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扬格瑜伽大师经历(新书热卖瑜伽大师艾扬格瑜伽花环)

艾扬格瑜伽大师经历(新书热卖瑜伽大师艾扬格瑜伽花环)(1)

求知欲是人类固有的天性。不懂得认知理解世界的人生是索然无味的人生。认知的欲望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即便是小孩子也渴望对他所见之物进行认知、探索和理解。我们总是想认知身边的一切,因为我们的心意、智性、意识被困在“生命是什么”、“为什么生命被赐予我们”诸如此类问题的旋风中打转。这些探索性的思想、理念、质疑,同样反映了我们智慧的匮乏。正是这种求知欲,引发并带领我们开始对智性和灵性的培养进行建设性的思考。

恐惧、困惑、怀疑激发我们的心意去认知生命的价值和真相。创新发明帮助并指导人类去反复探求生命的意义。

在《吠陀经》(Veda)和《奥义书》(Upaniṣad)中,我们看到了人们具有同样的好奇心——他们通过对话、探讨、辩论、论证来认知真相。

吠陀(veda)一词来自vid,意为认知。它指对智慧(jñāna)的渴望。先知者(ṛṣi)惊异于世界有诸多的奇观,生出认识自身及认知宇宙的欲望。他们渴望了解宇宙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会形成,他们与宇宙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梨俱吠陀》(Ṛgveda)谈到一些念诵颂歌(sūkta),它们是以直接与神祇讨论的形式出现的,表示对神祇的赞颂,是发自于心底的纯粹情感表现。

奥义书(Upaniṣad)一词意为坐在靠近上师的地方。弟子(śiṣya)在身体上、精神上、智性上靠近古鲁(guru),坐在古鲁的身边学习。《奥义书》中还包含以问答形式出现的真知对话。《疑问奥义书》(Praśnopaniṣad)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弟子前去向古鲁寻求正确答案。在《伽塔奥义书》(Kaṭhopaniṣad)中,纳奇柯达(Nachiketa)向死神阎魔(Yama)问询以消除自己的疑惑。在《广林奥义书》(Bṛhadāraṇyakopaniṣad)中,祠皮衣(Yājñavalkya)与妻子(Maitreyī)在一起讨论问题。祠皮衣作为古鲁,给予妻子的答案令人信服。同样地,在祠皮衣和阇那迦王(King Janaka)的对话中(后者精通灵性智慧),祠皮衣向王提出各种问题。由于传统,人们永远不应向王提问,所以祠皮衣他自己对这些问题作出了解答,通过这种方式祠皮衣将最为精细的智慧注入阇那迦王的心意中。在《泰帝利耶奥义书》(Taittirīyopaniṣad)中,阿阇黎(ācārya)建议弟子通过讨论认知真相。在《秃顶奥义书》(Muṇḍakupaniṣad)中,安祗罗沙(Angirasa)向桑那伽(Śaunaka)提供建议。几乎所有的《奥义书》都能找到这样的例子——通过问答形式获得知识与智慧(viveka-jñāna)。

《薄伽梵歌》(Bhagavad Gītā)中,主奎师那(krishna)也是运用辩证逻辑的形式为阿周那(Arjuna)开示解惑。著名的苏格拉底也是通过论证、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向学生阐释生命的哲学观。

在《遮罗迦集》(Caraka Saṃhitā,一本阿育吠陀经典)中,阿提耶(Atreya)、安祗罗沙、布瑞古(Bhṛgu)、瓦希斯塔(Vasiṣṭha)、食火仙人(Jamadagni)等先知者聚集在一起针对生命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和研究。

而说到瑜伽,我们大多数人并不精通,心意中总是存在着诸多问题。所以无论我走到哪里,总是被人们各种各样的问题轰炸。他们的问题和疑惑让我意识到:从理论层面和现实层面,人们对瑜伽的理解和认知有着极大的差别。

他们的问题很有意思,既可激发思考又能引起反思。我总是尽我所能地使他们信服。通过答疑的方式,我把潜藏的各种经历和体验都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在这一卷中,我将这些问题系统地整理,以大标题、小标题的形式编纂,形成关于瑜伽的几大主题。通过这种分类和阐述方式,修习者可以看到瑜伽练习背后的哲学。本卷将帮助有志于修习瑜伽的朋友轻松地走进这门学科,引导他们正确地练习,并把握如何抵达瑜伽的更深层面,从而将腐蚀着他们探索之力的疑虑和困惑消除。我希望,这种形式能够令所有读者相信:认知瑜伽,是练习、实验、慎思和分析的前提。

在《毗湿奴1008个圣名》(Viṣṇu Sahasranāmam)中,听过主毗湿奴(Viṣṇu)1008个圣名以后,Pārvatī问主湿婆(Śiva):

kena uāayen laghunām viṣṇurnāma sahasrakaṃ I

paṭhyate paṇditai nityamśrotrum icchāmi ahaṃ prabhoḥ II

主啊!我想知道,学者(puṇdit)每天是如何用简短的语言背诵毗湿奴1008个圣名(Viṣṇu Sahasranāmam)的。

主湿婆告诉她:室利罗摩(Śrīrāma)、室利罗摩、室利罗摩。室利罗摩是唯一一个等同于毗湿奴1008个圣名的名字。

同样地,如果要我把本书的全部内容做个简要的回答,我要说:一定要平静地练习!——练习、平静、练习、平静!!!

B.K.S.IYENGAR

附目录

第一部分瑜伽概述

1.1瑜伽起源与宗旨003

1.2所有人都可以练习瑜伽,但瑜伽是否适合所有人013

1.3瑜伽是行动(业)、智慧、虔信之路吗?015

1.4āuṃ代表什么?018

1.5瑜伽之路是否艰辛痛苦呢?019

1.6不要将瑜伽划分为身体瑜伽和灵性瑜伽021

1.7瑜伽是瘾症吗?023

1.8瑜伽是如何走进西方世界并且流行起来的?025

1.9真我的五个鞘层027

1.10意识和健康的七种状态029

1.11给帕坦伽利做注释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工作036

1.12什么是yoganidrā?038

第二部分帕坦伽利和瑜伽

2.1瑜伽是何时出现的,帕坦伽利是谁?043

2.2八支分瑜伽不同于克里亚瑜伽吗?048

2.3抑制意识波动(citta vṛtti nirodha)052

2.4我慢是敌是友?055

2.5关于信仰(śraddhā)058

2.6瑜伽是门疗愈的学科还是灵性的学科?060

2.7通过瑜伽达到人生的四大目标(puruṣārtha)和纯意识的力量

(citiśakti)065

2.8瑜伽行者(yogi)必须成为信徒(bhaktan)吗?069

2.9敬奉神(īśvara praṇidhāna)的重要性 071

2.10瑜伽是有德虔信还是无德虔信?075

第三部分八支分瑜伽(aṣṭāṅga yoga)

3.1禁制(yama)079

3.1.1禁制的练习079

3.2劝制(niyama)089

3.2.1控制感知器官089

3.2.2敬奉神(īśvara praṇidhāna)089

3.3体式(āsana)093

3.3.1体式是什么?093

3.3.2体式的效果094

3.3.3把体式当作杂技练习的练习者能否成为瑜伽行者?096

3.3.4体式是柔术吗?096

3.3.5体式能否使修习者得到发展?097

3.3.6为什么各个流派的基本体式有所不同?098

3.3.7体式是新的还是老的?099

3.3.8体式对于心理健康和稳定的作用100

3.3.9体式和呼吸102

3.3.10体式中的身体和心意103

3.3.11倒立体式的重要性105

3.3.12体式和新陈代谢105

3.3.13逃避练习(sādhana)106

3.3.14tīvra saṃvegin是ati-yogi吗?即最强烈的修习者

(sādhaka)是狂热的瑜伽行者(yogi)吗?106

3.3.15从无明瑜伽(ajñāna yoga)到般若瑜伽(prajñāna yoga)109

3.3.16体式中的重心111

3.3.17挺尸式(śavāsana)113

3.3.18体式、调息、胜王瑜伽(rāja yoga)之间的关系是什么?116

3.3.19体式中的禁制和劝制120

3.3.20体式中德(guṇa)的作用122

3.4调息(prāṇāyāma)125

3.4.1为什么要调息?125

3.4.2呼吸与生命125

3.4.3调息练习之前先练习体式的必要性126

3.4.4体式练习对于调息来说是必要的吗?126

3.4.5什么时候开始练习调息?127

3.4.6深呼吸和调息之间的差别130

3.4.7为什么有些人吸气轻松,而有些人呼气轻松?133

3.4.8不成熟的修习者(sādhaka)需要注意的事项134

3.4.9调息能否坐着或者躺下完成?135

3.4.10六种清洁术(ṣaṭkarma)对于调息是必不可少的吗?136

3.4.11风箱式调息法是灵丹妙药吗?138

3.4.12有氧运动和调息139

3.4.13调息中的颤动139

3.4.14调息练习是否会导致青年人早熟139

3.4.15 收束法(bandha)142

3.4.16什么是调息中的时间(kāla)、精准(sāṃkhya)、

长度(dīrgha)、精细柔软(sūkṣma)?143

3.4.17五种气(vāyu)和五大元素(bhūta)之间的相互作用148

3.4.18和谐完美屏息呼吸控制法(kevala kuṃbhaka)152

3.4.19调息的效果153

3.5制感(pratyāhāra)157

3.5.1练习中的制感157

3.5.2练习时要睁眼还是闭眼?163

3.5.3制感产生的效果163

3.6 专注(dhāraṇā)166

3.6.1什么是专注?166

3.6.2专注中是否需要努力?168

3.6.3专注的位置168

3.6.4专注和冥想的区别170

3.7冥想(dhyāna)173

3.7.1什么是冥想?173

3.7.2冥想的准备173

3.7.3冥想指南175

3.7.4压力管理和冥想176

3.7.5关于冥想的课程178

3.7.6冥想是否具有隔绝性?180

3.7.7超验冥想181

3.7.8不同类型的冥想181

3.7.9冥想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183

3.7.10一点凝视法(trāṭaka)和冥想184

3.7.11体式和冥想185

3.8 三摩地(samādhi)188

3.8.1有想三摩地和无想三摩地188

3.8.2解脱(kaivalya)193

第四部分哈达瑜伽(haṭha yoga)

4.1哈达瑜伽(haṭha yoga)中的禁制和劝制197

4.2哈达瑜伽是身体瑜伽吗?199

4.3六种清洁术(ṣaṭkarma)201

4.4哈达瑜伽和三摩地204

4.5哈达瑜伽和帕坦伽利瑜伽206

第五部分昆达里尼(kuṇḍalinī)

5.1什么是昆达里尼(kuṇḍalinī)?211

5.2经脉(nāḍī)及其功能213

5.3轮穴(cakra)216

5.4《瑜伽经》中有提到昆达里尼吗?223

5.5唤醒昆达里尼224

5.6耳朵里产生嗡鸣声是否标志着昆达里尼已被唤醒227

5.7儿戏昆达里尼的危险228

第六部分我的练习

6.1面对练习(sādhana)中的挫折233

6.2练习的深层含义234

6.3如何在体式中培养智性?237

6.4我的瑜伽练习方法有什么不同?243

6.5体式中的调息和冥想244

第七部分瑜伽的实用心理学

7.1瑜伽是悲观主义吗?247

7.2怀疑与思考249

7.3心意纷乱能否练习瑜伽?252

7.4体式和调息能否抑制意识波动255

7.5我们能否在生活中放下雄心、骄傲、自我?258

7.6大脑智性和肌肉智性260

7.7什么是平衡的大脑?261

7.8增强记忆力262

7.9驯化身体的同时,心意是否可以得到育化?265

7.10横膈膜是身体和真我(the Self)之间的媒介?267

7.11什么是内在身体?268

7.12瑜伽如何提升智性?269

7.13少量的练习能否感受到效果?270

7.14放松和觉知的关系271

7.15意识和情绪的七种状态272

7.16有没有超越瑜伽的状态275

7.17死亡和濒死276

第八部分练习中的调整

8.1为什么调整要在一定背景下完成?279

8.2手臂的伸展和加强280

8.3膝内翻和手肘疼痛282

8.4有角度的站立体式285

8.5前屈体式中腰椎疼痛287

8.6体式练习过程中的干涩、恶心和头晕的感觉290

8.7痉挛293

8.8如果前屈容易,为什么后弯困难?295

8.9身体疲劳和心理疲劳296

8.10生病或受伤后如何开始练习?297

8.11体式练习中健康的疼痛和不健康的疼痛之间的区别299

8.12体式精进所需要的精微调整300

8.13有没有能令人快乐的体式?302

8.14支撑头倒立(sālamba śīrṣāsana)303

8.15墙绳上的头倒立(rope-śīrṣāsana)307

8.16支撑肩倒立(sālamba sarvāṅgāsana)309

8.17辅具的使用311

8.18辅具的使用起源何处?316

8.19不使用辅具可以教课吗?322

8.20使用辅具的瑜伽表演能否吸引观众?326

8.21绷带的使用327

8.22在挺尸式(śavāsana)中,为什么身体会摇晃,心意要经过

很长时间才得以平静?331

第九部分练习与理论

9.1个人练习335

9.2练习时长337

9.3随意的练习340

9.4瑜伽之门是否向残疾人关闭341

9.5错误的练习是否会扰乱精神状态?342

9.6努力、调整、舒适343

9.7错误习练后弯体式的后果345

9.8练习的进步与退步347

9.9不敏感与过于敏感349

9.10不健康的敏感350

9.11规律练习的重要性352

9.12什么是有质量的体式练习?354

9.13如何在练习中了解自己的能力?356

9.14练习中感知心意360

9.15从流瑜伽(vinyāsa krama)到非流瑜伽(avinyāsa krama)362

9.16我们可以自己练习吗?364

9.17练习必须每天进行吗?365

9.18瑜伽有趣吗?366

9.19序列的变化是否会扰乱身体层和心理层?367

9.20如何知道是否已经准备好练习调息和冥想?369

9.21坐立调息的困难371

9.22调息能否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自己练习?373

9.23以阿育吠陀体液(āyurvedic doṣa)理论为基础的体式练习是否有

所不同?374

致谢语

当代中国出版社2019开年重磅新书

瑜伽大师艾扬格力作

《瑜伽花环(第7卷)答疑解惑》

艾扬格瑜伽大师经历(新书热卖瑜伽大师艾扬格瑜伽花环)(2)

《瑜伽花环(第7卷)答疑解惑》

作者:[印]B.K.S.艾扬格 著

出版年月:2018年12月

定价:78.00元

瑜伽大师艾扬格对各种瑜伽问题给出的解答,也是对瑜伽这门浩瀚学科的总体讲解

有如一口深井,可一瓢饮,以解渴;亦可破开水面直抵深处,纯净智慧不竭之泉在那里汩汩不止、清冽甘甜。源头唯有智者沉浸其中。

编辑推荐

《瑜伽花环》共8卷,内容为艾扬格专著之外的瑜伽作品汇编。各卷内容相对独立,此为第7卷。

本卷为B.K.S.艾扬格多年来针对各种瑜伽问题给出的解答,悉数经验之谈,蕴含深刻见解。这些问题,有提问者的疑惑,也有对智慧的渴求,有尖锐的挑战,也有呼唤真知的声音。收录的解答既是对个人疑问的响应,也是对瑜伽这门浩瀚的学科总体的讲解。

本卷旨在帮助有志于修习瑜伽的朋友轻松入门,引导他们正确地练习,并把握如何抵达瑜伽的更深层面,从而将腐蚀着他们探索之力的疑虑和困惑消除。

当当、京东、文轩、博库,全国新华书店、民营书店有售。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