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去哪儿网旅行比携程便宜(携程和去哪儿的相杀史)

中国互联网商业史上,有很多精彩的并购案例,行业的老大和老二之间的合并,成为头部龙头,形成了互联网时代的新垄断。

视频行业的优酷和土豆合并,生活服务的58和赶集合并,出行服务的携程和去哪儿合并,这些合并的背后,是资本逐利,是市场的风云变幻。

放在20年前,完全无法想象同行业两个巨头能够携手一起合作,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企业之间的爱恨情仇也可以演绎成一段执子之手的佳话。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携程和去哪儿并购的故事,这一切,都要从中国互联网萌芽时说起。

为什么去哪儿网旅行比携程便宜(携程和去哪儿的相杀史)(1)

携程崛起

2000年5月,中国互联网泡沫临近,中国互联网上有一家论坛叫做鲨威体坛。这家和新浪竞技齐名的体育网站,在2000年以1500万美元的总价卖给了TOM在线,鲨威体坛的管理团队,有一个人叫庄辰超。

此时,携程正春风得意马蹄疾,创立仅四个月,携程的估价便被提到了200万美元。美国国际数据集团便是在此时决定投入第一笔风险资金:50万美元。

很快携程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获得第二笔风险融资,由软银银行集团、上海实业集团、美国兰花基金、香港晨兴集团、IDG集团等5家投资公司陆续进入,风险资金总量为500万美元。

这500万美元却是所占股权不超过30%,也就是说,那时携程的公司估价已经达到了1600万美元。携程熬过了互联网泡沫,开始急速扩张之旅。创始人之一梁建章,一直被人称为技术和管理天才,短短两三年时间,他便完成了携程业务的全产业链布局。

另一位创始人沈南鹏,投行出身,就是现在红杉资本的掌门人。谙熟资本运作,通过一系列收购并购,包括北京海岸机票预订中心、华程西南旅行社等,携程迅速横扫千军,在线上旅游这个行业大有一统江湖之势。

为什么去哪儿网旅行比携程便宜(携程和去哪儿的相杀史)(2)

沈南鹏

2003年12月9日,携程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在挂牌交易前,携程在路演中获得10多倍超额认购,到上市前,挂牌价格提高到16~18美元。

1999年携程成立之初,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上市那一天股价便达到37.35美元,总市值达到5.5亿美元,缔造了上市神话。然而携程一家独大的局面美元维持多久,对手就来了。

2005年,北大天才少年庄辰超和他的鲨威团队再次聚首,创办去哪儿网。

2005年,绝对是中国互联网最热闹非凡的一年:盛大偷袭新浪,全民博客成为一大网络现象;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淘宝与eBay正式开战;MSN、谷歌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百度上市。

互联网业界的未来群体性人物也正是此时初展头角,2005年杨浩涌的赶集网上线;离开万网的姚劲波创办了58同城;周鸿祎在这一年创立奇虎360诞生;王兴创办了校内网,李学凌做了YY,王微、姚欣和周娟同期做了土豆、PPTV和56网,杨勃创办了豆瓣。

2005年5月,去哪儿网呱呱落地。

为什么去哪儿网旅行比携程便宜(携程和去哪儿的相杀史)(3)

去哪儿超车

在线上旅游的业务上,携程已经做到大而全,去哪儿要怎么“弯道超车”?

庄超辰使用了“纯平台”的概念,首创的在线旅游搜索引擎,中国旅行者第一次可以在线比较国内航班和酒店的价格及服务水平。通过搜索,用户可以找到全国甚至外国航空公司的超低价机票,在覆盖面上,甚至可以找到三线城市的特价酒店客房。

通过搜索网站,房源可以多出10倍,低价票源则可以多出50%。另外,用户可以通过比较,来筛选更适合自己的产品,选择更自由,这一点儿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非常珍贵。

为什么去哪儿网旅行比携程便宜(携程和去哪儿的相杀史)(4)

庄辰超

自成立以来,去哪儿的用户数量呈火山爆发式地增长。2005年6月份起,上线的前3个月内每两周的增长都超过50%,两年之后的2007年5月份,去哪儿的独立用户访问量突破500万,10月突破1200万,2008年8月突破2400万,成为中国最热门的旅游新媒体之一。

哪儿吸引的用户不断增长,到了这个阶段,去哪儿开始向那些OTA网站收一些流量导入费用,也就是点击付费收入。之后去哪儿率先采用了一整套集合了产品信息展示、交易信息留存、支付等在内的销售系统解决方案,为迎接移动互联网时代打下了良好基础。

2005至2010年间,随着中国国民收入快速增长,中产阶级的快速崛起,在线旅游市场成为一块肥肉。初期是携程、艺龙式的在线代理商,后来芒果、同程的加入加剧了竞争,而去哪儿的异军突起,正是因为提供了一种垂直搜索的“比价服务”。

随着市场扩容和用户的成熟,2008年在线旅游的细分化和社交化进一步加深,像途牛、蚂蜂窝等旅游社交网站开始兴起。同时,传统电商、航空公司、酒店也纷纷挤入在线旅游平台大军,竞争更白热化,在线旅游行业陷入了价格战的泥潭。

几乎是在惨烈的竞争中,在线旅游行业资源整合的步伐也在逐渐加快。2011年,BAT加入了战局。经过整整一年的前期磨合和不断商议,2011年6月百度宣布入股去哪儿,进行深度战略合作,投资3.02亿美元,获得其61%的股权。但是承诺,绝不干涉去哪儿的独立发展。

去哪儿管理团体虽然付出了61%的股权,但获得3亿美元的现金流,为后面的扩展打下坚实基础,公司估值跨过了5亿美元的门槛。百度为什么愿意高价投资去哪儿呢?主要因为百度和去哪儿拥有相似的技术基因和商业模式,在整合上容易产生火花。

为什么去哪儿网旅行比携程便宜(携程和去哪儿的相杀史)(5)

百度和去哪儿的立业之本都来自搜索引擎,有着非常多的共同点和借鉴点。去哪儿彼时的发展速度和市场估值已证明了在线旅游市场拥有不容小觑的美好前景;同时百度拥有充沛的现金流,并且有对外投资的需求。

2011年,对携程而言也是分水岭,之前携程的扩张一路顺风顺水,这一年携程在中国旅游预订市场的份额已经高达60%。

但在2011年后,携程旧有的呼叫中心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始显得过时,成本急剧上升;同时酒店和航空公司直订大批涌现,携程的客户黏性开始下降。在行业竞争的背景下,携程还被曝出假保单事件,极大地损伤了品牌形象和投资者的信心。

2012年过半之后,去哪儿开始提供预付费预订服务。预付费将大幅降低酒店入住价格,这一着棋使携程从此陷入了与去哪儿的胶着价格战。一方面与携程互相攻城陷地,另一方面,去哪儿也紧锣密鼓地筹备上市。

2013年11月2日凌晨,去哪儿在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携程和去哪儿,相约在同一个交易所,中间差了个十年。

为什么去哪儿网旅行比携程便宜(携程和去哪儿的相杀史)(6)

双雄互搏

2006年底,成立不久的去哪儿,将其代理商的价格和携程进行比较,画了一根线表示价格并非最低,携程直接把去哪儿告上法庭。2008年,去哪儿又因为随意抓取携程用户对酒店的点评信息,被携程再度告上法庭。

2011年,双方冲突又再度升级,去哪儿宣称携程的“零元团购活动为虚假宣传,又披露携程搞行业垄断。携程则指控去哪儿恶意毁谤。两家公司硝烟弥漫,大有剑拔弩张之势。

为什么去哪儿网旅行比携程便宜(携程和去哪儿的相杀史)(7)

2012年1月,去哪儿推出“越狱”“夜销”两款产品,前者以“酒店价格你来定”为口号,由消费者出价、酒店方竞单,用户可以享受最低3折优惠;而“夜销”则是基于智能手机客户端的模式,每晚6时开始打折出售酒店的剩余房间。

7月,携程正式对外宣布,将投入5亿美元进行为期一年的低价促销。有了足够的资金支持,酒店、机票、旅游门票等目前国内旅游市场最受欢迎的主流产品,统统被纳入价格战范围。

几乎在同一时间,去哪儿宣布将投资3000万美元打造旅游智能化服务平台,并向所有在线旅游供应商免费开放其旅游服务平台。在线旅游网站艺龙、芒果随后也加入了这一促销浪潮,一轮价格战下来,各方都出现明显亏损,携程在传统强项酒店预订业务上再度失守。

2014年,去哪儿对美团发起冲击,与美团的酒店团购业务展开激烈竞争。携程则表示其2014年的唯一目标是市场份额,净利润没有关键绩效指标。血战之后,双方也有化干戈为玉帛之心。

2014年4月16日,有消息称携程、去哪儿双方已经达成初步协议,消息沸沸扬扬传了几天,终于不了了之。战况继续恶化,不仅是在线旅行社,连团购产业也被卷入,整个行业深陷价格战,亏损严重。

2015年,整个互联网行业开始出现萧瑟气象,行业抱团取暖渐成风气。从年初开始,市场对于这种无休止的烧钱表现出担忧,去哪儿和携程股价纷纷出现大幅波动和跳水,在6月2日携程股价下跌5.62%,创下6个月来最大跌幅。

为什么去哪儿网旅行比携程便宜(携程和去哪儿的相杀史)(8)

携程和去哪儿最终合并,除了百度撮合,也和携程的努力有很大关系。梁建章创立携程,又将携程运营上市,2007年,38岁的梁建章突然辞职,到斯坦福大学去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2011年博士毕业,开始在北大任教。

2013年年初,携程四面受敌,梁建章临危受命,再次出任携程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两年内,携程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布局大为改观。

2014年第一次试探性的无果,梁建章改变了策略,不再直接找去哪儿,而是转而联系百度。从2011年百度买下去哪儿61%的股权开始,年年要承担巨大亏损。2015年以来,百度股价连连受挫,需要真正的盈利来支撑。

虽然百度有过保证,不干涉去哪儿的独立发展,但是这牌怎么出,最终还是得按照百度集团的发展战略来定夺。

2015年10月26日晚,百度、携程、去哪儿三家在上海宣布达成股权置换交易。交易过后,百度拥有携程25%的总投票权,而携程拥有了去哪儿45%的总投票权,成为去哪儿的最大股东。携程的梁建章和孙洁入主去哪儿董事会,百度李彦宏和叶卓取得携程董事席位。去哪儿的庄辰超团队完全不在这盘棋局之内。

为什么去哪儿网旅行比携程便宜(携程和去哪儿的相杀史)(9)

结束价格战,联手挣钱,才是行业王道。这条消息迅速登上媒体头条。市场反应更是强烈,周一美股开盘,携程大涨近30%,去哪儿股价上涨近20%,一直疲软的百度股价也大幅攀升。

携手前行

回想2015年的互联网行业,携程和去哪儿的合并并不意外,滴滴与快的合并了,58同城与赶集网合并,美团和大众点评也终于联手。

一连串的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正是嗅到资本寒冬的气息,毕竟总是烧钱打价格战和竞争是不可能的,能赚钱才是硬道理。

到了2018年,合并后的新公司基本控制了行业头部流量,但并不是每个行业都形成垄断。携程、滴滴、美团所在的服务业,优势明显,第二梯队的竞争优势很小。

为什么去哪儿网旅行比携程便宜(携程和去哪儿的相杀史)(10)

但优酷和58同城合并后的优势则不那么明显,视频行业腾讯和爱奇艺势头比优酷更猛,58同城在生活服务的用户粘性还不如美团和淘宝,这估计也是当时没想到的。

行业巨头之间的并购,今后一定会越来越多,特别是如今资本充斥着市场,一家创业公司在某个领域崛起,要么接受大公司入主,要么跟竞争对手抱团,不然很有可能腹背受敌,最终被后来者击败。

商场有多残酷?留下来的,都是经历惨败的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