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武汉话(趣说武汉话)

转眼间,我已在武汉已经生活了二十多年,遗憾的是二十多年我也不会说武汉话,因为我根本没有尝试过说武汉话,语言不实践是不可能说好的没说过武汉话,并不代表我对武汉话没有发言权,好歹我在武汉呆了二十多年,这几天突然心血来潮,对武汉话产生了兴趣,我对武汉话作了一个小小的研究,从表象上总结了一些武汉话的特征和规律,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有意思的武汉话?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有意思的武汉话(趣说武汉话)

有意思的武汉话

转眼间,我已在武汉已经生活了二十多年,遗憾的是二十多年我也不会说武汉话,因为我根本没有尝试过说武汉话,语言不实践是不可能说好的。没说过武汉话,并不代表我对武汉话没有发言权,好歹我在武汉呆了二十多年,这几天突然心血来潮,对武汉话产生了兴趣,我对武汉话作了一个小小的研究,从表象上总结了一些武汉话的特征和规律。

武汉话好听吗?我认为至少不难听,不过我觉得没有长沙话好听,但又比我老家的方言好听。

相比我老家比英文还难懂的湖南小地方的方言,武汉话很容易听懂,记得我第一次到武汉就基本上听得懂武汉话,武汉话应该属于北方语系,判断一个语言是否是北方语系,我跟你们讲一下我发现的一个规律,那就是看这个语言绝大部分发音能不能用拼音打出来,如果能就是,否则就不是,比如我老家的方言发音,大部分无法用拼音拼出来的。而武汉话大部分的发音跟普通话的区别就音调不同,许多词语就是把普通话换一个声调说,同时把卷舌音变成平舌音。另外,如果把普通话中的"很"换成"蛮","那个"换成"乐个","没"换成“冒”,没有换成"冒得"(湖南话跟武汉话一样,也把没有说成”冒得"):,"给我"换在"把我",”非常“换成“几多”,“为什么”换成“为么斯 ”,"吃早餐"换成"过早","怎么样"换成"么样","不怎么样"换成"不是那个事".表示同意的“是”换成“就是说撒”,"知道"换成"晓得","不知道"换成""找不到","厉害"换成"狠","现在"换成"这蒙",什么时候换成"几蒙",那就基本上能把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话变成武汉话了.比如我虚拟一个对话:伙计,你蛮不是那个事,七完饭,钱都没把我.你个人几坏哦!"另一个说:"个板(注:武汉的语气助词),我几蒙七饭没把钱啊?再说就几块钱,还怕老子冒得钱把你!" 另外武汉话经常用倒装句,比如:正在干什么事,武汉话喜欢把"在"放最后说,比我正在吃饭,武汉话说"吃饭在 ",“我先走”说成”我走先“,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的倒装句,估计是跟武汉话学的。

虽然武汉话属于北方语系,但还是有许多词受到南方语言的影响,下面说一说武汉话和我家乡话中一些发音和意思都相同的词。比如都管“上面”叫“高头”,比如“桌子上面”武汉和我家乡话都说成“桌子高头”,“里面”都叫“肚里”,不过武汉话发音的更像“豆里”。另外一个跟我老家的发音和意思基本相同的词:造业 。 这个词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可怜”,另外一个意思就是“作孽”。武汉还有几个字的发音跟我的家乡相同,“去”念“克”,“讲”念“广”。

我觉得武汉话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喜欢在名词后面加子,尤其是跟生物以及生物器官有关的名词,比如狗子,猫子,鸡子,鸭子,腿子,胯子,条子,眼子,灶妈子 (蟑螂)等等。

武汉可能是中国四季最分明的城市之一,夏天象火炉,热得人死,冬天不说象冰窟,但也冷得人跳!所以武汉人的性格也有点火爆,武汉人喜欢“火”,在武汉人眼里“火”是运气。中了奖是因为“走火”,万一要是中了500万的大奖,那就不仅仅是“有火”、“火好”、“火贼”的问题了,那真是“门板都挡不住”的“火 ”。因为天气热,武汉人脾气也大,经常把"老子"挂在嘴上,动不动就对人说"婊子养的!",尤其是“老子”,不管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几乎是说三句话就蹦出来一句。

武汉话把吃早餐叫“过早”,说到“过早”就不得不说热干面,热干面是武汉的特产,热干面的做法是头天晚上将水切面用宽水扯成25cm左右的长度。上笼屉(要用笼布或牛油纸垫在面条下)隔水蒸至面条9成熟。 热干面最重要的配料:芝麻酱。热干面好不好全靠芝麻酱调得好不好!第二天早上吃的时候先将热干面装入漏勺中在煮锅中过开水3分钟,至面条全熟捞出沥干水分,放入碗中后调入调味料汁和芝麻酱汁,撒上榨菜碎和香葱碎。调料拌匀后就可以了。热干面好吃不好吃主要在于芝麻酱,最大的问题是芝麻酱的做法没有统一的标准,以我在武汉生活这么多年的经验,一百家热干面有一百个味道,热干面好吃的是真好吃,难吃的是真难吃,即使是同一碗热干面,不同的人感觉也可能天差地别,觉得好吃的,恨不得天天吃,觉得不好吃的,第二口都吃不下去。

十多年前武汉有一个特产那就是“麻木”,武汉人管那种由摩托车改装成用来载人的三轮车叫麻木,不知道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我臆想想也许是人坐上去时间久了腿会麻木吧!后来因为麻木到处穿行一个不安全,二个影响市容(武汉以前一直被称为中国最大的乡镇),所以武汉下了最大决心把麻木禁了!

记得第一次来武汉,坐公汽,司机老说:“后面上的过来投bei。”于是有许多人从后面挤过来往投币箱里“投bei”,我一下明白了原来武汉把投币说成投bei,有意思的是我老家把"备"说成bi,比如"刘备"我们那叫"刘币(bi)","准备"叫"准币",刚好与武汉话相反。武汉话中的“币”字,真要追究一个“通假”极有可能是 “贝壳”的“贝”字,贝壳不就是古代的货币吗?“投币”不就是“投贝”吗?不过你上车如果真的“投贝”恐怕司机是不会干的,他也许会死盯着你,对你不断的说:“搞么斯唦,听到冒,投贝”。

岔巴子:武汉话里的“岔巴子”,是说这个人不管碰到什么人、什么事都要去“岔 ”几句,属于爱管闲事的“热心小市民”,但是由于水平有限又常常办坏事的主儿,让人又爱又恨。武汉著名笑星田克兢的外号就叫岔巴子。

武汉话中“掉”和“丢”是有区别的,凡意外遗失为“掉”,被小偷偷了100块和打麻将输了100块一样,都是“掉了”100块,而主动抛弃才是“丢”。所以武汉人不说“丢面子”,而说“掉底子”,虽然两者的意思很接近。武汉人常说:“掉得大。”是指亏得很厉害的意思。

称呼方面:武汉话跟普通话相差很远,比如管奶奶叫家家,哥哥叫拐子,外甥叫外外,爸爸叫“老特”,岳父大人叫老亲爷 ,岳母大人叫老亲娘。

武汉人管脑子不好使的人、傻子、弱智叫“苕”,苕在我们老家叫红薯,北方人管红薯也叫地瓜,但是地瓜在武汉指的是另一种农作物,我老家叫凉薯。我想武汉之所以管傻子叫苕,可能是苕煮熟后里面是糊的吧,比喻人的脑子也是糊的,长沙人和老家管武汉叫“苕”的那种人叫“宝”,长沙人如果对你说你有点宝,你就得反思自己了!不仅如此,他们在程度上还有区分,依次是:“宝”、“大宝”、“乡里宝”、“ 乡里大宝”。我们老家管做傻事叫发宝,如果一个人那做些常人看来有点不正常的事或者引人发笑的事,别人就会说这个人宝里宝气!所以发宝的人一般都具有喜剧天赋!

与苕相对应,武汉人说一个人聪明一般用“灵醒”,而长沙人用“灵泛”。

如果对某件事表示惊讶,可以用武汉一句歇后语来表示:“非洲爸爸跳高---黑(吓)老子一跳”。“黑”和“吓”两个字的普通话读音差着十万八千里,在武汉它们却是同音字,都读如“赫”,这个发音跟长沙话发音是相同的。武汉人日常说得最多的表示惊叹的词可能是“你赫我”,用普通话就说就是“你吓我!” 武汉有一个很有名的汉味喜剧《你赫我》。

“我信了你的邪”也是武汉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我老家也常说,而且和武汉话是一个意思,那就是:对对方的行为表示不可思议、不理解、无奈或者不满。武汉还有首歌在网络上很流行的歌叫《我信了你的邪》,里面有句搞笑歌词:”我信了你的邪,红的像个番茄“ 。

武汉人说:“你太过细了。”是夸你很细心很体贴。但是武汉人说“你过细点。”那就不是要夸你了,而是要你仔细点,当心点。人家提醒我们做事认真点,过马路小心点,吃东西注意点是好心。但是这句话要发生在争执的时候,就有点来者不善,话也没那么斯文,说起来可能会变成:“你跟老子过点细。”听到这句话,千万不能“瘫腔”,记住一个武汉的标准答案:“老子还过点粗呢?”以示不屑。

什么人可以不用“过细”,可以“过粗”呢?只有“胆子粗”的人。武汉人量胆子不论“大小”,只论“粗细”,既有大的意思,又包含着“不精细”的无穷意味在里面。至于有多粗,起码也要比腰粗,因为武汉有句话“胆量超过了体重”。

普通话里有“一板一眼”,“有板有眼”这样的词,武汉话里的“板眼”却完全不是这个意思,一是指能干,二是指事。“有板眼”就是能干,“冒得板眼”就是不行;“搞么板眼”就是搞什么名堂,“是么板眼”就是“是怎么回事”。

板眼加上形容词又能产生几个新词,如“歪板眼”、“尖板眼”和“巧板眼”。“歪”表示能干得不在正道上;“尖”表示特别、稀奇、古怪,可以说武汉话的“本意 ”指特殊才能,也可以说是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巧”就是巧,只是有时候巧得不正常,巧得让人难以置信,“巧板眼”就巧得有名堂。

“闹眼子”是武汉另一个常用的词,一般指不靠谱,瞎胡闹的人或事情。比如你答应了别人的事没做到,或者是做了欺骗别人的事。说的很好,做出来却没有预想效果,别人就会说你闹眼子。一般生活中说到“眼子”,可以理解为轻程度上的“骗子”,不过一般这都是相熟人的玩笑话。

以上就我个人对武汉话的一点粗浅理解,毕竟是一个外地人,说的不对地方还请大家多指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