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值得去的地方(从水浒传王婆茶坊)

茶馆,唐宋时期称作茶坊、茶肆、茶楼等等,明代以后开始称茶馆(张岱《陶庵梦忆》有茶馆之说)。

水浒传值得去的地方(从水浒传王婆茶坊)(1)

茶馆兴于唐,盛于宋,宋朝时茶馆遍布大街小巷,人们茶余饭后都喜欢在茶馆中聊天闲谈,探听八卦,茶馆俨然就是当时的微博。

作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的“王婆茶坊”就体现了宋朝茶坊的经营活动和社交作用。

水浒传值得去的地方(从水浒传王婆茶坊)(2)

“王婆茶坊”出现于《水浒传》第二十四回,是潘金莲和西门庆幽会偷欢之所,也是推动故事情节的重要场所。

“风流茶作合,酒是色媒人”,王婆茶坊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那时候的“婚介所”。在书中的这一回,不到两天时间,西门庆就五次进出王婆茶坊,喝了四种不同的茶:

第一次进王婆茶坊,就利用了茶坊信息传播的功能,急不可耐地问王婆:“间壁这个雌儿,是谁的老小”?

水浒传值得去的地方(从水浒传王婆茶坊)(3)

之后不到两个时辰,西门庆再次走进茶坊,王婆奉上在茶里放入乌梅煎制的“梅汤”,并看出西门庆有让他“做媒”之意;

到了傍晚,王婆将要关门时,西门庆第三次走进茶坊,王婆递上了一碗“和合汤”的甜茶,这反映了宋代风俗“客至则啜茶,去则啜汤”。

第二天一大早,王婆才开门,正在“茶局子里生炭,整理茶锅”,还没正式开张,就看见西门庆在门前猴急地来回走了几遭,随后径直走到茶坊来,王婆“便浓浓的点两盏姜茶”递给他喝,“姜茶”就是在茶中放入几片生姜的茶。

西门庆喝完姜茶,走出茶坊,在潘金莲门前徘徊了七八个来回,一边走一边偷看,接着又一次进入茶坊,王婆边问“吃个‘宽煎叶儿茶’如何?”边递上。

水浒传值得去的地方(从水浒传王婆茶坊)(4)

从这里能够看出,西门庆早就急不可耐了,啊不对,是宋朝时期,个体茶馆的茶水品类已经相当丰富,可以针对消费者的需求提供不同的茶水服务。

另外,在功能上,宋朝的茶馆早已不单单提供休息、解渴的作用,还具备了传播信息、休闲会友、说媒做掮、文化娱乐等等功能。茶馆消费成为当时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茶馆业的兴盛成为宋朝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的标志。

宋朝茶馆业的兴盛提升了茶馆的经营水平。在茶馆的经营上,很多茶馆都会雇佣“茶博士”负责日常运营,“茶博士”是专职技术雇工,这种工种的细分以及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是商业经济发达的表征。

为了给顾客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茶馆非常重视艺术方面的装饰,比如放置一些插花和挂画,更高级的会设置“仙洞”和“仙桥”(《东京梦华录》记载),增添饮茶乐趣。

由于宋朝茶馆众多,城市乡村都有,所以竞争也是异常激烈。

为了更好地招揽顾客,很多茶馆都花样百出,比较常见的就是弦歌,就是雇佣歌妓招揽顾客,《武林旧事》中提到:“诸处茶肆……莫不靓装迎门,争妍卖笑,朝歌暮弦。”有点像现在酒吧的驻唱歌手。还有的会在晚上安排艺人说书揽客,也就是说你去喝个茶就能免费看一场德云社现场。

水浒传值得去的地方(从水浒传王婆茶坊)(5)

此外,茶客来自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所以,社会上大小新闻八卦都源源不断地在这里交汇、传播,茶馆成了众多消息发酵、传播的场所,也成了人们打探消息的理想处所。

《老学庵笔记》里就记载了一则故事,说是秦桧的孙女丢了一只狮子猫,焦急万分,于是临安府画了上百张猫的画像,在周边的茶坊上张贴寻猫启事,很快就上了热点,可见当时茶馆人流量以及影响之大。

那么,为什么宋朝茶馆业那么发达呢?

主要是当时城市商业经济高度繁荣。大量农民、手工业者以及商贩积极进城,致使城市人口猛增,生活条件提高(卖炊饼的武大郎也有自己的楼房),为城市的饮食休闲业提供了大量客流,茶馆业自然而然也就空前发达了起来,在商业中心、官府、集市、妓馆等等,可以说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茶馆。

《水浒传》第三十三回中也有“那清风镇也有几座小勾栏并茶坊酒肆”的描写,这也体现了宋朝茶馆业的发达,宋朝的茶馆为后来我国茶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本格局,虽说后世的茶馆出现了一些新的风格和功能,但大体上并没有超过宋朝茶馆的总体框架。

(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您答疑,可添加懂茶帝公众号,随时随地提问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