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刚第一次开枪 赵刚在距离500米远一枪将鬼子爆头

先说答案: 可能性很小

为何这么说,主要有两点:一是,二战时期的主流步枪,如日军的三八步枪、苏联的莫辛纳甘步枪、中国的中正式和汉阳造,没这么远的有效射程;

赵刚第一次开枪 赵刚在距离500米远一枪将鬼子爆头(1)

赵刚对自己的枪法胸有成竹

二是,赵刚是从北平刚来抗日根据地不久的北平燕京大学的学生,不是长期在部队中磨练捶打的基层指挥员,他不可能有这么准的枪法。所以,连李云龙也说:“够呛,太远了!”

换句话说,能一枪命中500米远目标的人,不是绝对没有,只是少之又少,万不挑一,是对射击有特殊天赋的人才,这种人只能当狙击手,否则就是埋没人才,比如顺溜。而且,这种神枪手可遇不可求。

赵刚第一次开枪 赵刚在距离500米远一枪将鬼子爆头(2)

连李云龙都不信,500米,太远了

即便是这种射击天才,也需要日夜苦练,实弹演习几千几万发,才能做到百发百中,而赵刚可没这么墨迹,他是信心满满,举枪就打,一枪就爆了鬼子迫击炮手的头。连老兵油子李云龙都啧啧称奇,难以置信。

赵刚第一次开枪 赵刚在距离500米远一枪将鬼子爆头(3)

赵刚问李云龙信不信

当然还有一点,这么远的距离,影响射击精度的因素太多,比如风速、天气、子弹的飞行轨迹以及地球自转所带来的影响等。而赵刚可没这么多顾虑,他是举枪就打,一枪就解决了问题。哦,他射击之前还没忘了掀起三八步枪的照门。

赵刚第一次开枪 赵刚在距离500米远一枪将鬼子爆头(4)

看赵刚似笑非笑的眼神,似乎不是在打仗

我军弹药奇缺,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子弹供练习。日军为啥说八路军是“莽三枪”?就是因为八路军没有子弹,打仗前,每个战士只能发给三、五发子弹,打完就要上刺刀冲锋,否则就要迅速撤退。

赵刚第一次开枪 赵刚在距离500米远一枪将鬼子爆头(5)

李云龙夸赞政委的枪法

赵刚只是一名大学生,参加八路军前可能也训练了一段时间,但最多不超过3个月,况且,八路军训练的科目主要是拼刺。练习射击,也只是练习端枪、瞄准。实弹射击,那是奢侈,八路军可没那么阔绰,浪费不起。就像李云龙所说的:“子弹金贵着呢!都给我省着点用。”

赵刚第一次开枪 赵刚在距离500米远一枪将鬼子爆头(6)

李云龙表示怀疑

《亮剑》虽然是部良心剧,但也不是十全十美的,穿帮的镜头依然存在,不符合史实的地方很多。比如李云龙率独立团击溃坂田联队、全歼山崎大队、屡次违抗军令、喝酒骂人、捆绑孔捷团长等剧情,都是不符合实情的。

赵刚第一次开枪 赵刚在距离500米远一枪将鬼子爆头(7)

赵刚与李云龙

日军一个联队的战斗力是非常恐怖的!别说李云龙一个独立团,就是整个386旅,也无法与日军一个联队正面对抗!在抗战初期,蒋介石拥有全国绝大部分资源,三百多万正规军队,但在日军的凌厉攻势下,接连战败,丢失大片国土。何应钦说:“国军至少需要六个士兵,才能对付得了一个鬼子。”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是经过统计双方伤亡数字后,经过精确计算得出的结论。

赵刚第一次开枪 赵刚在距离500米远一枪将鬼子爆头(8)

李云龙在目测距离

著名的关家垴战役,八路军集中386旅主力围歼日军冈崎支队500人,苦战两昼夜后,依然未能全歼这股敌人。而日军一个联队有3600人之多,装备精良,想击溃它,起码得一个军,而李云龙一个独立团就能击溃,显然不现实。可见,日军有多难打!抗战之艰难,今天的人们无法想象。

赵刚第一次开枪 赵刚在距离500米远一枪将鬼子爆头(9)

赵刚举枪瞄准

赵刚是北平来的大学生,不可能有那么好的枪法,能在500米距离上一枪将鬼子爆头。他所使用的枪,是从警卫员手中接过来的三八大盖,其有效射程只有400米左右,正常情况下是200米,因为太远了,根本就看不清目标了。正常的人的视力,看400米远已经是极限了,视力超好的人,也看不清500米以外的物体。鬼子被爆头时,李云龙也是从望远镜中才能看得到,不知道咱赵政委的视力是不是11.5的!

赵刚第一次开枪 赵刚在距离500米远一枪将鬼子爆头(10)

李云龙表示不可能

日军《步兵操典》中,也只规定士兵要在300米的距离上,击中目标,500米的距离,一般人肯定做不到。而国军部队的主流步枪以汉阳造为主,中正式为辅,只有中央军才装备新一代步枪中正式,大多数的地方部队,还是以汉阳造、老套筒为主,这种步枪的射程更近,精确度更差,普通士兵能打中100米处的敌人,就算是不错了。

国军打仗,一般一个连里只有二、三个枪法准的士兵,其他人都是助威、起哄,并不能在实际上杀伤敌人。盖因国军大部分士兵都是抓壮丁抓来的,心不甘情不愿的,没有积极性,更谈不上刻苦训练了。

赵刚第一次开枪 赵刚在距离500米远一枪将鬼子爆头(11)

鬼子的炮兵

中国抗战之所以那么艰难,历时那么久,主要原因就是中日之间国力差距巨大。日本在二战前已经进入工业社会,是亚洲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其钢铁产量是中国的数百倍。而中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仅有的工业也是零散的手工作坊。日本狼子野心,士兵训练有素,扩张的野心蓄谋已久,侵略中国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经过了长期的蓄谋、策划和准备。

赵刚第一次开枪 赵刚在距离500米远一枪将鬼子爆头(12)

李云龙从望远镜观察到,鬼子真的被爆头了

另外,日军装备精良,军需供应充沛,有完整的武器制造产业链,其航空母舰、战列舰、巡洋舰数量全球第一,零式舰载机也曾风靡一时。日本拥有强大的海军和陆军,工业实力为亚洲第一,所以它才敢侵略中国及东南亚诸国,也敢在石油、橡胶等战略物资匮乏时发动太平洋战争,向美国开战。

赵刚第一次开枪 赵刚在距离500米远一枪将鬼子爆头(13)

日军零式舰载机,曾经在亚洲天空耀武扬威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条,那就是日本人的心齐,没有中国那么多的军阀。民国时期,派别林立,什么中央军、桂系、川军、黔军、晋绥军、西北军、东北军,军阀之间互相火拼,尔虞我诈,国民政府也只是在形式上统一。好在,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有民族自尊心,能为了国家而携手共同拒敌。抗战,中国人没有懦夫,川军、湘军、西北军、滇军等都是好样的。

赵刚第一次开枪 赵刚在距离500米远一枪将鬼子爆头(14)

日本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航母——信浓号

为了战争,日本平民踊跃参军,妇女变卖首饰支援国家,日本的深入人心的武士道精神,也让日军穷凶极恶,张牙舞爪,残忍至极。日本士兵和家属,都以为国捐躯为荣,鄙视懦夫。所以,中日开战初期,日军势如破竹,迅速攻占了大半个中国。但是,中国太大了,不是日本一个岛国能整口吞下的,因此,经过战略相持阶段后,日本颓势渐显,中国的“以空间换时间”、“坚持持久战”的策略非常正确,一个字:拖垮日本,拖死日本。

赵刚第一次开枪 赵刚在距离500米远一枪将鬼子爆头(15)

二战时的日本“大和号”战列舰

中国以硕大的地理空间,让区区一百万日军撒进来而找不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精锐相继调往东南亚战场,留在中国的兵力,除了盘踞在东北的关东军,能机动作战的,只有华中方面军的第11军。因此,武汉会战之后,中国已经不怕日军了,四次长沙会战,日军没捞到便宜,损兵折将。而敌后战场上,八路军、新四军已经敢于主动出击,打击日本侵略者,八路军百团大战就是在这个时候发起的。

赵刚第一次开枪 赵刚在距离500米远一枪将鬼子爆头(16)

29军大刀队在冲锋。使用大刀实在是无奈之举

回到主题,赵刚能在500米距离外一枪击中鬼子迫击炮手的脑袋,基本上不可能,概率微乎其微。连李云龙都提醒赵刚说:“老赵,这么远的距离,子弹打出去是一条弧线!”当然,也不排除运气凑巧的因素,就好比买中奖一样。

赵刚第一次开枪 赵刚在距离500米远一枪将鬼子爆头(17)

李云龙竟然把孔捷团长绑了起来,电视剧太夸张了

《亮剑》中还有一个镜头,伙夫举着菜刀冲锋,虽属无奈,勇气可嘉,但不是提倡之举。毕竟举着菜刀杀鬼子,太不切实际。而李云龙在激战中看见赵刚跟鬼子拼刺刀,就赶紧命令和尚:“政委他不会玩刀,快去保护政委,他有了闪失,我他娘地剥了你的皮!”这说明,赵刚并5没经过多少实战训练。

赵刚第一次开枪 赵刚在距离500米远一枪将鬼子爆头(18)

伙夫举着菜刀冲锋,只能说两个字:无语

至于八路军举着大刀跟鬼子拼命,实际上也是吃亏不小。不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大刀都远不如刺刀好用,更不如刺刀的威力、伤害性大。八路军用大刀是无奈之举,刺刀的材料、制造工艺远比大刀难得多。红军长征到陕北时,平均每个团只有几把刺刀,刺刀和子弹一样珍贵。而大刀片子民间铁匠皆可打造,所以中国军队装备大刀是被迫无奈,可不是耍酷、玩刺激。

赵刚第一次开枪 赵刚在距离500米远一枪将鬼子爆头(19)

29军大刀队

总之,抗战之艰难不是今天的人们能想象的,鬼子之难打也不是神剧中所描述的那样。如果都像赵刚那样距离500米远就能轻松射杀敌人,那抗战决不用14年了。

赵刚第一次开枪 赵刚在距离500米远一枪将鬼子爆头(20)

电视剧总归是电视剧,不现实

不过,这是电视剧,肯定要经过艺术加工。总体来看,《亮剑》还是毕竟贴近史实的,的确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抗战良心剧。当然,《我的团长我的团》也不错,不仅战争场景逼真,人物内心的刻画也符合史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