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最弱的是谁(明朝皇帝中被低估的王者)

明朝国祚276年,一共有16位皇帝。朱元璋建立初期首都定于南京,在明成祖时期迁都于北京。如今的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便是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耗时16年。此后,北京故宫成为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

明朝皇帝最弱的是谁(明朝皇帝中被低估的王者)(1)

本章所讲述的主人公便是明朝时期北平(现称:北京)藩王朱棣的嫡长子“朱高炽”,朱高炽出生于公元1378年,因深受他爷爷朱元璋的喜爱,于公元1395年被册封为燕世子,未来继承朱棣的燕王爵位。后朱棣发起靖难之役夺得皇位继承大统,朱棣驾崩后朱高炽登基为帝,庙号明仁宗,但在位仅为一年。

明朝皇帝最弱的是谁(明朝皇帝中被低估的王者)(2)

为什么说“朱高炽”被低估了呢?原因很简单:一、被他的表面所迷惑了,朱高炽从小就喜文厌武,非常地仁厚老实,没有朱棣和朱元璋的那种英武之气。二、从小体弱多病,还患上了严重的肥胖症,走路都不方便。三、明朝的江山都是在马上打下来的,而朱高炽跟他和朱元璋完全不搭边。所以朱棣很难接受这样的接班人。

明朝皇帝最弱的是谁(明朝皇帝中被低估的王者)(3)

还有很多人都说朱高炽是靠好儿子朱瞻基才登上的皇位。原因是:据说朱瞻基出生时天降异象让朱棣下定决心起兵造反,后朱瞻基从小就能文能武,而且还很聪明,深受朱棣的喜欢。想给好孙子朱瞻基皇太孙的位置才册立朱高炽为太子。其实不然,小编的观点是这一切都是朱高炽用自己的真本事得来的,朱高炽虽然身体不行,但他有一个比他爹还好的一个政治头脑。在明成祖时期明朝一直在发动战争,百姓的生活早就苦不堪言,急需一个像朱高炽这样得儒君来治理天下。

明朝皇帝最弱的是谁(明朝皇帝中被低估的王者)(4)

为什么说朱高炽很厉害且非常地有政治头脑呢?看几件事就知道了。

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中,父亲燕王朱棣起兵造反,而朱高炽因身体虚弱腿脚不便,不能随父征战,且此时的老本营北平也需要一个能人来守城,因为北平作为朱棣最后的退路肯定是不能丢的。所以朱高炽就被留下来守卫老本营。期间,李景隆号称五十万大军围攻北平城却被朱高炽以一万的兵力挡住了,从这就可以看出朱高炽不仅有出色的政治头脑,还有出色的军事才能。

明朝皇帝最弱的是谁(明朝皇帝中被低估的王者)(5)

代父监国之夺嫡之战:

朱棣在位期间,不是在攻打蒙古就是在准备攻打蒙古的路上,就连最终死都是死在班师回京的路上。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和三儿子朱高燧随朱棣出征,所以治理国家的大事就落在了朱高炽这个太子爷的身上。讲道理这应该对于朱高炽是件喜事,但其实并不然。治理好国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还有两个弟弟觊觎他的太子之位,只要稍微出错他的两个弟弟就会找他的麻烦。如:在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明成祖朱棣北征班师回朝时,监国太子朱高炽遣使迎驾误期,被汉王朱高煦抓住机会进谗,以至于朱高炽一派文官大多入狱。后因为两个弟弟做错事相继被踢出了局,这才把他的太子之位坐稳。

明朝皇帝最弱的是谁(明朝皇帝中被低估的王者)(6)

代父监国之培养亲信:

永乐七年(1409年)初次监国期间,明中都凤阳地区爆发了严重的水灾。在这次天灾中朱高炽崭露头角,得到了很多大臣的认可。这也为他后面监国期间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朱高炽在做太子期间监国六次,时间长达7年多。在监国期间,任用贤臣,很多朝廷命官都是被太子朱高炽一手提拔上来的,就连当时的内阁三杨都是朱高炽的亲信(三杨分别是:杨士奇、杨荣、杨溥)。所以在朱高炽监国后期朝中的最少有一半的官员是拥戴朱高炽的,再加上内阁三杨的支持,朱高炽在朝中的威望碾压两个弟弟,不过他的两个弟弟也不是毫无胜算,因为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在军中威望非常地大,且掌握兵权。不过这些都被朱高炽一一地化解,最终在朱棣死后继承大统为明仁宗。

明朝皇帝最弱的是谁(明朝皇帝中被低估的王者)(7)

不过朱高炽在登基后仅不到在位一年便驾崩,这也使得他的长子朱瞻基在继位后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因为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握有兵权,在朱高炽死后便造反了,明宣宗朱瞻基也差点死于叛军。不过最终朱瞻基还是顺利地平叛了。

明朝皇帝最弱的是谁(明朝皇帝中被低估的王者)(8)

明仁宗朱高炽虽然在位不到一年,很多政事改革并没有完成,但是朱高炽在位一年的时间里就把国家往好的方面推进,有了这个开始,再加他儿子朱瞻基的治理最终也把明朝推向了一个盛世。这个盛世也被史学家们称之为“仁宣之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