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书写新篇章(喜迎二十大书写新篇章)

喜迎二十大书写新篇章(喜迎二十大书写新篇章)(1)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首席记者 董进)重庆不仅是山城、江城,也是一座“轨道上的城市”。近年来,重庆通过加快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轨快线)、城市轨道“四网融合”,着力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区”。

喜迎二十大书写新篇章(喜迎二十大书写新篇章)(2)

礼学路站效果图。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记者从重庆交通开投铁路集团(以下简称市铁路集团)获悉,目前城轨快线15号线、27号线建设均迎新进展,同时计划今年年底前开工市域铁路永川线、南川线的节点工程。

喜迎二十大书写新篇章(喜迎二十大书写新篇章)(3)

工作人员用模型演示27号线重庆站—南滨路站区间以江底隧道横穿长江。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城轨快线27号线过江隧道竖井开挖

城轨快线27号线全长约52公里,起于璧山站,止于重庆东站。沿线设14个车站,其中13座为地下站,1座高架站由璧铜线建设。该线以快线形式串联三个铁路客运站(重庆东站、重庆站、沙坪坝站)、三大商圈(南坪商圈、大坪商圈、沙坪坝商圈),促进沿线商圈及人口聚集区发展。同时,串联起重要门户枢纽,实现城市内外交通快速转换,提升轨道交通效率。

喜迎二十大书写新篇章(喜迎二十大书写新篇章)(4)

城轨快线27号线过江隧道竖井开挖施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其中,27号线重庆站—南滨路站区间以江底隧道横穿长江,串联起渝中区和南岸区,这也是我市首条城市轨道交通过江隧道。

“这条江底隧道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着地形地质复杂、高水压等难题,是全线重点控制性节点工程。”据项目建设方、中铁一局集团重庆轨道交通27号线项目书记张海田介绍,为实现过江隧道顺利开挖,需先开挖深达82米竖井,然后让盾构机降至竖井内始发,开挖过江隧道。

记者在重庆站施工现场看到,建设方正在进行竖井开挖施工,截至目前,竖井已开挖至14米深,计划在明年6月实现盾构机始发。而在南滨路站施工现场,目前970米长的施工主通道已开挖近一半,预计将在明年2月进入车站主体施工阶段。

喜迎二十大书写新篇章(喜迎二十大书写新篇章)(5)

城轨快线15号线二期礼学路站已进入主体施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城轨快线15号线二期礼学路站已进入主体施工

作为重庆中心城区开工的首条城轨快线,15号线全长67公里,呈东西走向,途经重庆高新区、沙坪坝区、重庆两江新区、渝北区,横贯中心城区三大槽谷,高效串联西部(重庆)科学城、礼嘉智慧园、龙盛新城,全线设车站25座,两端预留与永川线、涪陵线贯通运营条件。

记者在位于礼嘉礼学路与光远路交叉口处的礼学路站施工现场看到,该站已进入车站主体施工阶段。

据了解,礼学路站为明挖两层单岛双线站台车站,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站台层,车站有4个出口。此外,该站站厅层预留通道,可与远期规划的轨道交通16号线实现换乘。

喜迎二十大书写新篇章(喜迎二十大书写新篇章)(6)

工人在礼学路站有序施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市域铁路永川线、南川线有望12月底前开工

重庆交通开投铁路集团总工程师王猛介绍,今年前三季度,铁路集团累计完成建设投资约121亿元,约占年计划投资计划的88%,其中15号线一期、15号线二期、27号线、璧铜线等重大项目均超额完成,为完成年度建设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按照市委、市政府相关安排部署,重庆交通开投铁路集团正加快推进中心城区至永川、南川、大足、綦万等4条市域(郊)铁路项目前期工作。”王猛表示,4条市域(郊)线路总建设长度约283公里,总投资约1030亿元,有望2022年12月底前开工永川线、南川线的节点工程。

未来,重庆市将构建起联通中心城区的“两纵两横”4条,累计260公里城轨快线,以及辐射主城新区的“一环十射”11条、1061公里市域(郊)铁路,实现中心城区与主城新区快速通达、互联互通的都市快线网络。

“重庆交通开投集团将加快推进轨道上的重庆都市圈建设,奋力实现轨道交通运营及在建线路总里程2022年‘850 ’、2025年’1000 ’的目标,努力构建起综合、绿色、安全、智能的立体化现代化城市交通系统。”重庆交通开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一系列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由市域(郊)铁路和城轨快线组成的重庆都市圈快线网络作为“1小时通勤圈”的“主动脉”和“四网融合”的纽带、桥梁,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将是未来重庆轨道交通的重点发展方向所在。

(本文来自新重庆客户端APP,请至各大应用市场下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