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必胜千里为邻(以利快刀斩疫患)

战疫必胜千里为邻(以利快刀斩疫患)(1)

东莞:六大措施全面升级防控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文聪报道:3月15日,东莞市新闻办召开“02·24”疫情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从全市核酸检测、居家物资供应、小区商务楼宇疫情防控等六大方面,回应了市民关切的问题。根据最新通告,15日12时起,全市范围内进一步强化防控措施。东莞市防疫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陈东成坦言,当前东莞正面临着2020年以来最复杂、最严峻、最棘手的局面,当务之急是尽快让人员流动和人员聚集减少,让整个城市“慢”下来、“静”下来,以最快速度斩断疫情传播链条。

自2月25日以来,东莞市连续报告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东莞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从严从紧开展疫情防控工作。3月14日、15日,东莞市疫情防控指挥办连续发布两份通告(第53号、第54号)。其中,第54号通告称,从3月15日12时至21日24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多轮核酸检测。与此同时,采取六条措施强化疫情防控——暂停所有非必要流动,加强离莞入莞人员健康监测,严格管控生产经营,一律暂停堂食,停止线下教学活动,加强公安、城管、村(社区)联合巡逻劝导。

为何全面强化防控?陈东成表示,东莞市此轮疫情涉及大朗、松山湖、常平、东坑、南城、虎门、石排七个镇街、园区,呈现多点散发、部分区域集中暴发态势。病毒基因测序均为奥密克戎(虎门镇为BA.1.1,其它镇街园区均为BA.2),传播速度更快,传播力及隐匿性更强。本轮疫情大部分为无症状感染者,因此更容易导致多点散发或集中暴发,呈现出工作场所、居住场所的聚集性。

“在当前这种复杂严峻的形势下,要打好打赢这场仗,当务之急是尽快让人员流动和人员聚集减少,以最快速度斩断疫情传播链条,让整个城市‘慢’下来、‘静’下来,因此加强社会面的管控非常必要且必须及时。”陈东成说。

此外,根据国家和省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防控的工作要求,经东莞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同意,自3月15日17时起,将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台科片区从低风险地区调整为高风险地区。

全市核酸检测怎安排?

南部临深九镇隔天一检

据东莞市卫健局副局长罗小勇介绍,东莞根据各镇街的风险等级综合统筹安排,制定了周密的全市核酸筛查方案。“对发现本土阳性病例的大朗、松山湖、常平、东坑等镇街连续多天发动大规模核酸检测,对虎门、长安、大岭山、黄江、塘厦、凤岗、清溪、樟木头等南部临深九镇隔天进行大规模核酸检测,其他镇街根据风险评估,统筹安排轮次检测。”

居家生活供应怎保障?

物资供应充足价格平稳

东莞市商务局四级调研员黄伟强说,为保障全市生活必需品供应,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畅通市场供应渠道,二是加大备货补货力度,三是确保生活必需品储备充足。整体看,全市目前生活物资供应充足,价格平稳。

“对于经营性餐饮单位,已经安排市镇两级挂钩督导,深入一线全面开展督查,确保企业落实管控措施。”黄伟强说,对违反暂停堂食的餐饮单位,会责令其立即整改。

小区和商务楼宇怎防控?

封闭式管理非必要不外出

东莞市住建局副局长詹向辉表示,全市住宅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全体住户非必要不外出,非住户不允许进入物业小区。具体操作参照《物业小区和商务楼宇疫情防控工作指引》及补充通知开展。

“市规定的防疫措施执行期内,商务楼宇内所有单位一律居家办公。”詹向辉说,商务楼宇安排24小时值班值守,防止人员擅自进入;商务楼宇责任单位每天做好检查,发现楼宇内未按要求实施的单位,或不配合落实本市防疫措施的人员,直接报告属地镇街(园区)的村(社区)“三人小组”处置。

市民必要出行怎保障?

应急出行请乘的士网约车

目前全市公交地铁停运,市民非必要不外出。如何保障市民必要出行服务?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市道路运输事务中心主任伦楚能表示,交通运输部门通过维持全市出租车、网约车服务予以保障,市民确需应急出行的,请乘坐出租车或者网约车。不会使用手机软件约车的市民,可通过东莞市出租车专用电召电话23012345预约。

在保障城市货运畅顺方面,东莞市全力保障交通网络畅通,督促货运企业从严落实运输环节防控措施。目前,城市配送运力可满足保供运输需求。另外,东莞市也储备了814辆应急货运车辆,总运力超过2万吨,涉及普通货物运输、冷链运输、危险品运输等多种车型,确保随时补充运力缺口。

封闭管理园区如何维持生产?

员工“两点一线”围合管理

东莞市工信局副局长张玉成说,未发生本土疫情的镇街(园区),实行封闭式管理的产业园区,在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的前提下,可以维持基本生产。企业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主体,应担负起主体责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落实。

一是落实人员管理全覆盖,员工生活、工作、交通都在园区、厂区内,且实行“两点一线”围合管理;二是强化场所疫情防控,企业应严格做好密闭和半密闭空间工作人员管理,食堂应全面暂停堂食,实行送餐或自带餐具打包用餐;三是强化异常情况处置与报告,企业要设立隔离观察区域,当员工出现可疑症状时,进行暂时隔离并报告当地疾控部门,及时就近医疗。

线上教学如何安排?

不得强行要求每天上网“打卡”

东莞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健表示:“3月14日起,东莞市除普通高中高三寄宿学生外,中小学幼儿园其他年级学生停止线下教学。市教育局快速反应,3月13日即制定印发了工作指引,做好相关准备和应对工作。”

一是明确各学段教学组织方式,其中,幼儿园及小学一、二年级不开展线上教育,小学一、二年级可布置线下学习任务,适当安排复习或其他教育内容,如居家体育锻炼、读书练字、课外阅读、口算计算、家务劳动等;小学三到六年级、初中、普通高中高一高二、中职学校结合学段特点,灵活采用线上教育和线下居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学生在家学习指导及在线答疑辅导。

二是要求学校合理安排学习和作息时间,不得强行要求学生每天上网“打卡”和上传学习视频;同时,线上课程教师讲授(直播、录播)时间每课一般不超过20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10分钟,初中、普通高中、中职每天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180分钟,小学不超过120分钟。

三是加大线上教育资源推送力度,向各镇街、学校推送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广东省粤教翔云数字教材应用平台、莞易学云学堂等各级各类线上教学平台资源。

四是注重提高线上教育质量,东莞市教育局建立在线听课、巡课工作制度,加强教研指导。针对部分学校出现线上教学困难,教研团队及时跟进处理。

战疫必胜千里为邻(以利快刀斩疫患)(2)

深圳:按下“慢行键”生活是这样的……

统筹/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沈婷婷

深南大道,深圳车流量最大、最繁忙的主干道,这几天没有了往日车水马龙的景象,街头巷尾行人寥寥。时疫之下,这座城市按下了“慢行键”。从3月14日开始,公交地铁停运,小区封闭管理,市民居家办公,一切非必要流动、活动暂停。2000多万深圳人,开启了为期一周的“慢生活”——

“慢生活”里,“后台”有序运转

在零下18℃的仓库里连续配货,一天送200单,拣货1560件商品……为了守护深圳人的“慢生活”,有一群保障供应的人步履不停。这座“前台”慢下来的城市,“后台”依旧有序。

这轮疫情中,位于福田区的花好园盒马门店,周边配送范围一度全部处在封控管理范围。作为一名“老骑手”的李华伟已在盒马花好园店工作了两年。最严重时,有一半同事滞留在封控管理区域,坚守岗位的李华伟一天要配送将近200单,在送货间歇,曾一度靠在休息区的地上就睡着了。

“只要我能坚持在岗位上,超市就能多一个人保证运作下去。”位于龙华区的盒马门店烘焙主管新义,因担心居住的小区被临时封控,已经十多天没敢回家。“00后”拣货员婷婷,一天拣货1560件商品,更换了11双手套,每天的步数都是朋友圈里的第一名。冷冻库里的配货员龙哥,在零下18℃的冷冻仓库里连续配货几小时。“穿多一些,再坚持几天,很快就能盼到春暖花开。”龙哥说。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沈婷婷)

“慢生活”中,感受“爱阅之城”

15日起,深圳出版集团暖心推出“深读有我 圳能抗疫”主题线上免费阅读活动,为深圳市民提供10万 电子书、3万 有声书以及海量期刊免费读。活动持续1个月,呼吁市民放慢生活节奏,静享阅读时光,让琅琅书声和阵阵书香环抱这座“爱阅之城”,凝聚精神力量,携手共渡难关。

丰富阅读活动在多区开展。3月4日起,盐田区图书馆总分馆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实施“店小二”式云端借阅服务。居民通过系统预约,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为读者提供接单、分拣、消毒、打包、送书等服务。

继发放“健身卡”“视频卡”后,福田区又发“听书卡”。据悉,福田区公共文体中心与樊登读书(樊登书店)共同联名推出了首批8万张双周会员卡,让大家在阅读中度过居家时光,“听见”生活之美。有需要的市民,仅需登录“福田文体中心”微信公众平台,扫码即可免费领取。同时,福田区公共文体中心文化志愿者搭建的“橙”心小屋,还携手樊登书店推出“好书共读”线上活动,邀请领读人通过直播形式与群内的隔离居民分享交流经典书籍。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天军 王俊 林园)

“慢生活”下,享受亲子时光

在家里教儿子做饭、DIY“冰墩墩”、打理阳台的花花草草……住在南山街道的潘先生是一名科技领域的创业者,他告诉记者,“慢生活”对于平时快节奏工作的他来说,十分奢侈,但也正因为这段特殊的时光,让他和上小学的儿子关系更加紧密了,也让他们的家庭凝聚力更强了。

“我现在每天朋友圈都要晒一下和儿子一起做的美味佳肴。”潘先生调侃自己,“终于有机会好好伺候老婆和儿子了。”潘先生向记者感叹,每天陪儿子上课是他最快乐的时光。“陪着孩子上网课,让他的学习热情更高了。我以前忙得四脚朝天真的没工夫陪他。”潘先生也呼吁广大男同胞,多陪陪家人,多承担家务事。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沈婷婷)

“慢生活”下,发现日常之美

进入“慢生活”的一周,深圳盐田区一些居民出门测核酸也“仪式感”满满。赵文是一名舞蹈老师,家住盐田海鲜街附近。由于核酸检测点设置在离海不远的地方,每日出门测核酸,她还可以饱览海边美景。闲来无事,她还会在海边跳上几分钟舞蹈,用自拍杆拍下来。除了跳舞,去核酸采样点的路上看到的水鸟、木棉花、杂草,她都拍摄在镜头里。赵文开玩笑说,她把去测核酸的路走成了“一个人的旅行”。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园)

编辑:正龙

来源:金羊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