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中24孝图的写作背景(朝花夕拾活雷锋)

朝花夕拾中24孝图的写作背景(朝花夕拾活雷锋)(1)

朝花夕拾:“活雷锋”李秀书的故事

作者:梅梓祥

  乔同前战友发给我一个微信截图,他在微信群看到一位战友转发我1981年发表于《贵州青年》上的一篇通讯《活着的雷锋》。

朝花夕拾中24孝图的写作背景(朝花夕拾活雷锋)(2)

  说起来,是40年前的事。

  那时候,我在铁道兵二师七团宣传股专事新闻报道工作。李秀书是部队的学雷锋标兵,优秀士兵,入伍当年入党,当年当班长。这样的人和事在部队很少见,可见他的先进性名符其实。

  通讯主要写李秀书学习雷锋,经常为连队和驻地老百姓做好事;像雷锋那样,人走到哪好事做到哪。

  这篇通讯1982年发表在《铁道兵》报,将近一个整版。

  李秀书是贵州人,我将稿件投寄到贵州的媒体。贵州人民广播电台采用了,还发给我播出的时间通知。《贵州青年》杂志刊发了这篇3000字的通讯。现在的年轻人不了解,上世纪八十年代,从团中央的《中国青年》,到各省团委举办的青年刊物,相当受欢迎。

朝花夕拾中24孝图的写作背景(朝花夕拾活雷锋)(3)

  雷锋,影响了几代中国人,是道德楷模,值得永远学习。

  我们说“学雷锋”,往往同“做好事”联系在一起。雷锋实质上就是“做好事”的化身。人们提起雷锋,往往想到的也是他送老大娘回家、参加义务劳动等等的“好事”。

  做好事,古今中外都是赞许的、颂扬的。中国人信奉的积德行善是做好事;西方人信仰基督教,上帝之子耶稣为拯救人类被钉上十字架,他舍己为人被尊为救主,就是做好事的“王”。

  在学雷锋的历史中,曾有阶段性对其思想、行为的异议,比如他的衣饰时尚,紧跟“政治”等等。这绝不是过错,恰恰是一个热爱生活、追求进步的青年应有的阳光表现。

  至于他是孤儿,我也一直心怀悲悯。

  雷锋是军人,自从他牺牲被树为国人学习榜样后,部队的学雷锋活动就从没有“中断”过。在铁道兵部队,以体力劳动为主,艰苦,牺牲大,特别需要学习雷锋公而忘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李秀书是千千万万个雷锋式的战士的一员。

  写文章的时候,我20来岁,文笔稚嫩,语言贫乏,构思笨拙,只是达到了文通字顺的水平。今天在公众号发一次,类似于战友组织“重走xx铁路”一样,对部队生活做一次“纸上回访”,我们都踏着雷锋的足迹一起走过……

朝花夕拾中24孝图的写作背景(朝花夕拾活雷锋)(4)

  铁道兵第十师四十八团副团长梁忠孟,1977年2月6日,在回乡探亲路上,勇拦惊马救群众光荣牺牲。1977年7月13日, 中央军委授予梁忠孟 “雷锋式的好干部”光荣称号。

  我是1982年调到《铁道兵》报社工作的。当时报社从各个师挑选编辑,我的这篇发表在《铁道兵》报上的长篇通讯,在各个编辑推荐时,大概为我加了分。

  李秀书1983年退伍后,我们早期通过信,后来失去联系。网络时代信息来源广,我从百度搜索,看到铁八师李卫成写的网文《苗家寨的好儿子,铁道兵的活雷锋》。

  文章讲述,今年中秋节,李卫成一行数人,代表黔东南铁道兵战友组委会把《退役军人保障法》送到李秀书战友手中。交谈间,说起李秀书当年为战友与驻地乡亲们做好事;他们也从《贵州青年》刊物上看到了有关李秀书的文章。

朝花夕拾中24孝图的写作背景(朝花夕拾活雷锋)(5)

  有点遗憾,这篇网文仅追忆李秀书在部队的事儿,也没有超岀我文章的内容。李秀书退伍后担任过乡党委书记,一笔带过。这本来有丰富的内容,也是战友们所关心的吧。

  我将这篇文章发布,兴许还能同老战友李秀书“久别重逢”,让大家获知他在苗家寨更多的“先进事迹”呢!

  ——期待之中。

朝花夕拾中24孝图的写作背景(朝花夕拾活雷锋)(6)

  活着的雷锋

  梅梓祥

  爆竹声声。炊烟袅袅,大年初一的早晨,在太原市古交区的一条崎岖山径上,一个年轻的解放军战士,肩上横着一条扁担,一头挂着补鞋机,另一头挂着理发、修锁工具箱和满满的一挎包补鞋的皮子,迎着美丽的晨曦,大踏步地向村庄走去……他,就是被人们誉为“活雷锋”的铁道兵某部七连副排长李秀书。

  一九七五年一月,李秀书由贵州凯里县的一个苗家山察,光荣地应征入伍。在六年多的部队生活中,他时时处处照着雷锋的样子做,勤勤恳恳地为党工作,除出色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外,还坚持为人民做好事,深受部队干部战士和驻地群众的称赞,两次被师、团评为学雷锋积极分子,出席过铁道兵“三学”先进代表大会,在全师作过学雷锋经验巡回报告,部队曾用幻灯宣传过他的事迹,并先后获得上级机关和地方单位,群众赠送的奖品、奖状、锦旗、镜框等八十余件。

朝花夕拾中24孝图的写作背景(朝花夕拾活雷锋)(7)

  我的采访本。

  (一)

  “我觉得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他是大公无私的,所作所为,都是对人民有益的,他的责任是没有边的……”李秀书把雷锋同志的这段话端端正正地抄在日记的扉页上,激励自己像雷锋那样公而忘私地为人民服务。

  一九七七年九月的一个星期天,李秀书到部队驻地附近一个生产队参加修鱼塘,帮助社员运土。他看到不少单车的胶轮磨破,都停放在工地上,就问身边的社员:“怎么不换新车轮呢?”社员叹道:“大队经济困难呀!”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第二天一早,小李便请了假,带上自己的一百元钱,匆匆赶到大队部,他将钱交给大队支书,并诚恳地说:“书记,这点钱送给队里买几个胶轮胎吧!”老支书仔细端详着眼前这个虎实实、矮墩墩的小伙子,不由得从心里产生了敬意。可是,他怎肯收这位素不相识的战士的钱呢!

  老支书一把拉住小李的手,激动地说:“你支援大队建设的一片心意我们收下,但是,这钱还是你拿回去寄给父母用吧!”小李的父亲已去世,母亲年过花甲,家里经济确实有些困难,但他想到个人家庭的困难是小事,集体的建设更重要,便一再央求:“书记,我家里生活不困难,你们收下这点钱吧!”说着,把厚厚的一百元钱放在桌上,拔腿就跑。

  书记追出门外,大声问道:“同志,你是哪个部队的,叫什么名字?”小李边跑边答:“我是铁道兵部队的战士!”老书记望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无限感慨地说:真是一个“活雷锋”啊!

  像这样的事,对李秀书来说不止一次。他给家乡的生产队、五保户寄过五十元;曾花五十元钱买三百本练习簿,送给驻地的学校;曾用二十多元钱买一只篮球送给连队;五次不留姓名地资助地方群众......六年多来,他资助给集体和个人的人民币达三百余元。

  三百余元,尽管是个不大的数目,但却是他一月月、一年年积攒起来的啊!

  六年多来,李秀书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从不乱花一分钱,他连一双袜子、一件衣服也没买过。三百余元,凝结着一个战士对人民无限的爱,闪耀着雷锋思想的灿烂光芒!

朝花夕拾中24孝图的写作背景(朝花夕拾活雷锋)(8)

  (二)

  李秀书学雷锋,不但在经济上对人民无私地援助,而且还经常到社队、单位参加义务劳动。一九七八年七月的一个星期天,烈日炎炎,骄阳如火,李秀书提着理发工具,到驻地为群众理发。

  当他路过河南公社的一个砖厂时,看到五名社员正在从砖窑里出砖,一个个累得满头大汗,于是,他便毫不犹豫地走到一位挖黄泥的大爷跟前,笑着地说:“大爷,今天我没事儿,帮你们出砖吧!”大爷抬头一看,是位解放军战士,连忙摆手:“不行,这怎么行呢?窑里又热又脏,你受不了的!”李秀书恳切地说:“大爷,您放心吧,我的身体结实着呢!”说着,就缠着大爷要背砖的筐子。大爷见劝阻不行,又改口道:“小同志,要帮忙,就跟我一起铲黄泥吧,窑里实在.......”李秀书不由分说,抢过大爷背砖的筐子笑道:“社员们都能干,我怎么就不行呢?多一个人,就可以早点完成任务嘛!”大爷无奈,只得另外找一只筐子给小李。

  炽热的窑里,空气干燥,灰尘弥漫,十分闷热。不一会,小李便满脸乌黑,汗流浃背。社员们背两趟,他就背三趟,争先恐后,一个劲地从窑里往外背砖。社员们见他这样猛劲地干,都心疼地劝他:“同志,你歇会儿吧!”他总是豪爽地笑着摇摇头:“没事儿。”

  中午,社员们都准备回家了,老大爷又拉小李去家里吃饭。小李撒谎说:“再背一趟,我就回连队了,你们先回去吧!”说完,又一头钻进窑里。

  这一天,李秀书一直干到下午五点才回连队,连中饭也没吃。

  这里记叙的只不过是李秀书平常的一个星期天,但却是他六年部队生活的一个缩影。

  在连队,他一有空余时间,就为战友们做些有益的事情或参加驻地劳动:探亲期间,他不计工分,尽量抽时间参加生产队劳动。有一次,他到湖北襄樊出差一个月,就帮助旅社挑水、扫地、洗床单二十多次。前年,他在新兵连带兵,在新兵未到之前,他连续一个月支援驻地农业生产。

  六年多来,李秀书从没有过一个囫囵的星期天,他先后到过五十多个单位、社队参加义务劳动,往少里说也有三百天(次)。为部队争得了荣誉,密切了军民关系。

朝花夕拾中24孝图的写作背景(朝花夕拾活雷锋)(9)

  (三)

  李秀书为人民做好事长着实心眼,不怕别人的嘲笑,像雷锋那样,愿当革命的“傻子”。

  有一次,他在火车上给一位孕妇让座,几个留着长发、穿着喇叭裤的青年流里流气地说:“小雷锋,不错嘛!”“哎,傻瓜才干呢!”李秀书轻蔑地瞥了他们一眼,仍然不停地帮服务员扫地,给旅客倒开水。

  一九七九年二月,他被列为提干对象,并填了提干登记表,但由于超龄,上级没有批准。这时,风言风语向他袭来,有的劝他:“提不了干,再也不要傻干了!”有的说:“过去提倡学雷锋是唱高调,现在不时兴了。”这些“规劝”丝毫没有动摇他为人民做好事的信念。他对这些战士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军的宗旨,我做好事,不是为了提干;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就是要大力提倡雷锋的共产主义精神。”

  他这样说,更是这样做。

  去年七月,他回老家探亲时,看到一位同学家里有两架补鞋机,心里顿时美滋滋的。在连队,他一直用手工为战友和地方群众补鞋,早就打算买架补鞋机,可是,身边钱不够,怎么办?李秀书左思右想,最后把手表卖掉,买回了一架补鞋机,并买了三十多元钱的补鞋皮子,千里迢迢带回连队。

  有了补鞋机,他不但为部队干部战士补鞋,而且还经常深入附近农村、厂矿、学校为民服务,从不收一分钱。

  今年一月的一天,李秀书到驻地河下村的杨大娘家补鞋,杨大娘十分感激,趁他不注意时,悄悄将两包烟、两元钱塞在他的理发工具箱内。班里一个战士在拿他的理发工具时,发现了烟和钱,便拆开烟盒叼起一支烟。李秀书发觉后很不高兴,这个战士也气得把烟一丢,嘴里嘟哝道:“真是个大傻子!”对此,李秀书一笑置之。当天晚上,还找这个战士谈心,讲明了为人民服务不计报酬的道理,使这个战士受到教育。

  为了赔偿大娘的香烟,第二天,李秀书带上三元钱,送到杨大娘家,但大娘执意不肯收。李秀书亲热地对大娘说:“大娘,这两块钱送给您,买点补品补补身子;这一块钱,就算我送给您的儿子买支笔吧!”说得大娘流下热泪。

  六年多来,李秀书先后为部队干部战士和地方群众理发一千四百多人次,补鞋四百余双,修锁四十把,补皮包近三十个。

  提倡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千万个雷锋在成长。李秀书就是一个活着的雷锋!

编辑:乐在其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