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湖水库野生保护动物(东北亚野生物种的天堂)

本刊记者 叶晓婷

距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区约50公里的地方,是黑龙江省第四大水库——五大连池市山口水库(亦称山口湖)所在地。山口水库“执掌”着五大连池市及下游城市的生计,为其提供灌溉水源,并作为备用饮用水源地。处于小兴安岭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山口水库独特的区位优势还为东北亚各类珍稀物种提供了生态福利。日前,记者前往当地,一睹养在深闺的山口湖芳容。

杜湖水库野生保护动物(东北亚野生物种的天堂)(1)

山口湖像一个庞大的水族馆,有46种鱼类共同生活在此。


“高冷”区生态脆弱更需保护

6月2日,《环境与生活》杂志记者从五大连池市乘车东行约52公里后,到达黑龙江省山口自然保护区。当天,天气有些阴沉,雾气笼罩在湖区上空,能见度不高,只见水面上矗立着几座形态各异的小岛,几只水鸟在水面低飞滑翔,时而把头扎进水里,荡起一圈圈波纹,时而快速飞升,瞬间消失于天际。“这不是山口湖最美的样子。”黑龙江省山口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档案室主任马宏宇在保护区工作了18年,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她告诉《环境与生活》记者,山口湖的湖形就像振翅西飞的彩凤,湖区像一块翠绿的宝玉被群山环抱,天晴的时候,白云、绿树倒映在澄澈的水面上,“美极了”。

山口湖的菌类


两大措施:全面禁伐和全面封育

程建国介绍,保护区内低山、丘陵、草甸、漫滩、湿地及水域呈梯形延伸,在U型河谷宽阔的地域,有大量沼泽和湿地,且发育较好;水库四周被低山森林保卫,蒙古柞、白桦、山杨普遍分布,缺乏针叶树种,山地的森林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

自建区以来,保护区就一直通过全面禁伐和全面封育(封山育林)两种措施,加强对区内天然次生林的保护。保护区总面积99489.9公顷,天然次生阔叶林面积达到近4万公顷,天然湿地面积近2万公顷,人工湖区面积超过1万公顷,三者共占保护区总面积的85%以上。

杜湖水库野生保护动物(东北亚野生物种的天堂)(2)

山口湖区生态栈道,在台阶上给树干让出位置,任其自由生长。 叶晓婷/摄

“天然植被及其所涵养的大面积水源是保护主体。”在程建国看来,保护区就是动植物的“生态乐园”。山口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区内有维管束植物(植物的一个类群,详见文后“环境百科”条目)600种,占东北山地3000余种维管束植物的1/5。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8种,分别是黄檗、水曲柳、红松、黄芪、紫椴、胡桃楸、野大豆、刺五加。保护区的野大豆和刺五加(经济药用类植物)、北五味子及山葡萄等储量十分丰富,形成了农林种质资源和基因库。

杜湖水库野生保护动物(东北亚野生物种的天堂)(3)

黑龙江山口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程建国接受《环境与生活》杂志采访 叶晓婷/摄


核心区内藏着一座鸟天堂

这里还栖息着258种脊椎动物,包括兽类37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兽类8种,分别是紫貂、黑熊、棕熊、水獭、猞猁、马鹿、驼鹿),两栖类7种,爬行类5种,鱼类46种,鸟类162种。程局长介绍,山口湖东半部上游河道狭窄,动物可以迁徙,互通有无。鸟类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水域鸟类有鸿雁、大天鹅、斑嘴鸭、鸳鸯、白眉鸭、凤头潜鸭等;沼泽鸟类有大型涉禽丹顶鹤、苍鹭、草鹭,小型鸟有青脚鹬等;草甸鸟类有黑鸢、雀鹰、苍鹰等猛禽;森林灌丛鸟类有大斑啄木鸟、小斑啄木鸟、绿啄木鸟、白背啄木鸟、大山雀、花尾榛鸡(飞龙)、环颈雉、大杜鹃、四声杜鹃等;林缘灌丛常见的鸟类有北红尾鸲、红尾伯劳、黑喉石即鸟、红肋蓝尾鸲等。在这些鸟类中,有丹顶鹤、中华秋沙鸭、东方白鹳、金雕4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还有大天鹅、鸳鸯、苍鹰等22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

“这里是东北亚与西伯利亚水禽候鸟迁徙、繁殖的重要栖息地,每年春秋有大量候鸟铺天盖地,极为壮观,”程建国描述着,“最多的是野鸭子,多的时候有几十万只,大天鹅有时候十几只或几十只,白枕鹤、丹顶鹤、灰鹤约几十只。它们在人为活动很少的地方待着,比如核心区里。”程建国介绍,在山口湖上游的长水河农场17队北侧和11队东侧,因为水比较浅,人为活动干扰少,天然形成了两处“水鸟世界”。

山口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面积为40710公顷,缓冲区29135.7公顷,实验区29644.2公顷。程局长强调,进入核心区,必须经过管理部门许可。核心区实行绝对保护,为维护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除必要的定位观测、入区检查设施外,不设置和从事任何影响或干扰生态环境的设施与活动。如果因教学科研目的,需要进入缓冲区从事非破坏活动的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采集标本的,应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并将其活动范围、成果副本提交给保护区管理局。

杜湖水库野生保护动物(东北亚野生物种的天堂)(4)

山口湖水气氤氲,充满原始感。


珍稀冷水鱼的“水族馆”

水面面积84平方公里的山口湖,平均水深16米,库容近10亿立方米,像一个庞大的水族馆,有46种鱼类共同生活在此。“纬度高,温度低,北方冷水性鱼类较多,如哲罗鱼、雅罗鱼、细鳞鱼、花斑狗鱼、江鳕鱼等我国北方珍稀特产经济鱼类,是形成于第四纪冰川期的鱼类群,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程局长说。

程建国告诉《环境与生活》,山口湖的渔业承包给了当地一家产品经过有机认证的渔业公司。6月3日清晨,大坝边上码头热闹的人声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走近一看,几艘渔船上的渔工正忙着给渔网里的鱼上秤称重,一条条大鱼扑腾着、跳跃着,有的甚至能从渔网蹦回湖里。

杜湖水库野生保护动物(东北亚野生物种的天堂)(5)

山口湖的渔业承包给了当地一家产品经过有机认证的渔业公司 叶晓婷/摄

在称量过程中,记者发现一些鱼又被投回湖里。“各种鱼的重量标准不一样,低于标准的全部放回。”程建国解释,“保护区管理局约束渔业公司,每年投放多少,大小、规格都有要求。水凉,鱼的生长期长,鱼苗投下去不易成活,除了鲢鱼苗是投放的,其他都是野生鱼,不投放鱼食,水库建库时淹没了林区,库底有大量树根、树枝积存,成了鱼儿的有机饲料。”


保护区呼唤专业科研人才

“山口水库建库的时代背景是‘黑龙江要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再造一个黑龙江’,当时毁林开荒很严重,没有指标,随便采伐,原始森林好木头有的是,有的树需要3个人环抱。后来采伐了要卖却没人要,只能就地焚烧。要建水库也得采伐清林,才能放水进入,不然全是树,没法养鱼。现在库区的树基本是天然次生林。当时人们生态意识还不强,修水库时没有特别在意野生动物的保护,甚至还配备半自动枪等,以防被野生动物攻击,不过后期枪就收缴了。”原始森林的破坏让程建国倍感痛心,这促使他对现在的保护区倍加珍惜。

程建国告诉《环境与生活》,多年来保护区管理局开展了各项管护工作,比如选派职工参加省政府组织的综合行政执法专业知识培训,统一考取《综合行政执法证件》,形成一支执法队伍,定期巡护和检查区内安全状况;保护区坚持每周按固定路线进行巡护,在春秋鸟类迁徙季、夏候鸟繁殖育雏期和鱼类产卵禁捕期,每天坚持巡护,防止偷猎捕捞捕杀事件发生。保护区还对空气、水文和其他生态环境因子进行定期监测,摸清影响野生动植物生存、生长规律的因素;保护区入口及缓冲区进入点设置了检查保护站,建立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等。

眼下,保护区除了继续进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本底调查工作,掌握消长动态信息以外,还增设监测网点,在缓冲区与实验区建设3~4处生态监测站,增添仪器设备,优化森林、水域、湿地等重点保护对象的监测手段,搞科研基础工作,以建立保护区基础资料档案信息库。

程建国还透露,保护区根据自身条件和实际需求,先后4次补充完善了总体规划和科学考察报告,细致分析了保护区的污染治理、水土流失、可预见性的自然与人为污染情况,并确定了今后的发展目标。“‘十三五’时期,目前已建成的水源地综合治理工程、湖滨带生态隔离工程、生态移民搬迁工程等项目将陆续发挥作用,山口湖水质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该保护区各项工作虽取得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程建国表示,保护区处于相对偏远山区,基建落后,经费和现代巡护工具不足,难以吸收专业人才,科技人员跟不上,有的科研监测项目难以正常开展。“加大投入力度,强化保护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势在必行。”(转载请注明转自《环境与生活》杂志)

责编:叶晓婷

网编:吴燕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