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如何长大成器(曾国藩越自尊大)

【原文】

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译文】

越自负的人,气量越狭小。

【解读】

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气量和胸怀决定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和人格高度,处世立身,器量和胸怀最为重要。古人立身修德,追求一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境界。能够成就大事的人一定有一个广阔的胸襟,也有一颗善于观察注意细微之处的心。曾国藩认为“越自尊大,越见器小”。他所说的“自尊”并不是指自尊心,而是指“自负”。在待人处事的过程中,越是妄自尊大,就越显得自己没有气量。而这样的人往往很慢成功。

曾国藩喜读史,司马迁在《史记·陈涉世家》中记载的一件事,让他感悟到一个人要想成就大事,胸襟的大小是很重要的因素。

曾国藩如何长大成器(曾国藩越自尊大)(1)

陈胜称王以后,有一个从前和他一起当雇工的穷朋友听说了此事,边来投奔与他。这个人敲着宫门嚷道:“我要见陈胜!”守宫门的卫士要绑他,他一再解释,才没被绑,但卫士始终都不肯给他通报,后来陈胜出来了,这位穷朋友挡着路直呼陈胜的名字。陈胜无奈之下值得让他上车和自己一同回宫。这人因为和陈胜的关系得以自由出入宫殿,他还经常向别人说起他过去和陈胜在一起时的旧事。于是有人对陈胜说:“这个人愚昧无知,专说些不得体的话,有损您的尊严。”陈胜听后,没有经过再三思虑,就把这人杀了。此后陈胜的老朋友都纷纷离他而去,再也没有人敢接近他了。

曾国藩如何长大成器(曾国藩越自尊大)(2)

陈胜虽然是一位杰出的农民领袖,但他领导的起义却以失败告终。当然,起义的失败有很多原因,但作为领导人的陈胜自身的原因却不容忽视。狭小的器量让他失去了将士与百姓对自己的信任,自然也就没人肯为他效力,百姓也就不会归顺于他。历史的确意味深长,引人深思:器量小,不容人,熟人和故交会形同陌路,孤家寡人难成大业;器量大,能容人,便可化敌为友,纳天下英才而用之,事业岂有不不兴旺的道理!这足以见得,器量的大小对一个人的成功是多么重要。

曾国藩如何长大成器(曾国藩越自尊大)(3)

柏杨先生曾说过:“大胸怀是大海,纳百川,载千舸,容万物,育众生;大胸怀是高山,不厌细尘,不嫌怪石,披风雪,湍瀑布,生草木,活鸟兽。大胸怀是大地,默默承载,无怨无悔。无论是刀枪剑戟,车轮滚滚,还是巨峰的重压,江河的撕扯,铁蹄的践踏·······它都能够平静地忍受。大胸怀是天空,默默包容,从不逃避。不管是阴云风雨,万钧雷霆,抑或朗朗晴空,朝霞彩虹,或是沙暴埃砾,日月晨星,它都能以寥廓之胸怀容之。”

“越自尊大,越见器小”,倘若一个人可以广泛接触不同性格,不同爱好的人,并与之和平相处。那么他的工作就会变得更加协调和顺利。未来的道路也会更加的宽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