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是不是虚无主义者(虚无主义及其克服)

每个人都会在生命的某一刻撞见虚无,感到生命的无意义,感到所灌输给我们的那些价值也许并不值得推敲,这时,不要害怕,也不要觉得自己是异类。因为,虚无主义在哲学史上有着深远的思想意义,虚无,其实代表着人身上某种与生俱来的哲学感受。

在《善恶的彼岸》中,尼采以深渊譬喻虚无主义:“当你远远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这句话在很多影视作品中出现,可以说是大哲学家尼采普及率最高的一句格言。

尼采是不是虚无主义者(虚无主义及其克服)(1)

影视作品对尼采格言的运用,往往是快餐式的,其中的解读也往往比较肤浅,无非是“你在研究犯罪的同时,不知不觉会沾染上罪犯的价值观”之类的意思,差不多等于我们所讲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哲学意义上的虚无主义,则具有更深层次的伦理学意义。对于喜欢挖掘人性真相的哲人来说,虚无主义可能是最大的、也是最让人难以接受的伦理真相。

什么是虚无主义?学者布隆舍在《经验的局限:虚无主义》中这样写道:

“上帝死了。这里的上帝既是指宗教的上帝,也是指走马灯般试图取代上帝的一切——如理想,意识,理性,进步的确定性,民众的幸福,文化等等。”

换句话说,虚无主义就是把一切有价值的东西看成无价值。这种观点并非毫无理由,虚无主义的看法源于对生命真相的洞察,生命无常,由于天灾人祸,每个人都可能随时遭遇不幸;即便一个人可以长寿,但最后依然必须面对死亡。在死亡的天平上,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其实都是人为赋予的,都显得轻飘飘的。既然人终有一死,那么这些人为构建出来的价值、意义,还有意义吗?这是尼采提出的超越时代的课题。

尼采是不是虚无主义者(虚无主义及其克服)(2)

尼采(1844年-1900年)

超越时代的尼采预言了虚无主义,那么,我们时代的思想对此作出响应了吗?种种时髦的社会学理论、政治学理论即使能创造出一个完美的社会,但人所面临的意义缺失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因为社会制度固然与人的善恶、幸福有关,但也只是前提而已,而虚无主义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深渊。

另一方面,微时代的书写秉承着“未知生,焉知死”的乐天派信条,将虚无主义直接打入冷宫,鄙视虚无主义的暗黑属性。他们挖掘、追求生活细节中的乐趣,并陶醉于其中。他们的沉醉虽然没有狄奥尼索斯般激烈,但也可以称得上是一种类酒神了。这种沉醉充满了一种精致的文化,但离文明还有一段距离。

尼采是不是虚无主义者(虚无主义及其克服)(3)

酒神狄奥尼索斯

从哲学史上看,虚无主义的产生,是由于传统的形而上学根基发生了动摇。尼采对于世界的认识,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叔本华。尼采在年轻时曾经受惠于叔本华的名著《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由此认为,世界其实只有一层表象,表象后面并没有一个本质世界。在传统的形而上学那里,以柏拉图哲学为代表,构建了一个“真善美”的理念世界,而现实世界是对这个理念世界的模仿,所以,现实世界是不完美的,而理念世界是完美的。这一形而上学解释了现实世界不完美的根源,但导致的后果是,人们开始不喜欢乃至逃避这个现实世界,而投身到对理念世界的追寻中去。所以,柏拉图主义的世界观发展到中世纪,就演变成了基督教的神学。在神学体系中,世界是不完美的,人是有罪的,只有天堂才是纯洁的。这导致了人们对生命的怨恨。尼采深刻地认识到,所谓基督教神学,其实不过是柏拉图主义的变形,所以,他把批判的锤子砸向了哲学史上最大的偶像:苏格拉底。因为,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柏拉图的思想源于苏格拉底的理性主义。尼采所讲的虚无主义,首先是对传统柏拉图主义的颠覆,正是认识论上的颠覆,产生了虚无主义的伦理后果。

海德格尔在《尼采》一书中指出,有两种虚无主义:一种是消极的虚无主义,一种是积极的虚无主义。所谓消极的虚无主义,是指人在砸烂各类精神偶像后,没有精神依归,因此导致的生命无意义感和荒漠感。叔本华的悲观哲学就属于这类消极虚无主义,所以后来尼采激烈地反对他。二十世纪的很多现代派小说都表现了这一主题,如加缪的《局外人》、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等。而积极的虚无主义,是指在世界的废墟上,按照人的生命法则,重新构建人生意义。实际上,尼采认为,不经历虚无主义,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精神价值。二十世纪的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就紧随尼采的步伐,在虚无主义的深渊中,挖掘出了无意识的概念,并从中构建出自我意识和超我意识。此后,才有了人文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名著《自我实现的人》,并将自我实现作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

尼采是不是虚无主义者(虚无主义及其克服)(4)

贝克特的剧作《等待戈多》

除了对心理学的影响,尼采的虚无主义观点对二十世纪的哲学影响更深。存在主义哲学家大多把尼采视为先驱,法国哲学家萨特的《存在与虚无》,正是秉承了尼采的虚无主义所开辟的道路,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也就是说,人不可以被任何先天的价值所规定,人之为人,首要在于可以自由的选择,这就赋予了人无限大的权限,使人得以从种种束缚他的教条中解放出来。而解构主义大哲米歇尔.福柯,更是在尼采宣称“上帝死了”之后,宣布“人死了”。这一耸人听闻的哲学口号背后,其实是福柯对人之可能性的无限张扬。

但是,这种对人的自由、权限的无限张扬,在解放了人性的同时,也释放了人身上的魔性。陀思妥耶夫斯基曾无比担心地说道:“如果上帝不存在,则一切都是允许的。”曾经,虚无主义是一种攻击性武器,矛头指向那个把理念世界看得高于现实世界的柏拉图主义及其基督教变形。随后,虚无主义的矛头指向了一切价值,包括真理、理性、进步的确定性等等,并断言“最高的价值就是无价值”。可是,当价值不在,虚无主义的深渊来临,一切都不那么肯定了,由此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为了克服虚无主义的负面影响,尼采创造出了一个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人格——超人。我们可以看到,弗洛伊德的“超我”,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其实都是“超人”概念在心理学领域的体现。但超人对虚无主义的克服再怎么永无止息,最终还是要回到“存在”,因为超人可以克服加诸身上的种种理念,但却不能把“存在”去掉。可是,黑格尔早就断言,纯粹的在就是虚无。而萨特的《存在与虚无》一书,从书名就可以看出,存在与虚无具有亲缘关系。所以,尼采的超人只有跳舞似的高蹈,狄奥尼索斯式的酒神迷醉,唯独缺乏扎实的根基。

尼采是不是虚无主义者(虚无主义及其克服)(5)

萨特的哲学名著《存在与虚无》

看出尼采思想内在困难的海德格尔认为尼采是西方最后一个形而上学家。但海德格尔并没有完全看对,尼采的“存在”确实被遮蔽了,只不过不是被海德格尔所谓的“形而上学残余”遮蔽,而恰恰被自身遮蔽。因为没有镜子,我们看不到自己。单独的存在,其实构不成“存在”。

如何克服“存在”的“虚无”呢?受胡塞尔“生活世界”概念的启发,海德格尔提出“共在”思想,共在的思想意味着自我必须从他人身上得到确认,共在的和谐不再是社会戒律的强制要求,而是我们克服虚无主义的有效利器。从二十世纪哲学大家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概念中,我们隐隐可以看到海德格尔思想的回声。只是,这样我们又来到了哈贝马斯建基于主体间性和交往理性之上的社会理论。还是那个问题,以社会理论克服虚无主义可能吗?

让我们再次想想尼采。尼采的释义家们习惯于从尼采思想中抽象出“狄奥尼索斯”、“超人”、“权力意志”这样的大词,对于“爱”这样的小词不屑一顾。在《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扎拉图斯特拉在山上保真养晦十年,下山布道,在《朋友》中劝戒人们把朋友当成敌人来爱,在《爱邻》中劝戒人们爱远人。这既是对《圣经》中“爱你的邻人”的超越,也暗藏着克服虚无主义的玄机,同时预告了弗洛姆那本无与伦比的杰作:《爱的艺术》。在其中,爱不是一种归属感或依赖感,而是一种创造能力,有能力爱的人无需回报,仅仅从爱中就能体验到自身创造的幸福,这种幸福感就是人生的意义。

尼采是不是虚无主义者(虚无主义及其克服)(6)

尼采的《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尼采所释放出来的虚无主义,最终由尼采自己来克服。这种不断返回自身的做法,尼采称之为“永恒复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