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管狭窄微创还是开刀(今天您微创了吗)

家住山西的毛女士今年59岁,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了腰背部的疼痛,当时没有太注意,近半年来腰痛的症状加重,伴有下肢的麻木,并出现行走后加重,最远可行走300米就得停下来休息,医学出身的家人得知这一情况,马上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及时带毛女士到医院做了脊柱核磁共振等相关检查,诊断是腰椎管狭窄症,当地医院告诉患者需要做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属于开放性手术。

患者不愿“开大刀”,焦虑万分。经多方打听,获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海涌教授、杨晋才教授团队新创PE-TLIF微创减压融合技术,可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遂就诊于朝阳医院。

入院后骨科团队给毛女士做了详细的查体:发现毛女士两足背的感觉不同,右侧下肢抬起困难,术前各项功能评分都较差。

患者诊断为腰椎管狭窄症,目前后路腰椎减压固定融合术,也就是“开大刀”,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主要手术方式。

但是PLIF 手术创伤大,术后一般需卧床3天以上,造成围手术期各种风险,尤其内科并发症的风险。考虑到毛女士的病例属于PE-TLIF的适应征,同时有强烈的微创手术意愿,因此决定给予毛女士PE-TLIF内镜下融合技术。

腰椎管狭窄微创还是开刀(今天您微创了吗)(1)

术前影像学资料

腰椎管狭窄微创还是开刀(今天您微创了吗)(2)

术中操作场景

腰椎管狭窄微创还是开刀(今天您微创了吗)(3)

术后影像学资料

患者术中出血50ml,未输血。术后肢体活动较术前明显好转,各项功能评分均获显著提升!

腰椎管狭窄微创还是开刀(今天您微创了吗)(4)

术后1天毛女士下地,恢复了往日灿烂的笑容!

毛女士的家人介绍,他们不断在通过各种途径寻找能不开大刀的医院,也在网上搜索查询,最终选择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就诊。他说:“我了解到咱们朝阳医院这项新技术比较先进,做得也比较多,临床的病例都挺成功的。”

PE-TLIF技术介绍

全内镜下腰椎微创减压椎间融合技术是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海涌、杨晋才团队历时4年研发并完善的,简称PE-TLIF。

自2013年起,PE-TLIF技术经历了构思、可行性验证、临床应用、多中心临床研究等过程,一步一个脚印,经过了严苛的审核,不断改进、完善,目前已是针对大多数类型的腰椎退行性疾病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PE-TLIF为经椎间孔入路,使用上关节突导向切除装置定向磨除上关节突,扩大椎间孔区域,在10mm脊柱内窥镜辅助下进行腰椎的减压、椎间植骨及融合器植入,最后辅以经皮置入椎弓根螺钉。

PE-TLIF通过最小的创伤即能达到和开放腰椎减压融合手术同样的临床效果,同时可减少并发症,实现病人快速康复的目的,已在临床上取得成功。

该技术集内镜技术、通道技术、经皮置钉技术、高度可调新型融合器于一体,拥有自主研发的融合器和自行探索的手术方案,是一款完全国产的新技术,并已获得自主知识产权。该技术已达到精准诊断、精准医疗的国际脊柱微创水平。

术中使用的通道工具和内植物高度可调融合器由北京朝阳医院脊柱微创团队和某医疗器械公司共同研发生产,其中高度可调融合器不仅能植骨,而且撑开可控,可以从最低8mm撑开最大至13mm。

该融合器融入了“精准医疗、细致入微”的设计理念,具有操作简易的特点,能同时适用于微创手术及开放手术,这比国际同类产品更加优质、独创、安全、效果更佳。除此之外,该融合器采用钛合金材质,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抗腐蚀性和生物及力学相容性,能够促进骨细胞在其表面黏附和成骨分化,能更好与周围骨组织结合,达到更加稳定的融合。

到目前为止,本项创新技术已经获得相关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7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8篇,国际性学术会议大会发言交流5次,国家级术会议大会发言交流30 余次,充分展现了 PE-TLIF技术在脊柱微创专业的学术成就。

腰椎管狭窄微创还是开刀(今天您微创了吗)(5)

腰椎管狭窄微创还是开刀(今天您微创了吗)(6)

腰椎管狭窄微创还是开刀(今天您微创了吗)(7)

自2018年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正式启动,PE-TLIF开始采用国际上先进的多中心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并且在22家成员单位的支持及共同努力下,获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

未来,朝阳脊柱团队将秉持自主创新理念,继续推广我们自主创新设计的PE-TLIF技术,完成与合作医院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将其推广到世界舞台,让更多的患者受益于国人自主研发设计的手术技术!

PE-TILF融汇贯通,风靡于当下脊柱外科领域,对当今脊柱微创新理念、新技术的开展及应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者:北京朝阳医院骨科 陈宇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