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基础考察重点(教育学常考理论及代表人物)

教育理论基础考察重点(教育学常考理论及代表人物)(1)

有很多同学反映,××资料有点少,希望课代表多发一些。

俺要考教师向大家道歉,由于教研老师们和课代表精力有限,我们的资料库和每天的推送可能并不满足大家的需求。

不过,同学们可以将你希望推送的内容在后台留言给课代表,课代表会选取呼声最高的知识点推送。没有被选中的内容,并不是我们舍弃了,而是我们的教研老师正在努力撰写相关的知识总结,希望大家理解。

今天,我们满足奔波儿霸同学的要求:“有没有总结好的教育学理论和代表人物呢?”

果断是有的。这就推送一篇教师招聘考试中常考理论及代表人物的文章。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教育综合部分会涉及到大量的人名以及他们的有关理论、著作,这些人名、理论及著作也是常考点,并且相当的多且杂,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梳理,以形成一定的系统,从而更好地进行记忆。

教研老师们总结了《教育学》部分的有关理论、代表人物及其著作,以期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最早将“教育”一词合用--孟子(《孟子•尽心上》)

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沛西•能

心理起源说--孟禄

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夏代

中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中国封建社会教育内容--“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孔子的教育思想记载,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文献,“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教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世界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军民,教学为先”(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臧息相辅”(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式教学),“学不躐等”、“不凌节而施”(循序渐进)、教学相长等教学思想--《礼记》中的《学记》。

助产术(或叫“产婆术”)--苏格拉底(古希腊)

《理想国》--柏拉图(古希腊)

《政治学》、最早提倡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亚里斯多德(古希腊)

《论演说家的教育》(又叫《雄辩术原理》,世界上最早研究教学法的著作)--昆体良(古罗马)

《大教学论》、“泛智教育”、最早对学年制、班级授课制进行论述--夸美纽斯(捷克)

《教育漫话》、“白板说”、绅士教育、外铄论代表--洛克

《爱弥尔》--卢梭(法国)

最早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康德(德国)

《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教学过程三中心(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提出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率先明确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传统教育学代表--赫尔巴特(德国)

《民本主义与教育》,现代教育学代表,提出“教育即生活”、 “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提出新的教学过程三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杜威(美国)

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凯洛夫(苏联)

个人本位论--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奇、孟子

社会本位论--斯宾塞、涂尔干、孔德、柏拉图、赫尔巴特、孔子

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

内发论--孟子、弗洛伊德、格赛尔、威尔逊

外铄论--荀子、华生、洛克

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凯洛夫

“孔子施教,各因其材”(最早提出“因材施教”)--朱熹

最早实行因材施教、社会本位论--孔子

“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平行管理--马卡连柯(苏联)

德育的认知模式--皮亚杰(瑞士)、科尔伯格(美国)

德育的体谅模式--彼得•麦克费尔(英国)

德育的社会模仿模式--班杜拉

目标管理--德鲁克(美国管理学家)

更多常考人物及其理论,就在微信号俺要考教师菜单——17出品——必考人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