精英,在国子监所受教育亦是明朝提倡的儒家教义,这对土司地区的思想文化渗透与教化有重要作用,更加能促进全国的统一与和谐。

明朝科举考试的做法及评析(不拘常例从便选贡)(5)

进入国子监学习,成为"士官生",是明朝中央政府对西南土司地区采取的怀柔政策。而事实上,它的作用远不止于此,无论是对土司地区的管理统治,还是边疆地区的管理,以及土司地区的思想教化和经济文化发展皆有重大意义。

参考资料:

《明实录》

《明史》

《皇明太学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