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写作先在网上还是先投稿(从摆脱自嗨开始)

投稿投稿,顾名思义,就不光是为了写给自己看,更要写给你不认识、也不认识你的许多读者看,这也就是“公开写作”的含义了。

那我就来跟大家讲一讲,怎样才能写出一篇符合上稿要求,读者爱看的好文章呢?

培养读者视角

新手写作先在网上还是先投稿(从摆脱自嗨开始)(1)

很多同学都有良好的文字功底和写作基础,但写出来的文章,往公号上一发,阅读量只有几十、几百,即使在多个群扩散,还发动亲朋好友转发朋友圈,也没有太大起色。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原因可能有很多:也许是你谈论的话题,读者不感兴趣;也许是你的表达过于复杂或晦涩,读者看不懂;也许是你的内容脱离了读者的认知范围,勾不起读者的好奇心;也许是因为你自我中心,一直在讲自己的故事,自己的经历,而没有让读者感到文章和他们有什么联系……

发现了吗?以上归根结底是同一个问题:自嗨。

也就是说,在下笔之前,我们就要提前计划好,把自嗨的念头扼杀在摇篮里。

划重点:这里分享一个我们平台写手常用的方法——3问法。

1、写给谁看

2、他们有什么痛点

3、看完你的文章,他们能有什么收获

有的时候,我们的本意并不是自嗨,但写着写着,就不知不觉地朝自嗨的泥潭越陷越深,这是什么原因呢?

(1)缺乏背景交代

因为我们对自己写的东西,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不需要太多背景和铺垫,也知道自己写的是啥。但是对于读者来说,如果没有介绍,可能就显得没头没脑,不知所云啦。

就比如秋叶大叔,知识培训界的网红,同学们认识,他的公号读者自然也认识。但是对于头条等开放平台,读者大概率就不知道大叔这个人,更不会知道我们写作特训营这个事物。

所以我们对于文中出现的人物、事件、背景,要有一定的交代。如果是写你自己的故事,也请简单介绍:你是谁?——当然,马云、鲁迅等家喻户晓的名人、娱乐明星除外。

(2)内容与读者无关

翻看一下你在微信里收藏的文章,你为什么会留着它?肯定是因为它谈论了你关心的话题,给你提供了价值。如果它无法满足你在某个方面的需求,就算客观上写得再有趣,你可能也是过目即忘,而不会保存分享。

这就是所谓的“关己性”。

就像开头所说,自嗨的文章,往往大谈特谈自己的专业知识,却忽略了读者是否有耐心读完、看懂;或者大讲特讲自己的故事,越讲越兴奋,恨不得交代完他的一生。

这样的文章,当然不能引起别人阅读、转发的兴趣,因为只满足了作者自己的表达欲望,却与读者的需求无关。

读者是否关心你分享的故事,是否需要你的意见去指导生活,是否看得懂你的文字?这些是你在构思一篇投稿文章之前,需要思考的。

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缺乏关己性的三种常见情况:

1. 没有故事,通篇理论,枯燥无味,缺乏可读性

2. 没有方法,流于鸡汤,价值不足,缺乏实用性

3. 只有“我”的故事,说服力不够,缺乏普遍性

了解平台需求

新手写作先在网上还是先投稿(从摆脱自嗨开始)(2)

目前微信公号、今日头条号等平台,都越来越侧重于选用干货类文章。

什么是干货文呢?也就是能提供明确的观点和方法,对读者有实用价值的文章。

划重点:

干货文的通用结构三部曲:

1. 是什么:提出问题,引出主题

如:选择和努力哪个更重要?我认为努力重要

2. 为什么:给出明确的观点,论证主题

如:努力是选择的条件,选择是努力的结果

3. 怎么办:具体的操作步骤,让读者知道如何实现

如:如何正确努力的三个方法

三、列好提纲再下笔

在写作前先列出提纲,是避免不知不觉陷入自嗨的好方法,写提纲的时候注意以下三点:

划重点:

1/你的话题有普遍性吗?

2/你加入了别人的故事吗?

3/你的观点和方法对读者有用吗?

1/你的话题有普遍性吗?

我们投稿作业的命题比较开放,大家可以从不同的立意、角度去写。但切记,你选择的话题要有普遍性,能引发一般读者的兴趣。

什么是一般读者呢?就是不具备特定领域专业知识的读者。

拿《经验之谈》这个题目来说,你准备分享哪方面的经验?

假设你是互联网公司的技术员,想要分享职场经验,写一篇针对职场人士的文章。你在文章里写具体的工作内容,比如怎样快速写代码、编程序,有没有普遍性?

没有,这些内容只对“程序员、技术员”这个岗位有意义,和一般的职场人士没有太大关系。

但你如果能写自己是怎样进行时间管理,怎样分配工作、休息和学习的时间,这就具有普遍性了。

2/你加入了别人的故事吗?

你分享的故事,不只有第一人称“我”的,还有别人的。

当然,我们这次作业要求分享自己的经验,所以还得从自己出发。但如果只讲你自己的故事,那读者怎么知道你的个体经验,对他们有用呢?所以,你还要加入若干个别人的故事。

不同人的故事有两个作用:

(1)做对比:

同时引入正面和负面案例,通过对比的手法,体现文章主题。

比如:老王暴力养育,孩子性格暴躁;玲子正面养育,孩子心理健康。

(2)多角度:

通过不同人的不同经历,从多重角度去论证观点。

比如:我学习了正面沟通,和老板的关系更和睦了;我教朋友正面沟通,她和婆婆的关系更和睦了。

“别人”都包括哪些人呢?

A. 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人物

比如:“我有一个朋友,他去年毕业至今,已经换了3份工作。”

“阿强是企业的中层,他最近在管理上遇到了一些问题。”

这些似曾相识的“朋友”“同事”,身在读者熟悉的家庭、公司等生活场景。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容易联想起身边的人,对号入座,产生阅读兴趣。

B. 名人

这里说的名人,应尽量有时代感、新鲜感,这和追热点是同一个道理。喜新厌旧是人类的原始本性,读者对于和自己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往往比对历史人物更关心,因为更容易对标。

同样是商界巨子,你更关心马云、王健林,还是明朝富豪沈万三呢?同样是文学巨匠,引用刘慈欣还是鲁迅的例子,你更有兴趣?

(3)你的观点和方法对读者有用吗?

你试图通过文章表达什么样的观点?这样的观点是否能对读者有所启发?

你是否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和步骤,让读者在认同你的观点之后,知道怎样通过实践改变自己?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服务意识,公开写作亦然。所以切记一点:当你投稿的时候,要把读者当成你服务的对象,而不是灌输的对象。需要你通过文字去解答、说明、开悟,去为他们服务。

培养服务意识,你就拥有了公开写作的敲门砖。

上面说了这么多,其实我已经把投搞要求整理成了一份简明的检查清单:写作前、写作后,别忘了对照着看一看~加油,祝大家写出上稿好文章!

投搞文章自查清单

新手写作先在网上还是先投稿(从摆脱自嗨开始)(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