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二喜最后的下场(原配的陪嫁丫头)

要说史上最励志的陪嫁丫头,莫过于南唐的开国皇后宋福金。

宋福金原本是唐烈祖李昪(biàn)发妻王氏的陪嫁丫头,却在王氏早亡后,陪着李昪一步步走上天子之位,并正位中宫皇后,正经的原配发妻王氏,却只落得一个顺妃的称号。

从陪嫁的通房丫头到皇后,再到皇太后,宋福金自然称得上是史上最励志的陪嫁丫头。

在她过世三百多年后,南方又出现一位低配版的宋福金。

虽然她没有取代嫡妻地位的宋福金那样风光,但也因为生下当朝皇帝,还是安享富贵、备受尊荣,再不用受丈夫大老婆的磋磨。

她就是宋度宗赵禥(qí)的生母、福王赵与芮(ruì)的小妾——黄定喜。

黄二喜最后的下场(原配的陪嫁丫头)(1)

01,从陪嫁丫头到通房小妾

南宋福王秦国夫人黄定喜,是德清(今湖州市德清县)人,父母不详,生卒不详,是福王赵与芮的妾室,宋度宗赵禥的生母。

黄定喜出身寒微,最初在荣文恭王赵希瓐(lú)的女婿、宋理宗亲姐夫魏峻家做奴婢,后来辞工不做,又去同乡通直郎李仁本家,成为李家大小姐的贴身丫鬟。

能留在小姐身边,黄定喜自然有一定的姿色和机灵,毕竟古代大家小姐的贴身丫鬟,多数在小姐出嫁后还具备通房丫头的功能,没几个聪明的嫡妻会选笨拙的丑丫头来倒夫君的胃口。

所以,在李小姐嫁给嗣荣王赵与芮时,黄定喜就以陪嫁丫头的身份,跟着李小姐嫁进荣邸。

关于李小姐出嫁的年份、即赵与芮结婚的时间,史书并没有记载。

猴格写赵与芮篇时,参考李氏大哥李熙墓志中那句“未三年而卒,赠郡夫人”,再结合度宗于嘉熙四年(1240)出生时嫡母为钱氏,就把李氏和赵与芮婚嫁的时间放在嘉熙元年(1237),现在看来,略显武断。

黄二喜最后的下场(原配的陪嫁丫头)(2)

因为如果按嘉熙元年算,赵与芮的年纪有点过大,都虚龄30了,出身皇室且家族子嗣凋零,赵与芮不太可能那么晚婚的,所以不能放在嘉熙元年,毕竟李熙墓志也没有明确说妹妹是哪一年出嫁。

参考宋人婚龄,赵与芮大概在20岁的时候,即宝庆三年(1227)结婚,婚后不到三年,大概在绍定二年(1229),李夫人就亡故了,被追赠郡夫人,谥柔懿。

由于李夫人没有生育子嗣,赵与芮不可能做太长时间的鳏(guān)夫,所以很快再婚,大约在绍定三年(1230)前后迎娶继室妻子钱氏。

不知道赵与芮兄弟如果没被皇室选中会不会就生育正常,反正他哥俩和其他皇室核心成员一样,在生育上无比艰难,理宗好歹还有儿子出生虽然都夭折,年过而立的赵与芮却是一个儿子都没有。

《齐东野语》记载他“苦无子”,就是很为生不出儿子而苦恼,于是就把原配妻子的陪嫁丫头黄定喜给睡了。

至于黄定喜是跟着小姐嫁过去就当了通房小妾,还是赵与芮苦无子后广撒网才收为小妾,已经不得而知,反正,黄定喜是“一幸”而中,怀孕了。

还比较神奇的是,当时赵与芮的亲娘、荣文恭王慈宪夫人全氏,梦到有个神仙告诉她,她会有一个孙子,但这个孙子不会属于她荣王府。

同时,嗣荣王钱夫人也梦到日光照耀在黄定喜居住的卧室;而黄定喜自己也梦到有个神人用彩色衣服抱着一条龙塞到她怀里,然后就确诊有孕了。

接着,更离奇的事情就发生了。

黄二喜最后的下场(原配的陪嫁丫头)(3)

02,被嫡妻强灌堕胎药

据《癸辛杂识·续集·绍陵初诞》含含糊糊的记载,度宗(绍陵)在孕时,“以其母贱,遂服坠胎之药。”

这记载也是让人无语了,是谁以度宗之母贱呢?

主君赵与芮?老太太慈宪夫人?主母钱夫人?仰或是黄定喜本人自己觉得自己出身不好?都没有说明,就说遂服用堕胎药,至于是黄定喜主动服用还是被动服用,谁也不知道。

众所周知,天水朝的核心成员子嗣之艰难,已经到了闻者流泪、见者悲伤的地步,别说男丁,就是女儿,只要能生出来,赵官家们也是宝贝得很。

身为皇帝亲弟的赵与芮都三十多了,膝下还没有一男半女,怎么可能还会对母体的贵贱挑三拣四?他应该像司马昱一样为了生儿子连丑陋的昆仑奴都睡得下去才更靠谱好伐!

在缺孩子缺到惨绝人寰地步的天水朝廷,只要有孕,不管此前什么身份,绝对会获得晋升、并提携娘家改换门庭的,谁不知道宋朝宫廷待遇最好。

君不见北宋仁宗的亲娘李宫女?勇敢的一次豪赌,获得双赢的局面,不但助主子刘娥登上后位,她本人成为有封号的后妃,娘家也从卖纸钱的低贱人家摇身一变成为官身。

高宗亲娘韦氏,也和黄定喜一样,辗转于官宦之家做奴婢,进宫后也没有影响她生娃升职。徽宗的明达皇后刘氏还是酒保之女又进宫做宫女。宁宗的继后杨桂枝,也是“则剧孩儿”出身,照样没影响她当贵妃、做皇后、生皇子啊!

所以说,黄定喜出身卑贱与否,对生娃根本不影响,在天水朝那都不是事儿。

黄二喜最后的下场(原配的陪嫁丫头)(4)

那为什么黄定喜服用堕胎药呢?

真相只有一个!因为正室钱夫人的妒忌,是钱夫人逼迫黄定喜堕胎,而不是黄定喜主动的。

据《癸辛杂识·续集下·德祐二子名》记载,在度宗出生的前一天,赵与芮的长子赵祐孙出生,随即不育。

结合黄定喜服用堕胎药,以及黄定喜怀孕前大家集体做吉兆梦,猴格大胆地推测,这个福王长子赵祐孙,可能就是钱夫人所生,黄定喜和钱夫人是同时怀孕的。

正是因为这些荒诞的吉兆梦,让婚后多年才有孕的正室钱夫人对小妾黄定喜生出嫉妒之心,我堂堂主母这么艰难怀的孕都没有吉兆,你一个通房丫头何德何能就怀上龙子啊?想威胁到我儿子的地位?没门!

因此种种,尽管赵与芮极度缺儿子,尽管不确定自己怀的是不是儿子,嫉妒心占据头脑的钱夫人,还是不顾一切的逼迫黄定喜服用了堕胎药。

但是,黄定喜并没有流产,看来古代的堕胎药质量堪忧啊!效果不咋滴。前有刘协亲娘被杀猪妹皇后灌打胎药,愣是没把刘协打下来;中间有度宗赵禥亲娘被嫡妻灌药,也没把赵禥打下来;后边还有朱佑樘童鞋亲娘也被亲爹的真爱灌药,同样没有成功。

这三例就是史上知名的堕胎未果,刘协和朱佑樘比较幸运,还没有影响智商,唯独赵禥点背,受的伤害最大,不但生下来手脚都是软的,到七岁才会说话,还影响到他的智商,因为堕胎药的伤害,让赵禥成为低能儿。

综合对比,看来还是宋朝堕胎药力度强些,汗。

堕胎的不成功,对钱夫人也是震慑,她可能会觉得黄定喜没流产是吉兆护体什么的,反正就没有再向黄定喜下手。

黄二喜最后的下场(原配的陪嫁丫头)(5)

03,母以子贵

嘉熙四年(1240)四月初八,嗣荣王钱夫人先行诞子,为33岁的赵与芮生下嫡长子赵祐孙。

不幸的是,赵祐孙随即夭折。到次日四月初九,黄定喜产子,赵与芮为小儿子取小字德,即度宗赵禥。

由于赵德受堕胎药的危害,生下来看着就很弱,再加上照顾钱夫人的心情,以及赵与芮打破了自己不能生的魔咒,黄定喜的地位当时并不会有太大改变,毕竟她儿子明显看起来是不健康的。

因此,在半年后的十一月十七,钱夫人被封为安康郡夫人,黄定喜依旧是黄定喜。

但谁也没想到,黄定喜会时来运转,不但赵与芮没有再生出来其他儿子,就连宋理宗的儿子们也是生一个挂一个,这个病恹恹(yān)的低能儿赵德,居然成了老赵家三千顷地里的一棵独苗苗。

淳祐六年(1246)十月初四,自从儿子雍王夭折好几年也没有再生出儿子的理宗,又不愿意效法高宗宁宗过继远宗,就不得不重视起唯一的侄子赵德,给他赐名赵孟啟,并授职贵州刺史。

黄二喜最后的下场(原配的陪嫁丫头)(6)

此后,赵孟啟开始被皇帝伯父当继承人教导,先后进封益国公、建安郡王,并改赐名赵孜(zī),还在宝佑元年(1253)正月初一,被立为皇子,改名赵禥。又先后进封永嘉郡王、忠王,两次赐字,在景定元年(1260)六月初六,被立为皇太子。

随着儿子地位的变化,昔日的通房丫头黄定喜,地位也随之上升,眼看儿子就要成为未来的嗣皇帝,她这个未来皇帝亲娘,可不就日渐重要,母以子贵嘛!

更让黄定喜和赵与芮舒心的是,大概在赵禥册立太子前后,黄定喜又生下小儿子赵孟桂,赵与芮再不用担心大儿子过继出去自己绝后了。

可能会有人疑惑,既然度宗赵禥的低能是一目了然的事儿,他弟弟出生后,理宗为何不换太子呢?

拜托!你以为换太子很容易吗?无过废立可不是圣明君主能做的事,君不见光武帝刘秀把太子刘疆换掉,被后世史家喷成啥?

太子赵禥是低能了点,但他没犯错啊?一不招惹是非二没有不良嗜好,用什么理由废?毕竟有些大臣也希望皇帝荏弱一点。再说,谁知道奶娃娃赵孟桂能不能健康长大?谁知道他长大后智商就比哥哥强?

所以,理宗何必用一个看不见的未知,去换取当下已知的安稳太平?再聪明的小奶娃,也是撼动不了成年人的地位的。

黄二喜最后的下场(原配的陪嫁丫头)(7)

04,从皇帝本生母到亡国奴

景定五年(1264)十月二十六,理宗赵昀崩,太子赵禥奉遗诏即皇帝位;十月二十七,尊嗣母、即亲伯母皇后谢道清为皇太后。

赵与芮成了皇帝本生父,黄定喜成为皇帝本生母,参考前例,赵与芮晋封福王,黄定喜也被封为隆国育圣夫人。

出身寒微的黄定喜尽管骤然贵盛,但并没有就此变得膨胀,遇到亲戚,仍然不敢坐,经常以乳母自称,表现得很是谦逊。

其实这也不是黄定喜克制自己,毕竟她是微贱出身,还是通房小妾,不能和慈宪夫人那样的正房嫡妻相比,上头不但有主君丈夫赵与芮,还有主母嫡妻钱夫人,长期的妾室生涯,也让她鹌鹑习惯了。

更何况,赵禥是过继给理宗,上头还有正经的理宗皇后、如今的皇太后谢道清,耍威风也轮不到黄定喜,没看到慈宪全夫人尊贵也是在杨太后驾崩后?所以,黄定喜也只能继续苟着,无非是物质待遇获得提高。

当然,宋朝宫廷氛围比较宽和,谢道清也不是慈禧那样苛刻的人,身为皇帝本生母的黄定喜,还是有权力出入宫廷居住的。

黄二喜最后的下场(原配的陪嫁丫头)(8)

她的老乡胡氏,是个不简单的女人,原先嫁给一个村夫,在河边洗衣服时被官员贾涉看上,就抛弃丈夫当了贾涉的小妾,随后生儿子贾似道,没多久又被贾涉抛弃改嫁民人,等贾似道发迹后,才把亲娘接回来,随着贾似道在朝廷地位的重要,胡氏也成了尊贵的老封君。

黄定喜因为和胡氏是同邑老乡,再加上度宗赵禥非常倚重贾似道,所以两人的关系很亲密,胡氏也经常去宫中小住,和黄定喜同住一个宫室,恩宠优厚。

当时坊间还有黄定喜和胡氏的传言,叫“龟溪二女贵”,意思是说她俩都是龟溪人,一个小地方居然出现两个女贵人,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咸淳十年(1274)七月初九,黄定喜的大儿子宋度宗崩,度宗嫡子赵顯(xiǎn)被贾似道拥立为帝,赵与芮变成皇帝本生祖父,加官进爵,黄定喜也变成本生祖母,晋封秦国夫人。

如果天水朝廷还能再活五百年,黄定喜自然能享受荣华富贵到终老,但很可惜,德祐二年(1276)正月初一,身为战败国一方的赵氏朝廷,就向蒙古人投降,南宋亡国。

三月十二,身为小皇帝亲祖母的黄定喜,和丈夫赵与芮一起,陪同儿媳妇仁安太后全玖、小皇帝赵顯,一大家子北迁大都,去做元朝的寓公。

赵与芮卒于至元二十四年(1287),黄定喜卒年不详。

黄二喜最后的下场(原配的陪嫁丫头)(9)

05,猴格说

天水朝廷一共出现过四位过继皇帝,分别是英宗赵曙(shǔ)、孝宗赵眘(shèn)、理宗赵昀、度宗赵禥,其中孝宗、理宗是正室嫡子,英宗和度宗则是妾室庶子。

在两宋,妻妾之间的嫡庶还是很明确的,因此,英宗生母任氏最初只被追封仙游县君,后来才与两位正室并称濮王夫人。

孝宗生母张氏、理宗生母全氏,则分别是秀王夫人、荣王夫人,区别在于张氏死后无谥,而全氏死后谥号慈宪。

最后一个皇帝本生母黄定喜,则被封为隆国育圣夫人,看上去好像比张、全还尊贵,其实不然,“育圣”这个称号在宋朝,多半是封赐给乳母的。

比如高宗追赠生母韦太后的保育崇国夫人许氏,为崇国柔嘉明淑勤恭慈惠育圣夫人;封自己的乳母王氏,为寿国柔惠淑婉和懿慈穆育圣夫人,死后赠福寿国柔惠淑婉和懿慈穆育圣夫人。

所以,黄定喜的隆国育圣夫人,其地位肯定比不上位在亲王妃之上的秀王夫人和荣王夫人的。

当然,如果宋朝不亡,且皇位都在黄定喜的儿孙中传承,她死后或许也会被允许和前两位正室一样,称为福王夫人。

黄二喜最后的下场(原配的陪嫁丫头)(10)

宋朝这四位过继皇帝的本生母,除了任氏早亡,后边三位都活到儿子登基的时候,其中尤以理宗亲娘全夫人最为恣意,尊贵程度远在秀王张夫人和隆国黄夫人之上。

因为孝宗活在嗣父高宗的阴影下,而度宗也不是实权皇帝,内有皇太后谢道清,外有权相贾似道。

唯有全夫人,不仅看到亲儿子掌控实权,还看到亲孙子被册立为太子,实打实的无冕皇太后,是张夫人和黄定喜不能比拟的。

在三个活着的亲娘中,则是黄定喜活得最卑微,不止是她出身差的原因,还有自己儿子立不起来的原因,更何况,她头顶还有夫权笼罩,所以,就很难去摆摆老封君的威风。

不过,身处封建专制王朝的女性,也没有几个能掌控自己命运的,只能随波逐流的黄定喜,能够从丫头熬到一国帝王之母,也算是传奇了,绝对有资格当网文小说主角的。

就是这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图表系猴格自制。

参考资料:陶渊旻《宋故万一直阁李君圹志》考、《齐东野语》、《宋季三朝政要》、《钱塘遗事》、《宋人轶事汇编》、《癸辛杂识》、《宋史》等。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谢绝脱离人文环境的过度解读和阴谋论。有喜欢辽夏金元以及宗庙迁祧、后宫八卦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

相关链接:福王赵与芮:从县尉儿子,到皇帝本生父,最后陪同孙子亡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