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沧东的作品(李沧东的优秀之作)

李沧东的作品(李沧东的优秀之作)(1)

前不久,有一部韩国电影在各大影单、电影节、电影爱好者们之间广为流传,

那就是韩国导演李沧东导演的最新力作,《燃烧》

李沧东的作品(李沧东的优秀之作)(2)

根据近年来诺贝尔文学奖最热门候选人村上春树的原版小说改编,

由韩国最优秀的演技派新生代刘亚仁领衔主演、经过千人海选挑选出的女主角,

还有在《行尸走肉》中担任C位几乎成为韩国在好莱坞门面担当的“格伦”史蒂芬元。

李沧东的作品(李沧东的优秀之作)(3)

这个组合吸足了观众们的眼球,但电影却收获了非常明显的两极分化评价,

有的影迷对它倍加赞赏,认为这部电影中,那种末日与希望共存的黄昏质感的文艺风格与批判阶级分化的现实主义并存,

兼备了文艺性与现实感,堪称一股基于文本之上,营造出了文本中的意境,又超越了文本的影视作品。

李沧东的作品(李沧东的优秀之作)(4)

而另外有一部观众则认为,

李沧东的《燃烧》完完全全被村上春树的原作小说所框死

不论是了不起的盖茨比、郁郁不得志的年轻作家、猫咪、福克纳。

这些都是写意的村上春树惯用的意象和象征主义代名词,被用在了电影中反而成为了一种不伦不类的代言词。

李沧东的作品(李沧东的优秀之作)(5)

透过本质来看《燃烧》,不过是透过几位演员展现的人物高光点、朦胧意境美的画面去支撑了一个故意被模糊化、高级化的内核:

韩国社会年轻人的惶恐迷茫与强烈的阶级分化,并没有探讨到更深入的层次。

李沧东的作品(李沧东的优秀之作)(6)

但作家出身的韩国重量级的导演李沧东,一出手势必会吸引所有人的眼球,

且先不说《燃烧》是好是坏,毕竟红颜秀认为“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观影者对一部电影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

并且“一部电影也不能简单的以‘好’和‘坏’来定夺”。

李沧东的作品(李沧东的优秀之作)(7)

今天,红颜秀想要的是和大家一起回忆一部这位亚洲导演一炮出名的代表作,

《薄荷糖》

该片时至今日依旧保持着豆瓣8.2分的超高分评价。

李沧东的作品(李沧东的优秀之作)(8)

故事讲述了一个男人曲折心酸的一生,也揭示了生而为人的种种无可奈何,

1999年春天,对生活绝望的中年男子金永浩,落魄地参与了同学会,在其乐融融的同学会上他显得是那么的格格不入,

他发疯般的唱着歌谣、神经质般哭叫,并在高架桥上面对迎面而来的火车嘶喊:我要回去!

一个人的一生就此落幕,电影却从此开始。

李沧东的作品(李沧东的优秀之作)(9)

火车带着记忆倒走,三天前的金永浩已然崩溃,欲寻了断,

在悄无声息的琐事和日复一日的工作生活中他在计划着自杀和拉一个路人作为自己垫背,但是却在重要关头被一个神秘人物叫去见一个重要的人;

在之后是1994年,他生活放荡,对妻子冷若冰霜又出手大打;1987年身为警察的他,手段凶悍,可以把受审判的犯人吓得大小便失禁。

李沧东的作品(李沧东的优秀之作)(10)

1984年、1980年一直到1978年,我们亲眼目睹了一个稚嫩青涩的少年一步步被命运和现实逼迫成了一个绝望、不善良的中年人,

直到第7个片段,通过学生时代、初恋情人以及“薄荷糖”这一点题信物,我们才看透了主人公这荒唐的一生,

影片才给出了是什么碾压过主人公的姓名,粉碎其美好的答案。

李沧东的作品(李沧东的优秀之作)(11)

如果你问红颜秀,什么是你心目中完整、完美的文艺电影?

我想给出的答案便是——《薄荷糖》。

李沧东的作品(李沧东的优秀之作)(12)

作为作家出身的导演李沧东,

在《薄荷糖》中并没有展现出这类导演常有的对镜头语言架空的不适应感、以及过于追寻意象、意境、象征、这类文本化的内容,从而遗失了视听语言流畅感的弊病。

相反,李沧东非常优秀的将文本叙事结构与电影所依托的现实主义相结合,并且将视听语言的作用发挥到极限。

既具有文艺美感又在社会意义上发人省醒,文本式的叙事手法与各类意象穿插其中却毫不违和,在最后还能给我们一种灵魂震颤之感,

这就是红颜秀所认为的文学艺术与电影艺术与现实主义还能给观众情感上共鸣的优秀文艺电影。

李沧东的作品(李沧东的优秀之作)(13)

如果说,昆汀的环形结构、诺兰的多线交织打破时间线、科恩兄弟的多线交织首尾呼应有美国式的黑色幽默和导演技巧式的叙事手法,

那么李沧东在《薄荷糖》中的叙事,

则是一种文本式的带着情感和主题意义的文本叙事手法。

李沧东的作品(李沧东的优秀之作)(14)

这是一部韩国人的国民电影,其实也是每个人都能看懂的关于人生的电影,

由一个普通人物的命运铺成整个韩国二十年历史变迁,人物从纵深,从过来代表过去的回溯,从右边横向穿过画面表示现在的进行。

李沧东的作品(李沧东的优秀之作)(15)

从结构上来说,李沧东的厉害之处在于,

即便开场就是高潮,男主人公就是自杀,但是在七段交织的岁月回忆中,却还是惊悚连连,紧张感持续,

即使这些片段都是为了组合拼接起来贯穿主人公的一生,但是每一个片段在单独进行时仍让我们感到观感上的新鲜与心灵上的震撼。

李沧东的作品(李沧东的优秀之作)(16)

那些破碎的片段是每一个人不同时间终究会经历的破碎和残缺,

年少时和自己的青梅竹马、初恋情人拥有最单纯美好的时光,他教她骑自行车,她羞涩的问他要不要一起去看电影,

但是,那样的美好却被导演放在了最后,因为它稍纵即逝,在现实中往往留给我们的也只是一个心酸的结局,

但这样的回忆却是留给我们在日后艰难生活中挣扎的念想,是人活下去最美好的希望。

李沧东的作品(李沧东的优秀之作)(17)

刚当兵时,永浩总是能收到纯任的信,信笺会附上一颗薄荷糖,

刚担任新兵的他,遵守军纪、意气风发,一边怀念着自己单纯美好的初恋,一边憧憬着自己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做出一番伟大的事业,

永浩从部队紧急出发时,薄荷糖瓶不小心打翻了,耽搁出发,被教官打了,

永浩只能在一旁接受着教官的咒骂,眼睁睁的看着一双双军靴踩踏在爱人送给自己的薄荷糖上!

李沧东的作品(李沧东的优秀之作)(18)

1990年代,金永浩不再是当年清纯的初恋男生,也不是那个军队里毕恭毕敬一丝不苟的少年,成为老板的他市侩冷漠,

发现自己老婆和司机教练在酒店偷情,怒打老婆后,又跟下属上床,吃饭开车的路上,情人往他嘴里塞薄荷糖,还不停地调侃,

他的眼里只有无穷无尽的厌恶和空虚,关于薄荷糖他联想到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1997年,破产自杀前,永浩受到了纯任丈夫的邀请,在奄奄一息的初恋情人的病床前,剥开了一颗薄荷糖。

李沧东的作品(李沧东的优秀之作)(19)

总体观来这是一部总体灰蒙蒙的灰色电影,

永浩这个角色既有浪漫主义的感情,也透露着现实主义的残酷,是一种正邪难分的边缘人,

他壮年时不幸经历着国家的变故、社会的动荡,被迫加入军队、嗜血屠杀,欲望和暴力、孤独与封闭,不信任和丑陋,孤僻和无情,是他们的保护色。

李沧东的作品(李沧东的优秀之作)(20)

而这些灰色的特质却无法让人感到憎恶或者愤怒,更多的是同情或者无奈,

毕竟那个为了国家安危挺身而出的平凡出租车司机是极少数人,

大部分的芸芸众生,包括我们,只能是时代洪流中最微不足道的一粒水,是历史车轮碾压下的一粒小小尘埃。

你看到他的冷漠、粗粝、甚至狂怒,

不会像那种二元对立塑造人物的电影一般去憎恨人物,反而会透过他每每施暴时,失魂落魄的神情去思考人与时代的洪流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一个人在变形的社会中如何才能不成为那个我们最讨厌的人。

李沧东的作品(李沧东的优秀之作)(21)

描绘边缘人物的艰难挣扎和心路历程是李沧东的拿手好戏,并不是要展现一种对国家、对时代的控诉,而是再现一种生而为人的无奈,

—个人的力量在历史面前微不足道,当一个人无法抵御着时代环境的影响,他只能麻木的被同化,因为他已经遭受到周围的感染。

我们生而为人最难做的是选择,而往往是事实,我们连选择的权利都没有,

将赤裸裸的人生真相和人的渺小本质展现出来,这是李沧东的现实感。

李沧东的作品(李沧东的优秀之作)(22)

但《薄荷糖》的文艺感巧就巧在,它不仅仅以叙事的手法和极端深刻的历史事件去纵观人物的一生,

也以一抹透着凉意但又清爽的薄荷色,使得电影有了一丝冬日短暂的暖意,

即使是坟头上的小白花,只能多增添几分悲哀,但至少它也是美好的。

李沧东的作品(李沧东的优秀之作)(23)

永浩笨拙地扶着纯任的自行车后座,纯任穿着碎花裙子、剪着齐刘海,温柔的跟在军车后面,

在一个下着雨的小旅馆,一个偶遇的女人佯装成纯任的样子乖巧的请永浩说出自己多年来没说出的心里话,

被子弹射中的永浩抱着靴子像一个孩子一样无助的大哭:

“靴子里进了太多水,自己跑不动了”

战友脱下他的靴子,却发现他已经中弹,鞋子里满满的都是血。

李沧东的作品(李沧东的优秀之作)(24)

除了生而为人的无可奈何和无从选择的辛酸,

那薄荷色的美好、那雨夜里互不相识,但真情流露眼泪迸发的一夜,

在战场上年轻士兵真正的害怕和慌张都在命运和历史的无情戏弄、绝对主宰中,多了一丝人类主动的情感流动和情绪上引发我们共鸣的点。

透过这部电影我们看见我们自己,就像开头那辆呼啸而过的火车,

命运早已被写到了轨道中我们无力挣扎、改变轨道,只能极力留恋那一抹薄荷味的酸凉。

李沧东的作品(李沧东的优秀之作)(25)

电影开始的地方即是主人公结束的地方,

这样的叙事手法没有给我们一种不真实感反而能过让我们像主人公一样在脑中跟着他重新活了一遍,

才发现人生竟然是这样慢慢地变成我们完全想象不到的模样,我们的初心也早已被遗忘,而更为悲哀的时刻,连遗忘的时刻我们也不得而知。

李沧东的作品(李沧东的优秀之作)(26)

这不是《我不是药神》塑造的那种现实感,也不是《布达佩斯大饭店》那种梦幻的虚幻感,

而是一种处在真实与虚幻之间的感同身受,

依托于真实的现实,以薄荷色的文艺气息作为点缀,以一个平凡人一生七个转折过渡的片段,展现一个男人的一生,

他曾在年轻时意气风发渴望成为英雄,再不济也要和心上人爱头偕老,

但无情麻木的岁月和命运一点点侵蚀着我们丢掉善良和本真,一点点学着带着盔甲面对残忍和残忍,

这是长大,也是承认何其悲哀的现实。

李沧东的作品(李沧东的优秀之作)(27)

倒叙真是最悲伤的叙述手法,而唯一值得留恋的只有那心中珍藏的清凉薄荷色,

当物是人非之际,无法拼命挣扎、被命运和历史进程安排的人也只能成为他们最厌恶的样子,

《薄荷糖》是一抹薄荷色的淡淡文艺感伤,是现实主义下的触目惊心,

也是跨越屏幕和观众们达成的情感共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