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的自诉六点建议(家属在帮助抑郁症患者走出困境时)

有粉丝给我留言,“老师,抑郁症是因为承受能力差,没受过什么挫折打击吗?抑郁症是矫情吗?”

我回复,“不是,是身体生病了,神经递质发生了改变,人体内的多巴胺分泌减少,感受不到快乐。”

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不能理解抑郁症患者的痛苦,亦不能对他们宽容以待,甚至还指指点点。比如:

“你这都是闲的”

“你爸妈养你容易吗,你还这么作”

“想开点,别人都能过去,为啥你就不行”

······

抑郁症患者的自诉六点建议(家属在帮助抑郁症患者走出困境时)(1)

每每听到这样的言论,就觉得心口上被人扎了一刀,心理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世人对抑郁症还有着很大的误解与偏见,他们对于抑郁症的认知,还停留在非常滞后的阶段。在他们眼里,抑郁症就是矫情,没事找事,是闲出来的病。

然而,据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3.5亿抑郁症患者,近十年来患者增速约18%。据估计,截至2019年,中国抑郁人数超过9500万人。庞大的群体,足以说明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抑郁症患者的自诉六点建议(家属在帮助抑郁症患者走出困境时)(2)

去年《小欢喜》的热播,让抑郁症群体进入到大众视线,备受关注。

高三女孩乔英子是一个可爱、活泼、成绩拔尖的学生。在家里,她乖巧懂事;在朋友面前,她开朗爱笑。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英子却患上了抑郁症,甚至一度严重到要自杀的地步。

在江边,她是这样说的,“我已经三十四天,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了。我不知道我是怎么了,我就是想逃走。”

面对这样的英子,宋倩和乔卫东(她的妈妈、爸爸)显然是手足无措的。他们感受不到她的痛苦,亦不知道如何去跟一个抑郁症孩子沟通。

抑郁症患者的自诉六点建议(家属在帮助抑郁症患者走出困境时)(3)

英子的父母就像现实生活里抑郁症患者的家属,他们自以为给了孩子最好的生活,却从来不考虑孩子的真实需求是什么。直到孩子得了抑郁症,想要逃离这个世界,他们才会发现,自己错了,就像电视剧里的宋倩与英子。

宋倩:有什么话下来好好说。

英子:我怎么跟你好好说啊,你从来都是用自己的想法来决定我的人生。

宋倩:你为什么非要去那个南大?

英子:我不是非要去那个南大,我就是想要逃离你。

有些无奈,有些心疼。诚然,作为抑郁症的家人、朋友,或许真的需要承受极大的压力,但是我想说,在抑郁症家庭中,家人的耐心与理解是他们坚持下去的勇气与动力。

那么,作为家属或者朋友,有哪些话不适宜对他们说呢?

抑郁症患者的自诉六点建议(家属在帮助抑郁症患者走出困境时)(4)

1、你有什么可抑郁的?家里有一个堂伯得了抑郁症,家人对此很不理解。他们想不明白,收入颇丰的堂伯,不缺吃喝,不缺房车,儿女生活幸福,孙子、孙女一个上了小学,一个上了幼儿园,为什么他却得了抑郁症。

国庆回家时,经常能听到一些长辈们说,“你有什么可抑郁的?”

说实话,你以为他真的想变成现在这样?并不是,他也不想抑郁,但他就是开心不起来。他只是得了一种叫做“抑郁症”的心理疾病,他感受不到快乐。

抑郁症患者的自诉六点建议(家属在帮助抑郁症患者走出困境时)(5)

2、你就应该想开点因为长期失眠,焦虑、幻听,我请了一段时间的长假,回到了老家。在我休假在家的那段时间,姥姥经常对我说,“你呀,就应该想开点”。道理都明白,可是越明白越无奈。我也想想开点,开心点,可是在那段时间,经常会把自己逼入死胡同,想出出不来。

3、你这就是矫情

不是,真不是!我们只是生病了。我想,这大概是抑郁症患者最讨厌听到的一句话了。

抑郁症患者的自诉六点建议(家属在帮助抑郁症患者走出困境时)(6)

4、你就是太闲了,应该多出去走走/多运动运动

多走走,多运动运动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前提是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去运动。但是,“太闲”不是得抑郁症的主因。与其说他们太闲,不如直接跟他们说,“你这是病,得治”来得有效。

5、你整天这么消沉,对得起你的家人吗?知道对不起,可是能别再强调了吗?这不是增加负罪感吗?心理承受能力差得,这句话足够可以逼得他们跳楼,跳河。

最后总结一下,一个没有得过抑郁症的人,很难理解一个抑郁症患者那种无力、没有目标,焦虑、失眠、开心不起来的感觉,与其想着如何哄他们开心,倒不如试着用理解、爱去包容他们,陪伴他们,支持他们。因为抑郁症,真的不是矫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