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地变绿洲还有十万亩苹果待丰收(走进乡村看变化)

9月13日上午,刚从庆祝农民丰收节的现场回到家,乾县梁山镇官地村的赵上利电话就响个不停,有三拨人预约当天下午来他家“取经”。赵上利种苹果已经40年,是远近闻名的苹果专家,他家的苹果,今年一颗卖10元钱,已被客户订购一空……

种植苹果40年,一起解密职业农民赵上利的致富密码

沙地变绿洲还有十万亩苹果待丰收(走进乡村看变化)(1)

赵上利今年60岁,种苹果已经40年。“1982年我高中毕业,当时没考上大学,无奈之下选择在家务农。作为年轻人,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离开农村,离开土地,但天不遂人愿。在家务农时,政府号召大家栽种苹果树,但家里老人一点都不愿意,认为不多的良田还是用来种粮食比较安心。在我的劝说下,家中终于种了两亩苹果,但当时我没有任何管理经验,栽种的苹果品种也五花八门,根本没法销售。1985年的时候,我听说礼泉的秦冠苹果种的很好,就跑去礼泉看人家怎么种苹果,当时受到的震撼很大,回家的时候,我花了3块钱买了一个苹果,这个价格在当时对我来说是天价,之所以买,就是提醒自己,种苹果是一个有前途的事业。”赵上利说。

沙地变绿洲还有十万亩苹果待丰收(走进乡村看变化)(2)

此后,赵上利利用一切机会去学习技术,看书、读报刊、听广播,在逐渐摸索中,他的眼界越来越开阔。新品种 、新技术,他总是比别人先引进、先实践。“我的苹果种植面积一直不大,只有10亩左右,但我的苹果树已经挖过七八茬了,栽种的品种也一直在更新。”小小的果园,成了赵上利的实验田,他也因此获益匪浅。

沙地变绿洲还有十万亩苹果待丰收(走进乡村看变化)(3)

“连续多年苹果亩产超万斤”、“2.1亩双矮苹果收入12万元”,近年来,赵上利的果园作为高效高产的代表被广泛宣传。他本人也被咸阳市评为“农业生产标兵”“十佳农民专家”“最美园主”等。2014年,他作为全省14个优秀果农之一,被特邀为“果农话果业”嘉宾,走进省政府。

“赵上利的苹果种的好”,名声传了出去,越来越多的人来向他请教取经,他也逐渐有了第二职业,那就是推广苹果种植技术。

“我现在常去周边一些合作社、种植企业传授经验,外地也有人请,但我没时间去。”赵上利说,现在通讯便捷,他经常通过视频给远方的咨询者解答问题,也有人自己开车上门咨询。

9月13日下午,两名来自甘肃的年轻人找到赵上利家,他们都是苹果种植户,种植的品种和赵上利一样,都是“秦脆”。当赵上利告诉他们,自己今年的苹果,已经有客户按“一个10元”的价格预定了之后,来访者连连感叹,自己的苹果一斤能卖到10元就心满意足了。

沙地变绿洲还有十万亩苹果待丰收(走进乡村看变化)(4)

赵上利说,种好苹果需要很多技术,但这些技术都不是秘密,只要愿意学习都能掌握。“苹果市场现在是好的不多,多的不好,只有精耕细作,科学管理,才能保证苹果品质,才能卖上价钱。大部分果农还是要先从转变思想做起。”

年轻时候想离开农村的赵上利,如今深深扎根在农村,从不想当农民变成了高级职业农民,还在农村干出了一番事业。“回想以前,如今农村的变化太大了,开着汽车上班,每年有几十万元的收入,这样的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这一切都是种苹果给我带来的,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赵上利说。

华商报记者 杨宁 编辑 武文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