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秉义临死前那段遗言解析(人世间周秉义临终前的三句遗言)

文|筱羊

《人世间》电视剧里,周秉义和郝冬梅是神仙眷侣,即便一生没有孩子,但两个人却犹如初恋般,彼此怜惜,相互扶持,互相成就,让观众看到了相爱一生原来可以如此美好。

《人世间》原著里,梁晓声先生更愿意给读者呈现真实的人世间,他是这样总结周秉义和郝冬梅关系的:

周秉义和郝冬梅的关系,就如同两条道上的车,扳道工任性地扳了一下道岔,互相挂行了几十年,而现在分开了,各上各的道了。

“各上各的道”——原著中,郝冬梅在周秉义胃癌去世三个月后,便闪电嫁给了和她同样是“红二代”,做着跨国生意腰缠万贯的富商。她又重新回到了她的赛道,和周秉义、和周家彻底剥离了。

周秉义临死前那段遗言解析(人世间周秉义临终前的三句遗言)(1)

周秉义绝顶聪明,阅人无数,他其实早已知晓,一旦自己离世,冬梅便会很快再婚。并且她的再婚对象,一定是和她同轨道的人。

果然,秉义去世三个月后,秉昆荣升为爷爷,周蓉的小说《我们这代儿女》几经周折,也终于出版了,而且销售火爆,成了当年热议的文化现象。

接连的喜事冲淡了秉义离世的悲伤,就在全家准备欢庆“十一”的时候,周蓉收到了冬梅的短信,说她将在“十一”当日结婚,希望周蓉做伴娘。

因为太突然,周蓉还沉浸在冬梅是自己嫂子的角色中,不知该怎样回复。

还是蔡晓光沉得住气,对周蓉说:“再突然,咱也得去,我陪你一起去。”

周秉义临死前那段遗言解析(人世间周秉义临终前的三句遗言)(2)

老新郎快七十岁了,是冬梅国外的朋友给牵的线、搭的桥,朋友对冬梅说,父子俩的生意做得很大,都是出国越久越爱国的华侨。

婚礼很洋派,由一位神父主婚,管风琴奏乐,儿童唱诗班唱圣经,气氛隆重温馨。

冬梅看到盛装出席的周蓉,情不自禁地拥抱了她。她对周蓉说:“我是为你哥做出这样的决定。他临终前,要求我答应他这么做, 当然,我自己也需要重新找到归宿。

回到家中的周蓉,感慨万千,她在自己的小说中写道:

婚姻的关系,自然是缘分在起作用。所谓缘分,乃是由家庭的社会等级作为前提的。超等级的缘分不具有普遍性,大抵是由异常时代或郎才女貌所导演的——我的哥哥和嫂子的婚姻便是如此。

周秉义临死前那段遗言解析(人世间周秉义临终前的三句遗言)(3)

秉义和冬梅共同经历的青春岁月

秉义是作为光字片唯一的高材生去的市一中,在那里,他结识了副省长的女儿郝冬梅。

或许是冬梅在少年时期接触了太多的官僚子弟,所以对来自光字片的秉义感到新奇和好奇。

尤其是秉义身上不卑不亢、自信笃定的气质,更是吸引着冬梅。

高一下学期,冬梅向秉义表白了,但冷静的秉义并没有因为副省长女儿爱慕自己,而洋洋自得,他清醒地意识到两人的差距,他知道这样的阶层悬殊是不可能有未来的。

秉义的内心是强大和坚定的,他从没有因为身为光字片的青年而感到妄自菲薄,相反,他坚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会有一个辉煌的未来。

所以他对冬梅的态度一直是“友情之上,爱情未达”。

周秉义临死前那段遗言解析(人世间周秉义临终前的三句遗言)(4)

直到冬梅跟着他去了一趟光字片,她从没有想到,在这个城市的隐秘角落,还有这么破败的地方,还有一群如此艰难求生的底层民众。

她为父亲的不作为感到羞愧,为人间疾苦的一幕而落泪。也正是冬梅的悲悯之心感动了秉义,他受到了强烈震撼。

从没有任何人因为光字片人家居住得如此破烂而觉得对不起他们,他们也从不认为有谁应该特别关注自己。

郝冬梅让秉义第一次开始思考,某些人的确对许多人所过的山顶洞人般的生活负有责任。

不久后,冬梅的父亲亲自来光字片视察了一番,他立志要对光字片进行改造。

周秉义临死前那段遗言解析(人世间周秉义临终前的三句遗言)(5)

可一个月后,郝省长被打倒了,郝冬梅也从云端跌进泥泞。秉义第一次去郝冬梅家时,看着凌乱的房间和无助的冬梅,他不由得抓住了郝冬梅的手,轻轻握了一下。

冬梅的身子微微抖了一下,眼神中有了光芒和希望。

从这一段就可以看出,秉义和冬梅的爱情,掺杂着太多外在环境和政治的因素,他们的结合有太多的机缘巧合和身不由己。

如若冬梅没有成为“黑五类”,秉义恐怕永远不可能和冬梅有牵绊,他或许会选择一段寻常婚姻,踏踏实实过一辈子。

秉义老年的时候,曾说过羡慕秉昆的“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

虽然这话被秉昆讥讽道:你这是皇帝在羡慕叫花子,但我想,这应该是秉义的肺腑之言。

他的一生一直是被命运推着往前走,他和冬梅的结合何尝不是如此。

周秉义临死前那段遗言解析(人世间周秉义临终前的三句遗言)(6)

等他们两人确立恋爱关系后,谈得也是温吞的恋爱,根本没有秉义读过的《西厢记》上面的激情四射。为此秉义很郁闷,原著中这样写道:

秉义觉得他和冬梅的关系,表面看起来很正常,实际上却太不正常了!好比一锅开水,既不开,也不凉,比正常人的体温高不了几度。

但即便这样,秉义也总是将郁闷掩饰的一丝不漏,他和冬梅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仿佛他们幽会的目的和主体就是为了交谈。

他从没尝试着把手探进她的怀里,更没解过她的一颗纽扣。

直到冬梅向秉义发起“求婚”,她问秉义,你为什么不先说?

秉义说:“我猜不透你心中是怎样想的,如果你想的是,哪天你父母官复原职,咱们就分手呢?”

一句话道出了秉义在这段关系中的卑微,他一直都是被动的,也是不自信的。

他们更像是一对政治伙伴,为了共同进步的目的,阴差阳错地走到一起。

这一点,秉义看得很清楚的。

周秉义临死前那段遗言解析(人世间周秉义临终前的三句遗言)(7)

秉义退休后,和冬梅一起到国外旅游,让他更看清了两人的差异

秉义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

从北大毕业后,官运亨通,势不可挡,四十岁就坐到了副厅级,后来更是入驻中央纪委,可以说是叱咤风云的一生。

秉义的出色,让作为夫人的冬梅一直倍受尊崇。她的一生,就只是在农场那几年受过些磨难,剩下的日子,一直就是一朵骄傲的“富贵花”。

可等到晚年,秉义从位置上退了下来,他发现冬梅整个人都变了。

郝冬梅退休前从不说一句对社会现实不满的话,无论什么场合,别人只要一说,她起身便走。

可退休后,她却变了,不但极其关注,而且也经常说,还飙脏话。

这个即便是在落魄年代也不失淑女范儿的郝冬梅,退休后简直判若两人,她愤世嫉俗,动辄骂娘。

周秉义临死前那段遗言解析(人世间周秉义临终前的三句遗言)(8)

秉义是理解郝冬梅的,毕竟,“新中国”三个字与她的父母出生入死的革命经历紧密相关,她认为腐败是往自己父母的经历上抹黑。

还有一点,秉义不愿点破,那就是冬梅看着那些和自己同样长大的伙伴,利用老一辈的名望和影响力脚踩官商两条船,为家族聚敛大量财富,过着醉生梦死、挥金如土的日子。她的心理是极其不平衡的。

曾经,周秉义身居高位,是说句话都要地动山摇的人,冬梅根本不会看上她的这群小伙伴。

可现在,笼罩在她身上的政治光环已经退却,她成了一个平凡的离休干部,每月不过拿着区区几千元的工资。

冬梅意识到,自己早已和伙伴们天差地别。她已经习惯了被仰视,哪里肯甘为人后。

周秉义临死前那段遗言解析(人世间周秉义临终前的三句遗言)(9)

尤其是冬梅接受她国外发小们的邀请,带着秉义去欧洲旅游后,她的价值观彻底被颠覆了,或者应该说,是通过发小们的轨迹,找到了自己应该处的位置。

冬梅当年的那些同学,如今基本都成了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无论上没上过大学,现在都过着随手花钱的潇洒日子。

他们对冬梅表示同情,甚至可以说是怜悯。因为曾是同类,虽然四十多年没来往了,但他们对冬梅的真诚热情,友好和亲密关系远在一般同事和朋友之上。

秉义形容他们仿佛是一个窝里长大的动物,一经确认,根本毫无沟通障碍。

周秉义临死前那段遗言解析(人世间周秉义临终前的三句遗言)(10)

但他们对周秉义就完全不同了,虽然有冬梅与他们那一层近乎血亲的存在,他们对他也是相当友善,但那是一种不无优越感又比较轻松的接受。在他们心目中,秉义只不过是一个在官场上走运的底层人家的儿子罢了。

实际上,秉义完全不能融入到他们中间去。在他和他们之间,他无须多敏感就能感觉到,有一层无形的屏障始终阻隔着。

而这道屏障,在秉义和冬梅之间,也似隐似现的存在。

从一开始秉义对冬梅的感情就是不自信的,两人相濡以沫多年后,秉义依然确信,无儿无女的冬梅,在自己离世后,是会重新寻找依靠的,而这个依靠自然是她原阶层的那群人。

周秉义临死前那段遗言解析(人世间周秉义临终前的三句遗言)(11)

秉义临终前的遗言,是对冬梅的成全

2013年大年三十的晚上,在退休的正厅级领导周秉义宽敞的家中,他与亲人们团聚在一起。

这是周秉义第一次在自己的家中和弟弟妹妹们,三家人一起吃年夜饭。

饭桌上,众人不由讨论起当前的政治环境。

冬梅抢白道:“我觉得现在祖国不可爱了!"

秉义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一位忠于党忠于信念的已退休国家干部,他批评冬梅:“你退休了也不能开口说这种话。别人觉得不可爱可以移民,咱们能吗?就算能,咱们靠什么生活?咱们的命运是紧紧和国家联系在一起的。”

冬梅反驳道:“用不着你教导我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我父母当初出生入死闹革命的理想与今天大相径庭,我有权利这么说。”

很明显,冬梅的话中透出了对现状的强烈不满,并且和秉义从理念上已经愈走愈远了。

周秉义临死前那段遗言解析(人世间周秉义临终前的三句遗言)(12)

两年后,秉义胃癌复发,他并未惊慌,冬梅却深感不安,有点方寸大乱。毕竟,她的父母已去世,这个世上剩下的唯一亲人就是秉义了。

秉义临终前,握着妻子郝冬梅的手对弟弟妹妹说:“周蓉、秉昆,咱爸咱妈的三个儿女,此生最大的幸运就是都和好男人好女人结合为伴侣了,这是仅次于父母之恩的夫妻恩爱。你们对小光和郑娟,以后要有感恩之心。”

一句话道出了秉义的仁心仁义,对他来说,成为夫妻,本就是前世修得缘分,自己要常怀感恩之心,有冬梅的这几十年的陪伴他就知足了。

秉义缓了一口气又说:“我死后,不必买墓地,就把我的骨灰放在爸妈的墓室吧。如果有人议论我,攻击我,也千万不要辩解,不要打抱不平。

秉义一直到生命的尽头,都是始终清醒的。他很清楚,等他离去,冬梅会重新回到她的轨道上去,所以他安排了自己的身后事,他不要和冬梅合葬,他只要重新回到父母身边。

生前,他一直待在郝冬梅身边,陪伴着郝冬梅的母亲金月姬,而对自己的父母疏于孝道。

现在他想重新做回周家的儿子,与父母再也不分开了。他知道,他和冬梅已经缘散,又各回各的轨道了。

最后,秉义屏退了所有人,单独和冬梅说了几句话。十几分钟后,病房传来冬梅的哭声,秉义安详地走了。

周秉义临终前是想着成全冬梅的,他不愿冬梅带着对自己的愧疚再婚,所以才有了冬梅告诉周蓉的那段话,她是带着秉义的祝福嫁人的。

周秉义临死前那段遗言解析(人世间周秉义临终前的三句遗言)(13)

写在最后

原著的结尾,郝冬梅改嫁后,和秉昆在大街上不期而遇了。书中这样写道:

双方因意外的相遇愣住了,谁想装作没看见对方都为时已晚。郝冬梅略微胖了些,气色很好。

她在韩国做了整容,小手术恢复得很快,感觉一下年轻了五六岁,一脸重回归宿的满足。

秉昆本想叫声嫂子,话到嘴边,猛然意识到不能再这么叫了,改口叫出了“冬梅姐”。

郝冬梅没有向他介绍第二任丈夫,大概认为没有介绍的必要。她也没有问周聪的情况。

秉昆和冬梅分开后,不知不觉落泪了。

他意识到了一个明确的事实——郝冬梅是他嫂子的这层关系,历史地彻底结束了。因为哥哥周秉义的离世,他和曾经的嫂子再也不会有交集了。

秉昆是善良和重情的,他到老都不愿承认,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的过客,缘来则聚,缘尽则散,人人皆如此,何必徒伤悲。

这一点,秉义明白,冬梅更明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