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红膏咸呛蟹做法(宁波人过年的乡愁)

宁波红膏咸呛蟹做法(宁波人过年的乡愁)(1)

红膏炝蟹。(朱军备 摄)

记者 朱军备

通讯员 童诗涵

宁波人过年,餐桌上没有红膏炝蟹肯定是不行的。在本届宁波年货展销会上的室外水产品展区,梭子蟹作为唯一的单独品类展区,每个展位前都人满为患。

一位朱姓摊主的吆喝声特别热情,一边帮市民挑蟹,一边不忘展示手中鲜白蟹背部敲开后露出的红膏。“看看这红膏,保准鲜美!”

梭子蟹,俗称白蟹,因头胸甲呈梭子形,故名梭子。皮日休《咏蟹》写道:“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横行的梭子蟹,经过盐水腌制后,宁波人叫“炝蟹”,或叫“红膏炝蟹”。

东海梭子蟹是制作红膏炝蟹的最佳材料。象山、宁海的沿海乡镇以及鄞州瞻岐、咸祥等滨海地区的村民,有腌制红膏炝蟹的习惯。

今年56岁的瞻岐镇岐下洋村村民谢忠良,自14岁起,就常常跟着父母到滩涂抓鱼。在不惑之年,他买了一艘玻璃钢渔船,当起了船老大。清晨6点出发,下午4点多靠岸,一船透骨新鲜的梭子蟹和小鲳鱼等就捕上来了。

谢忠良和助手们熟练地用橡皮筋捆绑一只又一只乱爬的鲜蟹,然后放入竹箩,装满后用绳缆将竹箩拉住,浸入海水中,确保梭子蟹的鲜活。

“西北风一吹,蟹都躲到深海去了,这时候梭子蟹并不好捕,所以价格比八月份要翻几番,最高时可卖到400多元一公斤。”谢忠良说。

咸祥渔民老朱介绍,梭子蟹最肥的季节是在最寒冷的时候,雌蟹开始长膏,到农历十二月,红膏最为饱满,腌制红膏炝蟹的最佳季节也到了。将梭子蟹背朝下肚脐朝上放置, 浓度饱和的盐水没过蟹身,用大石头压着,一天一夜以后,红膏炝蟹就腌成了。

红膏炝蟹蟹肉晶莹剔透、蟹黄鲜亮,让人垂涎欲滴。宁波人有俗话赞道:“红膏炝蟹咸咪咪,大汤黄鱼摆咸齑。”

此外,梭子蟹也可以腌制蟹股。瞻岐渔民叶海召是这方面的高手,他将梭子蟹用箩筐挑回家后,用清水过一遍,剥开去壳,用剪刀剪成大块放入脸盆,撒入粗盐,加入少许酒、白糖、姜蒜,将脸盆反复摇晃调匀,再依次把腌好的蟹倒入一只只瓦罐中,用竹子壳封上口子。隔两天就可以吃了。想吃时,用勺子取一些出来,蘸点米醋,清脆透鲜,咸中带甘,往往能吃到来年夏天。

沿海一带的居民还喜欢把梭子蟹做成蟹酱。梭子蟹买回来后,剪去尖角,挖去滤腮,剪成小块,然后放入石磨细细研磨,再按比例放入盐,这样磨好后的蟹酱香味扑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