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是怎么遇到曹正的(曹正为什么是林冲的徒弟)

杨志丢了生辰纲,无头无脑地来到了青州地界。此时的杨志虎落平阳,身无分文,不得不仗着一身武艺,在二龙山附近的酒家吃霸王餐。于是,引出了本文的主人公,林冲的徒弟操刀鬼曹正。

书中交代,曹正是东京人氏,祖代屠户出身,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冲的徒弟。因为来山东做生意折了本钱,便在当地入赘,在二龙山附近开了一家酒店。

这是一处十分奇怪的情节,林冲怎么会教一个屠户徒弟?为何上了梁山后,师徒二人毫无交集?曹正真的是林冲的徒弟吗?

《水浒传》中所有奇怪的写法都藏有深意,林冲的徒弟操刀鬼曹正同样如此。在施耐庵故事的背后,曹正不仅是林冲的徒弟,而且是一个符码标识,暗藏着二龙山宝珠寺一段绝密的隐喻故事。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林冲是怎么遇到曹正的(曹正为什么是林冲的徒弟)(1)

曹正身上贴着“曹操”的标签

《水浒传》中藏着很多谜一样的故事,施耐庵以各种手法出了无数道谜题,其中,传统的拆字组字谜被多次运用。在曹正的故事中,施耐庵就以这样的“文字游戏”,隐藏了大明王朝的一段秘史,以及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

曹正,绰号操刀鬼,这个绰号是怎么得来的呢?书中写道,曹正追击吃霸王餐的杨志,一条杆棒与青面兽大战三二十回合便抵敌不住,逃出圈子打听杨志的来历。得知这条大汉的来历后,曹正便做了一番自我介绍。

在这番介绍中,曹正特别讲述了“操刀鬼”的来历:小人杀的好牲口,挑筋剐骨,开剥推挦,只此被人唤做“操刀鬼”。

我觉得,曹正的这一段陈述完全不能解读“操刀鬼”。《水浒传》中杀猪屠羊,椎牛宰马者不计其数,尤其是渭州城的郑屠,屠猪卖肉的技术堪称《水浒传》一流,为何偏偏是曹正得此绰号呢?

梁山好汉的绰号很具有唯一性或者排他性,必定是“天下无对”。明写的超一流屠户不叫操刀鬼,手提钢刀杀人如麻的武松不叫操刀鬼,卸人四肢,剥人皮卖人肉的孙二娘也不叫操刀鬼,为何没有杀过一头猪,卖过一两肉的曹正却得了这样一个绰号呢?

林冲是怎么遇到曹正的(曹正为什么是林冲的徒弟)(2)

其实,这个答案非常简单,施耐庵要在曹正的身上贴一条“曹操”的标签。所以,“操刀鬼曹正”这五个字中,就隐藏着“曹操”。

施耐庵深通古代谶纬学,这一处暗藏的“曹操”,不就是《推背图》中常见的隐写手法吗?《水浒传》中藏有《推背图》,这是千真万确的,只不过很少有人读出来而已。这个问题,咱们有机会再来讨论。

《水浒传》中大量地仿写了《三国志通俗演义》,比如,梁山好汉宋江、关胜、朱仝就是关羽形象的分解,施耐庵在这三个人身上贴了关羽的标签,分别象征梁山的忠、勇、义。

借前辈的书写自己的人物,赋予人物新的故事,而这些人物的故事则又可以从蓝本故事中得到合理的解读,这也属于“用典”、借喻之类的修辞手法。

那么,施耐庵为何要给曹正贴上“曹操”这条标签呢?上梁山前只是一个开酒店的,没见他杀过猪,为何一定要把曹正写成一个杀猪的屠户呢?

林冲是怎么遇到曹正的(曹正为什么是林冲的徒弟)(3)

曹正的师父是鲁智深的“引路人”

操刀鬼曹正与杨志相识,继而,花和尚鲁智深闯了进来。于是,曹正的故事开始向深里走,向实力走,他身上那道“曹操”标签所隐藏的寓意也将逐渐明晰起来。

却说曹正与杨志商议,去投附近的二龙山入伙,半道中杀出了花和尚鲁智深。梁山好汉不打不相识,鲁智深、杨志恶斗四五十回合后,相互便认识了。

花和尚也是要去投奔二龙山的,因为邓龙的拒绝,封锁了山门,鲁智深无法夺取这座山寨。曹正听了花和尚的讲述,便想出了一条计策:杨志、曹正将鲁智深虚绑了,以苦肉计赚开了山门,打死了邓龙,夺取了二龙山。

鲁智深夺取二龙山,便再度应验了智真长老四句偈子中的一句“遇山而富”。因为,二龙山上有一座宝珠寺,鲁智深是花和尚,占据宝珠寺岂不是做了这座象征富贵的寺庙,做了宝珠寺的住持方丈吗?此后,鲁智深“遇州而迁”、“遇江而止”,成就了佛门正果。

林冲是怎么遇到曹正的(曹正为什么是林冲的徒弟)(4)

智真长老曾经预言,鲁智深要成就道家正果,这个魔君经历“还道”之后上应道家紫府“天孤星”。同时,还要成就“汝等皆不及他”的佛门正果。所谓“汝等皆不及他”,其寓意就是五台山智真长老以下所有的僧人都不及鲁智深的正果。花和尚打下了二龙山,做了宝珠寺的住持方丈,此时,他的正果就与智真长老齐平了。

鲁智深要实现佛道两家正果,必须有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遇林而起”。没有遇到“林”,就没有后来的“遇山而富”、“遇州而迁”、“遇江而止”。

“遇林而起”中的“林”,指的是书中鲁智深遇到的所有的“林”,包括赤松林、野猪林。当然,也包括曹正的师父林冲。

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了曹正的师父林冲,但是,林冲却在鲁智深离开之后,有意无意地把花和尚的来历告诉了董超、薛霸。董超、薛霸回到东京后,便向高俅告密,高太尉立即采取措施,准备捉拿鲁智深。多亏那帮泼皮朋友及时打探消息,鲁智深才逃离了东京大相国寺。历险孟州道十字坡之后,辗转来到了二龙山,与杨志、曹正联手夺下了宝珠寺。

林冲是怎么遇到曹正的(曹正为什么是林冲的徒弟)(5)

二龙山宝珠寺原本就是一座皇家寺院,原来的住持是邓龙,也就是一条“昏邓之龙”。而且,这条“混邓之龙”还是一个和尚,朱元璋不就做过和尚吗?

打死邓龙,做了宝珠寺的住持方丈,毕竟还只是草台班子,算不得真正的正果。鲁智深真正的正果是做东京大相国寺的住持方丈,这一笔,隐藏在林冲的题诗之中。林冲曾经在朱贵酒店题诗,其中有一句“京国显英雄”。这就意味着林冲还将回到汴梁,参与东京保卫战。鲁智深也将再次“遇林而起”,在大相国寺抗击金兵,成就“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道家正果。

花和尚无奈逃命,这件事与林冲有很大的关联,施耐庵便巧妙地在二龙山脚下写了一个林冲的徒弟,“遇林而起”的最后一个环节由操刀鬼曹正完成,故事似乎便讲得十分圆满了。

从这条故事脉络来解读,林冲就是鲁智深实现佛道两家正果的引路人。但是,真正把鲁智深引上“遇山而富”之路的,则是林冲的徒弟操刀鬼曹正。

林冲是怎么遇到曹正的(曹正为什么是林冲的徒弟)(6)

行者武松与曹正的师父是一路人

《水浒传》前七十回书中,施耐庵并没有写武松与林冲之间有故事,他们之间没有任何交集。但是,在暗线故事中,武松却与林冲大有关联。

武松、林冲都曾经投奔过柴大官人,若以书中的时间顺序来分析,林冲棒打洪教头时,武松恐怕也在柴进的庄上。因为武松不受柴进待见,所以,林冲、武松并没有厮见。

其实,这两人是不能在柴大官人庄上谋面的,此时的武松是另一条线索,他的故事中隐藏着大明王朝的一段秘史。林冲还肩负着火并王伦的“历史责任”,必须要先完成大宋王朝的隐喻。

却说武松出场之后不久,便离开沧州柴家庄,前往景阳冈打虎。

我在很多文章中曾经解读过,景阳冈这个地名是虚拟的,隐写的是大臣皇宫召集大臣早朝的“景阳钟”。阳谷县也不是实写的山东东平府阳谷县,实写的是大明王朝的都城南京城。这样的隐喻,我在武松、潘金莲、王婆的故事中都曾经解读过,此处,补充一点此前没有讲过的“隐秘”。

林冲是怎么遇到曹正的(曹正为什么是林冲的徒弟)(7)

阳谷县有一条紫石街,武大郎的家就住在这里,武松杀嫂也是在这条街上发生的故事。所谓紫石街,绝非施耐庵随笔一写,而是以“紫金山”、“石头城”这两个最能代表南京城的标识,组合成了阳谷县的一条街道。

我此前还解读过斗杀西门庆的地点狮子楼,这个酒楼就在阳谷县的狮子桥下。南京城中就有狮子桥,又是一个十分特别的地标标识。

而武松打虎之所以选择在景阳冈,打虎之后又被阳谷县令留下,杀嫂的故事又被特别的安排在了阳谷县。这一系列的选择,其实暗藏着大明王朝的靖难之役爆发的原因,以及靖难之役的结果。

武松杀嫂其实就是建文帝削藩,“潘”是“藩”被削去了字头,这是引发靖难之役最直接的原因。经过四年的战争,朱棣终于打到了南京城。守卫在南京金川门的谷王(阳谷县)朱橞、曹国公李景隆(景阳冈)望见城外朱棣的伞盖,便打开城门,迎接四爷进城。

林冲是怎么遇到曹正的(曹正为什么是林冲的徒弟)(8)

朱棣策马进入南京城,只见文武百官早已跪在道路两旁,一齐高呼“万岁”。这是一场早有预谋的“欲保四”阴谋,朱棣一进城就迎来了一场早就准备好的欢迎仪式,可谓登基大典的预演。金川门就是南京城的西北门,因而,阳谷县中有一个生药铺掌管西门庆。

“武十回”所隐藏的故事,其实就是大明王朝的一段隐秘。那么,武松的这些故事又与林冲有何关联呢?仅仅因为武松有可能同时在柴进的庄上吗?

鲁智深“遇林而起”,武松同样也“遇林而起”,只是武松未与林冲谋面,所以,得通过鲁智深的“遇林而起”间接的“遇林而起”。

林冲是怎么遇到曹正的(曹正为什么是林冲的徒弟)(9)

二龙山宝珠寺中的黑衣宰相

上文讲到了武松故事隐喻的是大明王朝的靖难之役,这场叔侄之间夺位战中有一个十分关键的人物,他就是被世人称为“黑衣宰相”的姚广孝。

姚广孝法名道衍,字斯道、独暗,号独庵老人。从他的身份,以及字、号来解读,不就是“天孤星”、“花和尚”吗?而且,此人十四岁出家,与北宋历史背景下的武松有着十分相似的修行履历。蓝本故事中的武松是带发修行的“优婆塞”,也就是很小的时候就有了佛家身份。

鲁达入了佛门,就不应当再叫“鲁智深”,应当叫“释智深”,或者省掉释家姓氏,直接叫“智深”。施耐庵之所以把“智深”叫做“鲁智深”,一是隐藏宋徽宗革佛,诏令僧人要像道士那样“称姓氏”。二是暗示鲁智深将成就佛道两家的正果。

因为鲁智深身兼佛道两家正果,所以,智真长老说他“命中驳杂”,由此,鲁智深得绰号“花和尚”。驳杂,就是“花”的意思。

林冲是怎么遇到曹正的(曹正为什么是林冲的徒弟)(10)

姚广孝同样是“命中驳杂”的花和尚,法名道衍,字斯道,其中不就有个“道”字吗?姚广孝作为一个僧人,力主崇尚玄武大帝的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成功之后得到重赏,在永乐朝做了大官。朱棣因其功大,准备恢复其俗家身份,赐名姚广孝。一个出家僧人却叫做俗家的姓名,与鲁智深又有多大的不同呢?因而,姚广孝如《水浒传》中的鲁智深那样,成就了佛道两家的正果。

姚广孝经历曲折,不被朱元璋重用,遇到朱棣之后,才得大展才华,成就了帝王之业。《水浒传》中以“林”字暗喻朱棣这辈人,朱棣与他的兄弟们都是“木”字辈的。因而,鲁智深“遇林而起”,同样暗喻姚广孝遇到了朱棣。

却说《水浒传》中鲁智深因为大闹五台山而被智真长老打发去东京相国寺,临行之前,长老赠送了一些用具,其中,就有一领“皂布直裰”。皂布直裰,就是黑色的僧袍——黑衣出现了。

武松血溅鸳鸯楼,逃到了十字坡,孙二娘便把他打扮成了一个行者。武行者同样穿了一件“皂布直裰”,这件皂布直裰就成了武松再也脱不下来的必备装束。

吴用攻打大名府,梁山好汉从四门进攻,南门则是“一个胖大和尚,轮动铁禅杖;一个虎面行者,掣出双戒刀,发喊杀入城来”。姚广孝“形如病虎,性必嗜杀”,不就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虎面行者”吗?

“汝优婆塞,五戒在身。酒色财气,便要杀人”,龚开这四句赞武松的诗,何尝不可以咏赞黑衣宰相姚广孝呢?

林冲是怎么遇到曹正的(曹正为什么是林冲的徒弟)(11)

施耐庵没有读过后来的《明史》,但一定见过姚广孝其人,必定知道此人的传闻。因而,在《水浒传》中以鲁智深、武松两人的形象、故事,暗藏了姚广孝。

姚广孝“遇林而起”,成就佛道两家正果,朱棣做了皇帝后权居宰执,因而,得名“黑衣宰相”。鲁智深、武松的身上虽然穿着“皂布直裰”,但却没有宰相的符码。于是,林冲的徒弟便为这二人贴上了“宰相”的标签。

曹操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被称为“丞相”,因而,“操刀鬼曹正”就携带着“宰相”的标签,出谋划策拿下了二龙山宝珠寺。鲁智深、武松住持宝珠寺,曹正便是他们隐喻“黑衣宰相”姚广孝的有一道标签符码。

姚广孝推翻了朱元璋的“孙立”,所以,曹正就是个杀猪(朱)的屠户。林冲象征着朱棣这一辈人,因而,曹正做了林冲的徒弟,替代林冲为鲁智深、武松贴上“宰相”的标签,让他们货真价实的做了“黑衣宰相”。

林冲是怎么遇到曹正的(曹正为什么是林冲的徒弟)(12)

结语

《水浒传》隐藏着大宋、大明王朝的历史,这是毋庸置疑的。林冲的徒弟操刀鬼曹正,就是这两大伏线故事中的一个重要符码标签,他与所有的小人物一样,都是施耐庵精心打造的配角,共同诠释《水浒传》“替天行道”的主题。

在《水浒传》“引首”、“洪太尉误走妖魔”故事中,施耐庵明确交代,因为朱元璋违背“天道循环”伦理,越过了“木字辈”的朱棣这辈人,立孙子做皇帝,因而,导致了“靖难之役”。

“误走妖魔”故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就是“嘉祐三年三月初三五更三点”。这一串数字中,“三月初三”才是重点,这一天是玄武大帝的诞辰。《水浒传》中以“玄武”二字象征皇帝,与明朝历史有关的皇帝,就是借玄武大帝之名“奉天靖难”的朱棣。

林冲是怎么遇到曹正的(曹正为什么是林冲的徒弟)(13)

因为反对“孙立”,避难削藩,朱棣便在姚广孝的策划下,发起了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争夺,姚广孝帮助朱棣夺位成功。大功告成之后,朱棣恢复了姚广孝的俗家姓氏,命其还俗。但姚广孝谢绝了朱棣的封赏,居住在寺庙中,上朝穿朝服,入寺着皂布直裰,因而得名“黑衣宰相”。

《水浒传》中隐写了靖难之役,姚广孝这样一个居功至伟的功臣,施耐庵又如何会漏掉他呢?

虽然施耐庵反对“孙立”,以操刀鬼曹正的杀猪,武松祭兄用“猪首”来表明自己鲜明的立场。但是,也绝不赞同朱棣以战乱方式夺位,同样反对姚广孝以佛门弟子挑起这场百姓受苦的战争。所以,林冲、鲁智深、武松先被写成了“妖魔”,他们出卖兄弟、大闹佛门、滥杀无辜,这些行为施耐庵在书中都给予了毫不留情的揭露和抨击。

操刀鬼曹正不是林冲真正的徒弟,他只是一个符码标签,这个标签贴在林冲、鲁智深、武松的身上,暗藏了《水浒传》“替天行道”的主题。

林冲是怎么遇到曹正的(曹正为什么是林冲的徒弟)(14)

《水浒传》中的“替天行道”,就是“保境安民”。朱棣、姚广孝发起的靖难之役违背“天道循环”,同样是“妖魔”行为。

所以,林冲文本中的徒弟就是一个“操刀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