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习俗详细(重庆民风民俗物质生产民俗)

编者按

重庆是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历经千年发展,形成了丰富的人文积淀和鲜明的地域特色,造就了灿烂的民俗文化,“渝味”悠长,兼具川黔风姿、鄂湘风韵。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民俗文化,守住山城根脉,重庆地方志微信公众号特推出《重庆民风民俗》专栏,从物质生产、商贸工匠、饮食服饰、居住出行、岁时节日、人生礼仪和民间崇拜、游艺竞技等方面,展现重庆民俗文化的变迁和发展,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美好情怀。

渔 猎

重庆境内山峦密布,溪河纵横,有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綦江、大宁河等河流,各种水陆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古代巴人是一个以渔猎为生的民族,“上山打猎,下河捕鱼”也成为重庆境内的民俗。随着国内保护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的意识逐渐觉醒,《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相关法规的日益完善,一些违法渔猎习俗已被禁止。

重庆的习俗详细(重庆民风民俗物质生产民俗)(1)

渔 猎 方 式

重庆的习俗详细(重庆民风民俗物质生产民俗)(2)

重庆的习俗详细(重庆民风民俗物质生产民俗)(3)

重庆的习俗详细(重庆民风民俗物质生产民俗)(4)

戽鱼,在小溪流的上游筑堤掘沟将水引开,然后用戽斗(取水工具)把水戽干后捕鱼的传统方法。

重庆的习俗详细(重庆民风民俗物质生产民俗)(5)

端鱼,也称“沉笼捕鱼”,利用工具、香料、鱼饵诱捕鱼类的方法。用竹篾制成的圆形篓筐,在口沿处用纱布蒙上,在纱布中剪小孔,篓筐内放入自制的香料、鱼饵即可诱捕鱼类。

重庆的习俗详细(重庆民风民俗物质生产民俗)(6)

重庆的习俗详细(重庆民风民俗物质生产民俗)(7)

笼鱼,也称“倒须笼”,是用竹编渔笼捕鱼的传统方法。渔笼为长圆锥形,口大尾小呈漏斗形,在笼口处有用竹片扎成“倒须”的漏斗口盖,这样鱼就只能进不能出。将渔笼安放在流水落差较大的地方,笼口朝上游方向,当鱼顺水进入笼中后就无法逃脱。

重庆的习俗详细(重庆民风民俗物质生产民俗)(8)

重庆的习俗详细(重庆民风民俗物质生产民俗)(9)

搬螃蟹,螃蟹喜欢藏身于溪河岸边的洞穴里或鹅卵石下,通过螃蟹足迹即可找到螃蟹的洞穴,搬开石头即可捉到螃蟹。

重庆的习俗详细(重庆民风民俗物质生产民俗)(10)

重庆的习俗详细(重庆民风民俗物质生产民俗)(11)

捉黄鳝,黄鳝喜欢藏于水田里的洞穴中,找到洞穴顺洞即可捉住黄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