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华莱士食品安全(华莱士食品安全问题频出)

河南华莱士食品安全(华莱士食品安全问题频出)(1)

出品/壹览商业

编辑/樊益宁

据健康时报报道,自今年8月30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公布全市餐饮业安全检查以来,截止到12月13日,在近200条通报信息中,北京的华莱士餐厅共计被通报24次,占比12%。甚至仅9月1日一天,就有13家门店被通报。

华莱士,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快餐连锁品牌。2016年4月,华莱士以“华士食品”为名在新三板上市。且据“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华莱士的门店数已超过1.8万家。

在门店扩张上,华莱士非加盟模式,而是采用“门店众筹、员工合伙、直营管理”为核心的“合作连锁模式”。据报道,在华莱士工作满一年的员工即可申请开店,员工占股30%,公司占股60%以上,其他的分给员工。如果不是员工,那么在参加华莱士的合作伙伴培训之后,也可以与公司合伙开店,个人持股不超过单店的40%,5%分给门店员工,剩余股份归公司所有。

公司业绩方面,据华莱士财报显示,2016-2020年,其连续5年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今年首次出现亏损,2021年上半年,华莱士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1.33万元,2020年同期为36.34万元,营业收入470.41万元,同比减少17.18%。

业绩亏损的背后,是华莱士的食品安全隐患。2019年3月,华莱士旗下门店被曝出鸡翅掉地上继续卖、汉堡胚过期两天继续使用、后厨环境脏乱等问题;2020年12月,因采购销售未经疾控部门检测的冷冻冷藏肉品,湖北黄冈市黄州区7家华莱士餐厅近日被当地执法部门查封;今年7月,北京霍营店被曝出做汉堡不戴口罩、手套,鸡块掉地上捡起来放回去等问题,再一次陷入食品安全风险风波。

究其原因,或许是华莱士在快速扩展门店的同时,由于众筹模式原因导致对旗下门店管控不到位。扩张虽然是必要途径,但是一味追求市场份额,忽略产品质量及食品安全问题,就得不偿失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