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鼓励残疾人(关爱残疾人吉林这样做)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今年国际残疾人日的主题是“包容性发展的变革性解决方案:创新在促进无障碍和公平世界中的作用”。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一句话道出对残疾人的关心与关爱,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尊重和保障残疾人的权益,使他们能以平等的地位和均等的机会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吉林省各级残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报告中提出的“弱有所扶”“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等要求,切实履行好“代表、服务、管理”的职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关爱残疾人生活。通过一项项改革创新的举措、一次次务实惠民的行动、一个个日新月异的变化,吉林省各级残联组织主动作为,奋力拼搏,交出了一份亮丽答卷。

关爱鼓励残疾人(关爱残疾人吉林这样做)(1)

吉林省就业援助“暖心活动”现场

  就业援助

  “暖心活动”助力残疾人实现人生价值

  就业是残疾人融入社会的一项重要途径,也是他们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重要手段。

  2022年8月到10月,吉林省人社厅、省民政厅、省残联在全省范围内联合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暖心活动”,在全省范围内集中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通过送岗位、送服务、送政策、送温暖,帮扶一批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活动开展以来,全省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还认真组织开展就业困难人员入户排查摸底调查工作,全省共走访残疾人员2994人次,举办招聘会30场,提供岗位989 个,帮助援助对象实现就业人数348人次,对援助对象发放临时救助金额数5.086万元。在中国残疾人创业就业平台上举办的“援助暖民心,就业解民忧”网络招聘会中,吉林省共组织了97家用人单位参会,提供819个就业岗位。

  2022年以来,省残联会同人社等部门结合开展残疾人就业宣传年活动等,持续做好残疾人就业帮扶工作,推动落实残疾人就业帮扶政策,并开展未就业残疾人就业需求调查等工作,努力为残疾人提供精准化服务。特别是对未就业应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等重点服务对象,建立了“一人一策”就业服务台账,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

  截至目前,全省就业残疾人已增长至18.9万人,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省建立残疾人网络创业孵化基地近70个,依托网络实现创业就业的残疾人5000多人。

关爱鼓励残疾人(关爱残疾人吉林这样做)(2)

长春市成功举办2022年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

  文化建设

  丰富残疾人文化生活

  为做好“十四五”期间吉林省残疾人文化工作,2022年7月,吉林省残联、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印发了《“十四五”提升残疾人文化服务能力实施方案》(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从5个方面明确了17项具体措施,涉及加强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培育残疾人文化艺术品牌、推动残疾人文化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

  全省各级残联通过积极开展文化进残疾人家庭“五个一”活动、光明影院、文艺汇演等一系列活动,持续做好关爱残疾人工作 。

  2022年8月,来自吉林省磐石市的38户重度残疾人家庭和部分市残联工作人员参加了市残联组织开展文化进残疾人家庭“五个一”活动 。活动中,发放励志书籍,组织游览红色主题公园,了解革命历史,观看励志电影,令在场的残疾人朋友深受鼓舞与震撼。

  参加活动的残疾人朋友纷纷表示要通过自身的刻苦努力和拼搏进取,积极融入到社会之中,在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关爱鼓励残疾人(关爱残疾人吉林这样做)(3)

第十七届中国长春电影节“光明影院”公益项目单元活动现场

  2022年8月26日,第十七届中国长春电影节“光明影院”公益项目单元在长影电影院举办。这是自2020年项目落地吉林后,“光明影院”作为固定公益单元第三次走进中国长春电影节。“光明影院”项目旨在通过在电影对白和音响的间隙插入对画面的描述,为视障人士制作、播映无障碍电影,构建一条通往他们心灵的“文化盲道”。

  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进一步推动了吉林省残疾人群众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营造了全社会关心爱护残疾人的良好氛围,促进了残疾人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关爱鼓励残疾人(关爱残疾人吉林这样做)(4)

  残疾人朋友受邀走进第九届吉林省市民文化节,现场聆听“爱在吉林 乐享盛夏”交响音乐会

  精准康复

  让残疾人健康状况得到改善

  据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吉林省认真执行《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不断健全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残疾人康复、残疾预防的制度体系,连续十年将“为10万名有康复需求的持证残疾人和残疾儿童提供基本康复服务”列为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整合卫生、民政等社会资源,推进“机构 居家”“线上 线下”“互联网 康复”等服务模式的转型,共为160多万人次持证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

  为推进制度性保障残疾儿童康复服务高质量发展,2018年10月,吉林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至2019年4月末,全省各市、县全部出台了本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各级财政对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给予资金保障。吉林省残联会同相关部门确定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类定点机构69家、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定点机构3家,分布于全省9个市州22个县(市、区),13000多名0-6岁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省各级残联组织想残疾人之所想、急残疾人之所急、解残疾人之所难,汇聚起更强大的力量,未来将助力更多残疾人实现人生价值、收获精彩人生。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吴美慧

  图片来源:吉林省残疾人联合会

编辑:王伟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