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广州洪水 哀鸿遍野广州乙卯水灾

100年前的7月,珠江流域有记录以来的最大洪水——“乙卯洪水”不期而至,北江石角围和永丰围(现均为“北江大堤”其中一段)多处溃决,北江洪水与西江景福围(现在“景丰联围”其中一段)溃决时的洪水叠加,直泄珠三角,与东江洪水汇流,一起肆虐珠三角地区,广州城区被淹7天7夜,三分之二的市区沦为泽国,酿成极为惨重的洪涝灾害(死亡人数过万),史称“乙卯水灾”。

洪水围城七天七夜

1915年7月,广东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7月上旬,广东连日暴雨,令西江、北江、东江的江水陡然暴涨,三路洪峰向广州袭来!

1912年广州洪水 哀鸿遍野广州乙卯水灾(1)

7月9日,北江洪水冲崩三水县榕塞围,直扑清远县石角。那时没有力保大堤不失的抗洪抢险勇士群体,石角围险矣!7月10日,洪水越来越猛,随即冲崩石角围,清远城内外水封屋檐。洪水直向南涌,花县(今花都)白坭、赤坭、炭步一带顿成泽国!北江水仍直向南冲,与流溪河汇合,直逼广州北郊。

与此同时,西江洪水连破高要、四会的堤围,抢道北江,直逼南海县。7月9日至11日,南海堤围多处崩决,洪水直捣广州西郊。东江洪水也凶相毕呈,连决增城堤围,直犯广州东郊黄埔。广州城南的珠江,受大潮顶托,也奔腾咆哮!在东南西北的大水夹攻下,广州城外西关、长堤一带遭受大水侵袭。

1912年广州洪水 哀鸿遍野广州乙卯水灾(2)

长堤一带情况。

1912年广州洪水 哀鸿遍野广州乙卯水灾(3)

长堤先施公司水浸情况。

7月12日起,广州有的街头水浸至近4米,长堤、西濠口、下西关、泮塘、澳口、东堤、花地等低处地区,受灾尤为严重。水浸持续7天,哀鸿遍野。不少居民爬到树上躲避,有的家长怕孩子脱手落水,用绳子把孩子绑在树上。西关钱村居民被洪水围困,远处只见高屋之脊及数株树木尾尖。泮塘房屋被冲塌过半,死人数百。

1912年广州洪水 哀鸿遍野广州乙卯水灾(4)

先施公司水浸唔算严重,水深未够一米,行人仲可以更水而行。

有钱人家租船出门,穷人趁机做吓拉车、拉船生意。长堤一带当时多数係做茶楼、酒店生意。上图“泉香茶楼”同“怡香茶楼“之间有4米宽阔嘅街口,就係现在海珠路嘅位置。当时广州仲係有城墙,广州城内冇受水灾影响。6、7年之后广州开始拆城墙,并且开通马路。开通马路之后命名:海珠路。

1912年广州洪水 哀鸿遍野广州乙卯水灾(5)

长堤沿江一带被酒楼、茶楼占据,可想而知当时係几咁繁荣。

1912年广州洪水 哀鸿遍野广州乙卯水灾(6)

水浸归水浸,长堤依然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1912年广州洪水 哀鸿遍野广州乙卯水灾(7)

拉车生意好旺。

1912年广州洪水 哀鸿遍野广州乙卯水灾(8)

广州-九龙码头被江水冲毁了。

呢度係广州-九龙码头,当时最大、最主要码头,来往香港嘅人基本上靠呢码头出入。(好少人从陆路出入香港,除非喺东莞)

1912年广州洪水 哀鸿遍野广州乙卯水灾(9)

沙面情况:“鬼佬”出入划艇仔。

1912年广州洪水 哀鸿遍野广州乙卯水灾(10)

沙面变水面。

1912年广州洪水 哀鸿遍野广州乙卯水灾(11)

平时“鬼佬”唔准中国渔船停靠沙面岸边,依家嫌渔船唔够用。

1912年广州洪水 哀鸿遍野广州乙卯水灾(12)

沙面有唔少外国人居住,对于突然其来灾害不知所措,搞到七个一皮。

1912年广州洪水 哀鸿遍野广州乙卯水灾(13)

沙面位置比长堤位置低,好多地方一定要靠艇仔出入。

1985年统计:大水淹没广东农田43.2万公顷,死、伤、疫病灾民达10万人,受灾人口378万人,农作物损失折稻谷88.45万吨;广州地区按洪水淹浸地区估算,受浸农田不下180万亩,受灾人口150万以上。另据珠江水利委员会1985年复算,此次大水横石站洪峰流量为2.1万立方米/秒,西江高要站洪峰流量为5.45万立方米/秒,均属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1915年,是农历乙卯年,故称“乙卯大水灾”。

祸不单行:十三行失火

7月13日凌晨2时,十三行忽然失火,无法施救,烧至14日19时方熄。但到22时却又死灰复燃,烧至次日凌晨1时。此火灾焚毁商户2000家,尸体有1000多具!其中十三行九如茶楼,原有60多人在此避水,火烧令该楼倒塌,无人幸免。据《广州近现代大事典》(广州地方志办公室编、广州出版社2003年12月版)载:这次水灾,在小北门外有浮尸1000多具,在南石头、白蚬壳、大笪尾、鸭墩关及新洲等地,打捞男女尸体20多具。

1912年广州洪水 哀鸿遍野广州乙卯水灾(14)

被浸死嘅人尸体发胀,犹如鸡泡鱼浮喺水面上。

1912年广州洪水 哀鸿遍野广州乙卯水灾(15)

洪水退却之后,十三行一带被水灾、火灾破坏得一片狼藉,到处颓垣败瓦。

故衣街石匾却屹立不倒。

专家解读:

广州成功抵御超“乙卯水灾”洪水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假如“乙卯水灾”重来,今天的广州能否抵挡御得住?据广州市水务专家介绍,通过大规模地开展水利建设,全面整治洪、涝、潮灾害,广州防灾减灾体系取得较大发展,现已基本形成了“以防为主、堤库结合、蓄泄兼施”的防洪减灾总体布局,近年来都较好地抵御了历次重大洪涝灾害,切实保障了全市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但是,广州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且总体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其中珠江全流域性50年一遇洪灾1次(1994年6月),20年一遇洪灾1次(1982年5月);局部地区200年一遇洪灾1次(1997年5月);局部地区100年一遇洪灾1次(1959年6月)。

据专家透露,1994年6月西江发生超过100年一遇特大洪水,高要站最大流量达52 600立方米每秒;2005年6月中下旬,西江再次出现100年一遇特大洪水,高要站洪峰流量为55000立方米每秒——已经超过1915年的“乙卯水灾”大洪水的历史记录,但该次特大洪水基本上没有对广州市造成较大影响,无人员伤亡与重大财产损失,城市运行正常。

【论坛原帖】 作者:@leon56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