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战役关键人物(济南英雄山上的)

我第一次知道“英雄山”,是在《盗墓笔记》中。吴邪从七星鲁王墓倒斗出来后,一部分明器就是在英雄山文化市场售卖的。

到济南工作后,知道了“英雄山”还有个名字叫做四里山。

台儿庄战役关键人物(济南英雄山上的)(1)

四里山,也叫作英雄山

济南城市里面用数字命名的地名并不少,比如五里沟、六里山、七里山。这些数字指的是该地距离老城区的距离,四里山的意思,就是离老城四里。

不过在历史上,四里山可没什么名气。虽说这里曾经遍植黄栌,在深秋霜降时,红叶满山,景色非常优美,但是很少有文人墨客来此游玩,因而此山留下的诗文很少。

不过赖这些美景,四里山得了一个美称——赤霞山。现在在山下还有个赤霞广场,就是从这里而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红叶从这座山上消失了。光秃秃的山体,让这里成为了距城里最近的采石场和乱葬岗了。

四里山重新被人们重视,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要在这里建立神社。

神社,是日本崇奉与祭祀神道教中各神灵的社屋,其中最为我们熟知的,就是那个位于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的靖国神社,里面供奉了东条英机等14名二战甲级战犯。日本右翼势力认为,这些人都是为国战死的,死后成神,理应受到供奉。每年,都有日本政客前去参拜,对于这种行为,我们是坚决反对的。

台儿庄战役关键人物(济南英雄山上的)(2)

日本靖国神社

再说回四里山,日本人要在这里建的神社叫做济南神社,主要是供奉台儿庄大战中死去的日本军人和日本侨民的骨灰和灵位。为此,在1939年,日本侵略者征用了四里山以南,马鞍山以西的86亩土地,赶走了几十户农民。

随后,日本人又侵占了六里山东、马鞍山南约355亩土地,在这里建立起了日本军人专用的火葬场,将此作为神社的外苑,66户农民因此流离失所。

1942年,为了保护神社,当时被汉奸把持的济南政府发出通告,禁止在四里山、马鞍山采石,以保证神社顺利建设,

两年后,神社初具规模,建有两个大殿,坐东朝西的主殿位于现在济南战役纪念馆的东面,坐北朝南的“拜殿”位于北侧,“拜殿”前面还有拴马桩、水池,在北山坡上建有水塔,南山脚下建有水泵房,除此之外,还有日式的牌坊“鸟居”,在山上种满了松柏和樱花树。

台儿庄战役关键人物(济南英雄山上的)(3)

日本侵略者所建的“济南神社”

当然这些都是日本人的称呼,附近的村民可不能这么喊。因为鸟居形似草字头,(详见上图),所以人们都叫他“鸟笼子”,那两个大殿,叫做“鬼子庙”。

济南神社的规模很大,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仍未完工。国民政府接收济南后,将这座神社视为国耻,将拜殿之外的建筑全部拆掉了。

济南解放之后,拜殿成为革命烈士陵园筹建办公室,政府准备在这里筹建革命公墓,并建造烈士纪念塔。为此,还专门派人去北京,请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了“革命烈士纪念塔”。不过可惜的是,由于财政紧张,这座塔一直没有建起来,只得改塔为碑。省里还专门请示中央,请毛主席在写一个“碑”字,替代原先的“塔”字,但是一直未能如愿。

台儿庄战役关键人物(济南英雄山上的)(4)

英雄山山顶上的纪念碑

现在在四里山的顶上,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纪念碑上刻着的仍是毛主席亲笔所题写的“革命烈士纪念塔”。

在文革时期,四里山正式改名为英雄山。原来改成办公室的拜殿被全部拆除,原址上建起了济南战役纪念馆。那些神社残留的石碑、石柱等,则作为日本侵华的铁证堆放在纪念馆台阶下的小广场上。

台儿庄战役关键人物(济南英雄山上的)(5)

“济南神社”所残留的石碑

这个神社的建造,是我们国家的国耻,作为炎黄子孙,这段历史,永远不能忘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