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本科生和研究生哪个更重要(川大本科和研究生教学)

2019-2020学年春季学期学生延期返校,学校本科和研究生教学工作要如何开展?教职工如何返岗工作?一起来看通知。

关于2019-2020学年春季学期开学阶段

本科教学工作安排的通知

各院(系)及本科教学单位:

为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证正常教学秩序,根据学校《关于2020年寒假期间学生不得提前返校的通知》精神,现就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阶段本科教学相关工作调整安排通知如下。

二、暂停各年级一切校外实习、实践、实训活动,重启时间视疫情发展另行通知;暂停各类学科竞赛的集中培训工作,尽量采用线上指导方式;对于毕业年级学生,可适当调整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内容、指导方法,充分利用线上沟通等方式督促学生按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三、请各院(系)及教学单位对2020年春季学期教师任课情况进行排摸,做好预案,及时掌握确因疫情不能按时到校授课的教师名单,并安排相关教师承接相应教学任务,报送教务处审核备案。

四、学校开学后,因疫情原因延期返校的学生应加强自学,积极与同学、学院教务老师、任课老师取得联系,尽量补齐所缺课程内容。学生所缺课时不计入缺课统计,不影响全过程考核中的考勤与课堂表现部分成绩,所涉及的注册、补缓考等事宜,学校将进行个案处理,以尽可能减轻学生受到的影响。

五、毕业年级学生的毕业资格审核及学位授予等工作将视春季学期教学情况适时调整。具体日程另行通知。

六、请各院(系)加强上述各项工作的信息排摸与统计,充分利用各类教学方法和手段,降低疫情为本科教学工作带来的影响,教务处也将积极配合各个院系做好相关工作,平稳有序地全面落实好各项教学安排。

特此通知。

电子邮件:jwc@scu.edu.cn

028 8540 1100

教务处

2020年1月30日

通知原文链接:

http://jwc.scu.edu.cn/detail/116/7214.htm

关于2019-2020学年春季学期疫情防控

期间本科教学方式调整安排的通知

各院(系)及本科教学单位:

根据学校《关于2020年寒假期间学生不得提前返校的通知》和教务处关于《2019-2020学年春季学期开学阶段本科教学工作安排的通知》,为减少疫情对教学秩序的影响,学校决定对2019~2020学年度春季学期本科生课程在学生返校前的教学形式进行调整,实施四川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疫情防控期间本科教学工作方案。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原则

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与学改革创新,推进教学方式变革,采取“学生不返校、停课不停学”模式,教师开展线上教学,学生灵活自主学习。制定课程线上教学预案,先期做好2020年2月24日至3月22日(即校历第1-4周)线上开课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按时启动教学,并努力保持教学进度、保证课程容量,做到标准不降、内容不减。此外,学校将视疫情情况对教学方案进行适时调整并另行通知。

二、课程范围与调整规则

本通知内提到的课程包括四川大学2019-2020年度春季学期全部本科生课程,含双学位(二专)课程。根据授课内容和教学场所的不同,按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课程、分别进行调整,并对授课对象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大学数学、体育等课程)单独制定调整方案。

1.理论课程

授课教师要紧紧围绕课程教学大纲要求,重新规划课程线上(返校前)、线下(返校后)讲授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科学制定教学进度表、过程考核方案和成绩评定方案。针对我校现有课程的教学形式,建议进行以下几种方式的调整。

1)以课堂教学线下面授为主的课程,授课教师可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和特点,在以下三个方案中选择适合自己课程的一种或多种方式,进行学生正式返校前的教学工作:

a)教师收集整理教学参考资料,通过微信群、QQ群或四川大学课程中心、超星学习通、爱课堂、雨课堂等教学平台提前上传课程大纲、教学进度安排、PPT讲稿、动画视频等教学资料,按教学进度下发给学生、布置作业,引导学生线下自学、完成作业,师生共同线上讨论答疑。原则上每门课程学生的周学习时间不少于该课程教学计划规定的周教学时间。待学生正式返校后进行阶段性复结,恢复正常课堂教学。各平台使用方法及培训安排见附件2-5。

b)前四周的教学方式向线上教学迁移,开设SPOC课程,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选择互联网上与本课程相关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等教学资源,包括视频、课件、参考资料、作业、实验、测验等,辅助本课程教学。使用指南见附件1。

c)采用直播课堂的授课方式,教师在课表原定的时间、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直播授课。使用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爱课堂等教学平台和工具软件,开展线上直播教学。此前教学过程中已使用过此类APP的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熟悉的工具软件进行线上直播教学;此前未接触过相关教学工具软件的老师,建议使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学校已为下学期各门课程在四川大学泛雅“学习通”教学平台创设了课程网站,师生以一卡通信息登录网站或APP后可直接进入自己的班级进行课程建设并实施教学。

2)原计划开展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课程,可适当调整教学日历,在学生返校前先进行线上教学的相关内容,布置作业,开放线上讨论答疑。

请各开课单位将以上信息告知授课教师,并组织教师以课程为单位建立QQ群或微信群,作为与学生沟通的主要方式。各院(系)按原有助教分配方式(考虑课程性质和工作量)安排助教,因线上教学方式的更改导致对助教提出了更高要求,各院(系)应尽快启动助教工作,组织参与助教参加教发中心组织的线上教学培训。

请各开课单位将各门课程联络QQ群或微信群信息汇总到附件6中,于2月17日前发送到gxg@scu.edu.cn。

2.实践教学环节课程

1)实验课程:

a)对于需要在实验室才能完成的实验,采用线上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教学,登录http://www.ilab-x.com网站,如能选择到合适本课程的实验教学项目,可替代现有课程的部分实验;

b)对于学生可以自行在课后完成的实验,编制实验指导手册,制定详细的实验要求,指导学生线下完成;

c)除以上两类以外的实验课程,暂缓开课,推迟到学生正式返校后再补上。

2)实习、实践、实训类课程:暂停,重启时间视疫情发展另行通知,各相关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此类课程的调整预案。

3)毕业论文(设计):各指导教师加强与学生的线上交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做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相关工作和论文撰写工作,必要时可适当调整毕业论文选题。

3.公共基础课

1)体育课:学生返校前的体育课以不依赖场地和器材的慕课、柔韧练习、力量训练等项目为主,由老师根据具体情况返校后考核。

2)思政课、大学英语、大学数学等公共基础课应在开课学院统一指导下进行,相同课程号的课程应使用同一门在线开放课程进行辅助教学;开课学院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需要,可要求老师同期进行线上直播教学以及QQ群答疑等多种方式。

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学院和体育学院将为各门公共基础课单独制定疫情防控期间教学方案,明确教学形式与考核方法要求,请关注教务处网站后续的相关通知。

三、新教学形式下的培训工作安排

新的教学形式对任课教师的挑战比较大,任课教师要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第一职责,全力投入。对于不熟悉在线教学软件使用的教师,请务必参加培训,熟练掌握各种功能和使用技巧;已经具备相关软件和资源平台使用经验的教师也要提前准备,调整教学大纲、实现教材电子化、准备讲课设备、探索与线上教学相适应的全过程考核方式,保质保量完成教学工作。

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定于2月10日起,面向2019~2020学年春季课程任课教师,开展在线教学培训。培训、服务信息见下表及附件:

川大本科生和研究生哪个更重要(川大本科和研究生教学)(1)

教师可任选在线教学平台进行学习,各位老师在培训及应用过程中,有任何技术问题可以致电或在QQ群上即时沟通。

四、工作进度安排

1.2月10日起,各任课教师选择自己需要的线上平台培训公开课,进行在线培训,为课程教学做好准备。

2.2月21日(周五)前,请各学院(系)成立本科课程线上教学专项工作小组,由院长任组长,主管本科教学的副院长、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任副组长,教务人员、辅导员、班主任任成员,认真做好师生的发动、培训及学生情况摸底等相关处置工作。对因条件限制或其它原因线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尽力协助解决;确实因网络受限无法参加课程在线直播的,可提前与教师联系,通过QQ群、课程平台、课程中心、邮箱等方式获取课程资料,进行自学,完成作业。任课教师做好开课前各项准备工作,教务处网站面向全校公布各门课程QQ群清单,各学生所在学院安排专人协助各任课教师将教学班选课名单全部入群。

3.每门课程的负责人与课程组成员研究制定本课程的教学日历(附件7)并于第一教学周内提交本学院。同一课程组负责的同一门课程,教学进度原则上应保持一致。各学院负责审核课程教学日历并汇总备查。2月24日(周一),准时开课。线上教学的学时数计入总学时数,待学生返校后再进行部分面授、答疑、考试等课时的补充,以确保课程教学高质量完成。

五、其他教务工作安排

1.学生注册工作待正式返校后进行,相关事宜另行通知。

2.原定2月21-23日举行的补(缓)考和结业生返校考试延期进行,将在学校明确学生返校时间后另行通知。

3. 原定春季学期第三周进行的课程补退选工作按原通知照常进行,详见《关于2019-2020春季学期课程选课安排的通知》http://jwc.scu.edu.cn//detail/114/7187.htm

请各学院(系)高度重视,安排专人积极配合,认真做好春季学期课程开课方式调整的协调、辅助工作,确保春季学期本科生课程教学工作有序推进、保质保量完成。由于本次线上教学为非常时期的对策,会有诸多不够完善之处,请学院(系)向老师和同学们做好解释工作。也请各位老师和同学理解和支持,随时向学院和学校教务处提出意见和建议。

如有问题,可咨询:

教务处:

电子邮件:jwc@scu.edu.cn

028 8540 1100

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

电子邮件:yuqi@scu.edu.cn

028 8541 6757

超星学习通

电子邮件:977707232@qq.com

17381937823

在线直播教学交流QQ群1:528048790

在线直播教学交流QQ群2:220912060

在线直播教学交流QQ群3:1039163618

在线直播教学交流QQ群4:463930006

爱课堂:

电子邮件:cuiyi@dofar.cn

15708322260

在线直播教学交流QQ群:1043643924

雨课堂:

电子邮件:yuketang@xuetangx.com

400-099-6061

在线直播教学交流QQ群:1038563988

教务处

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

2020年2月6日

通知原文链接:

http://jwc.scu.edu.cn/detail/113/7215.htm

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疫情防控期间

究生教学工作的通知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

按照教育部、四川省教育厅有关通知要求和学校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工作安排,为保障研究生教学工作正常运行,做到“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现将疫情防控期间研究生教学工作安排通知如下:

1、工作原则

教师灵活开展线上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制定课程线上教学预案,先期做好2020年2月24日至3月22日(即校历第1-4周)线上开课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按时启动教学,并努力保持教学进度、保证课程容量,做到标准不降、内容不减。此外,学校将视疫情情况对教学运行进行适时调整并另行通知。

2、授课工具

“超星学习通”、“雨课堂”、微信群、QQ群、电子邮件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学校将于2月10日起,对任课教师进行“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等教学平台在线教学培训。培训、服务等信息详见:http://jwc.scu.edu.cn/detail/113/7215.htm。

3、授课方式

(1)直播授课:教师按照通知时间在线授课,学生在线实时观看学习。一般可以同步录制,供学生回放观看;

(2)录播授课:教师提前录制讲课视频或配语音解说的课件,上传至教学平台,并定时开展线上答疑等,学生按教师要求完成学习(包括上传作业);

(3)慕课:教师利用各类慕课平台上现有的慕课资源授课。学生可以按教师要求学习并完成作业;

(4)研讨授课:教师提前上传学习资料,提出详细具体的学习要求;教师定时开展线上答疑、讨论;学生按教师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4、课程安排

校级公共课:政治类公共课统一采用“雨课堂”平台进行教学;第二外国语、英语外教口语类课程采用微信群或QQ群进行语音、视频等教学,具体途径在选课时再进行发布。

研究生专业课:在开课学院指导下,利用学校提供的“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等教学平台或微信群、QQ群等信息技术手段,并采用前述一种或多种授课方式进行教学,引导研究生自主学习。

实验实践类课程:建议在疫情稳定、学生到校后,采用补课的方式补足教学课时。

课程无论采取何种授课形式,各培养单位要确保将授课方式在开课前通知到每一位选课的研究生,保证学生正常参加教学活动。

由于疫情特殊情况,需要调整的课程,请各培养单位教务老师在选课前及时进行调整。

5、选课安排

选课时间为2月21日—2月25日。详细通知详见:“2020年春季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制定和课程选课注意事项及相关安排”http://gs.scu.edu.cn/info/1022/4211.htm。

6、请各培养单位与研究生保持联系,通知研究生自主配置必要的线上学习条件(电脑、智能手机、网络等)。对因条件限制或其它原因线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请各培养单位采取多种形式,尽力协助解决。

7、请任课教师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第一职责,全力投入。对于不熟悉在线教学软件使用的教师,请务必参加培训,熟练掌握各种功能和使用技巧;已经具备相关软件和资源平台使用经验的教师也要提前准备,调整教学大纲,保质保量完成教学工作。

8、工作进度安排

①2月10日起,各任课教师选择自己需要的线上平台培训公开课,进行在线培训,为课程教学做好准备。

②2月22日(周六)前,请各学院认真做好师生的通知及学生情况摸底等相关工作。

③2月24日(周一)教师如期授课、研究生如期上课。线上教学计入总学时,待研究生返校后再进行部分面授、答疑、考试等课时的补充,以确保课程教学高质量完成。

④3月1日(第一周结束)之前,将专业课的在线开展方式汇总到研究生院培养办。

望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根据以上通知要求,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相应实施方案,积极引导研究生自主学习,开展师生课程互动,及时反馈调整,确保线上教学质量。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保证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平稳运行。

研究生院

2020年2月8日

查看通知原文:

http://gs.scu.edu.cn/info/1092/4213.htm

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

四川大学教职工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

校内各单位及全体教职员工: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系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和全省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调度工作会议的相关精神,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省教师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四川省教育系统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确保开学安全的工作预案》等文件要求,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现就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教职工管理服务工作通知如下:

一、严格执行每日健康打卡制度

全体教职工每日12:00前通过“四川大学微服务”公众号的“健康每日报”功能进行健康打卡,务必诚实、准确填写信息。各单位全面了解、掌握并汇总本单位教职工动态及开学前14天身体健康状况,并每日上报至学校。

二、分类分期分批做好教职工返岗管理

各单位应组织本单位未归蓉教职工安全、适时、有序返校,教职员工如无特殊情况按照校历安排上班,确保学校教学科研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1、对目前仍在湖北的教职工,一律推迟返校;对目前仍在外地(不含湖北)的教职工,返校前14天内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触者有密切接触的教职工,按现居住地要求进行医学隔离观察,不返回成都。近期与湖北等重点疫区人员有密切接触的,或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的应严格服从属地管理,认真做好居家或医学隔离观察14天,14天后身体健康状况无异常,方可返校上班。

2、学校疫情防控期间,任课教师按照教务处、研究生院的要求完成线上教学工作的准备,确保按时启动教学,并努力保持教学进度、保证课程容量,做到标准不降、内容不减。其他教职员工按照学校统一安排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开展好相关工作。学校将视疫情情况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适时调整并另行通知。

3、教职工返校后要每日监测体温和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必须立即停止相关工作并向所在部门和单位报送,及时做好规范诊治和防控工作。要严格落实校园封闭管理的有关要求,不允许带病和未解除医学观察教职工返校上班,教职工返校须进行申报,进入校门应配合保卫部门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对发烧咳嗽者一律实行医学隔离观察14天,隔离期未满或隔离期间发现身体有异常的,一律不得返校,不服从管理者一律严肃处理。对于符合健康条件需到校办公的教职工,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确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和手段,确保安全返岗。

三、切实关心教职工身心健康

各基层单位要加强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教职工疫情防护能力,同时加强对本单位工作环境整治和消毒工作,为教职工安全返校提供必要防疫条件保障。各单位采取多种形式的帮扶措施,坚持做好对因疫情防控居家隔离、医学隔离、住院治疗的教职工精神抚慰、心理疏导以及基本生活所需物质保障工作。各单位要与不能正常返岗的教职工保持紧密联系,积极做好思想引导工作,确保教职工队伍稳定。对因疫情不能正常返岗工作的教职工,将不影响其年度考核、工资福利等。

四、引导广大教职工担当作为

各单位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工模范遵守国家、省、市和学校疫情防控规定,带头落实街道社区防控措施,切实履行社会公民责任义务,尊重爱护感恩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医护工作人员,大力弘扬正能量。同时,要加强对本单位涌现的战疫先进典型宣传报道力度,对于在疫情防控期间积极作为、业绩突出的教职工,在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等方面优先考虑。

人事处/党委教师工作部

2020年2月14日

查看通知原文:

http://rsc.scu.edu.cn/info/1062/2865.htm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川大科研团队已开展新冠病毒重组疫苗动物实验

致敬“逆行者”!川大学子原创歌曲,传递“战疫”正能量!

出征!川大第四批援鄂医疗队驰援湖北!

来源/教务处、研究生院、人事处

编辑/林筱

责编/王允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