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初长诗句(诗中日月长)

盈缺离合,烟火星辰,四季朝暮,风物关情《日月长:古诗中的一年》一书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诗当中,悉心挑选与农历每一天相匹配的作品,详尽注释节令、风物、习俗等内容,配合贴切插图,组成一本既能体现岁月流变,又具有文学质感的“中国时间之书”,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日初长诗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日初长诗句(诗中日月长)

日初长诗句

盈缺离合,烟火星辰,四季朝暮,风物关情。《日月长:古诗中的一年》一书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诗当中,悉心挑选与农历每一天相匹配的作品,详尽注释节令、风物、习俗等内容,配合贴切插图,组成一本既能体现岁月流变,又具有文学质感的“中国时间之书”。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地万物都有各自的轨迹,而时间像流水一样缓慢,水痕就是改变的印记。四季时节、世间万物在诗人笔下,便绘成了美景,绘成了周遭世界。

喜欢烹煮文字、推崇传统文化的作家萧桓,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诗当中,依循中国农历时序,选诗取画,逐日排列,著成《日月长:古诗中的一年》,让人在发现诗词背后的故事与历史中,深度理解岁月积淀里,平平仄仄中永不暗淡的精神内核。

盈缺离合,烟火星辰,四季朝暮,风物关情。作为一本诗历的汇集,《日月长:古诗中的一年》按照一年十二个月分为十二章,不仅符合中国古诗的时间节奏,更能展示千百年来中国人与时间的关系和对时间的感受。在书中,作者兼顾岁时风物与人间情味,从诗海中悉心挑选与农历每一天相印的“当日之诗”,细腻而又丰富地呈现出时间的质感。书中除详尽注释节令、风物、习俗等内容,还配有贴切插图,组成了一本既能体现岁月流变,又具有文学意蕴的“中国时间之书”。

诗是古人与四时的对话,与人生的握手。“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唐罗隐《京中正月七日立春》),万物生发,那是欣欣然然的开始;“留春春不住,昨夜的然归”(宋司马光《四月十三日立夏呈安这》),韶华易逝,那是生命更替的规律;“先登不如此,焉得凯歌归”(元方回《六月二十三日立秋》),血洒疆场,那是家国天下的情怀……诗人们生活在中国的时间里,也将中国的时间演绎得有声有色,让人在领略中国古诗的意境之美中,自成高贵品格。

诗是生活指南。对古人来说,失眠要写诗(南宋陆游《七月十七夜五更起坐至旦》)、去上班要写诗(清查慎行《四月二日恩赐樱桃恭纪十韵》)、工作苦恼要写诗(唐杜甫《早秋苦热,堆案相仍》)、听见蝉鸣也会写诗(唐白居易《六月三日夜闻蝉》)……诗贯穿了古人的工作生活,也见证了柴米油盐的辛酸,将其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一笔一画地记录在案,点亮了日复一日的生活。

诗是连结起血脉相通一家人的纽带,与节日相遇更能令人激动萦怀。“归船尚有残灯在,更与儿曹饮一杯”(南宋杨万里《姑苏馆上元前一夕观灯》)。元宵节里张灯结彩,千红百紫,而令人最开心的还是与家人的把酒言欢,天伦之乐。“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阳佳节,异乡作客,最牵挂的还是亲人……重情义,让相思跨越了千山万水,超越了空间与时间的距离。让人穿越千年时光,感受古人陪伴、分离、相聚、孤独的滋味,以及幸福与庆幸交织的心情,还有繁荣或悲凉的人生。

诗里有日月,诗中见人世。《日月长:古诗中的一年》不仅记录下古人流年的美好,还让我们在感喟时光中,向自然界寻找一种治愈的温情,用节气梳理自己的生活,自在而活。(秦延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