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次旅行散文(冯建海原创散文我第一次坐飞机)

我第一次坐飞机

文/冯建海

人生就是一次旅行散文(冯建海原创散文我第一次坐飞机)(1)

我第一次坐飞机。

最强烈的担心还是安全问题,其次才是第一次坐飞机的新颖,以至于曾经给老婆说,全家人别买同一架飞机的票,当然,这种对安全的担心是幼稚的。

坐车,约四十分钟,到飞机场,泊车。

走进候机厅,严格说应该分外候机厅和内候机厅,内候机厅才是真正的候机厅。

外候机厅里人不少,多是旅游团,看到导游在登机前讲各种注意事项。

用身份证换机票。

办理大件托运。

验票,拍照,安检,进入内候机厅。

不让带水、打火机、刀具等,刚才听到导游说出国还不让带火腿肠呢。

内候机厅,有躺椅,椅子上扫码可以按摩。

我通过玻璃窗看飞机场,有七八架飞机停泊,山东航空的,天津航空的等,一个个钢铁庞然大物。

看到一架飞机连着一个通道,哦,是这样登飞机的,通过通道,不是舷梯。

我们登机时间到了。

我们是先乘摆渡车,把我们带到飞机旁。

这样我们不是通过通道上飞机的,就是像电视上看到的那样,通过舷梯上飞机的。

终于登上了飞机。

进了飞机,漂亮的空姐向我们问好。

呵,飞机舱好长啊,中间是过道,一边三个座位,上边是放行李的,行李舱边沿标有字母顺序,以便对号入座。我的座号是10E。

坐飞机的人不少,人头攒动。

我对号入座。

我要严格按照航空要求乘机,这与坐车可大不一样,不是儿戏,不是在地上,是在无依无靠的天上。

我要熟悉乘机安全常识,我看了前面座位靠背上的小册子,感觉图形、说明,还是挺复杂的,尽管作者力求至简、通俗易懂吧。

提个建议:一种语言一个说明书。这看似浪费,其实更专业,比多种语言混杂在一起清晰多了。

救生衣!我找,没有找到,哦,紧急时才能自动弹出来,这个时候是看不到的。

挺好,我靠着舷窗,一个小窗户,做工精致。

通过舷窗,我看到了机翼,机翼有15米长吧。

看到了机翼下方的大桶一样的东西,里面装的是飞机发动机吧。

我还看到了大桶外壳上的铆钉,都做得严丝合缝。

钢铁巨物上,没有看到一点点锈迹。

嗯,必须维护好,必须保养好,这是人命关天的,来不得半点马虎。

我平时维护无线电设备就觉得责任重大,比起这来,那是小巫见大巫了。

飞机动了。

先像汽车一样在跑道上行驶,走着走着,猛然感觉跑起来了,快跑,加速跑,疯跑,窗外的东西急速向后。想到三个纤小的飞机轮子驮着这个钢铁巨鸟能有这个速度,难为了。

感觉一轻,飞机飞离了地面。

房子,土地,在眼底下了。

我看到机翼,机翼依然平展。

飞机上升,上升。

感觉机身倾斜,端处稍有颤悠。

怎么了?不会掉下去吧,这个高度掉下去也不是闹着玩的。

原来飞机拐弯,飞机是从南向北起飞的,然后要调转机头,由北向南飞行。

从济南飞向三亚。

听到了广播声:飞机上升,请不要走动,飞机会有些颠簸,厕所还没有启用。

我看着舱外,大地辽阔,一切变小。

我俯视,楼房,群山,这样的俯视图只能从高处看到,我想起了我蹩脚的《工程制图》课,一个螺帽的俯视图都让我很费思量,通过坐飞机也许能开点窍吧,嘿嘿。公路、铁路不易分清了,能看到山中的水库,是一面镜子,还有一段笔直的水坝。

飞到哪里了?我一点也看不出来。

我抬头,忽然看到上方有个小显示屏,显示飞机的高度是7500米左右,飞行速度750公里/小时,还有个参数,叫马赫,指示0.7马赫。

但是不能实时指示到了什么地方。

即使这样的参数也不是一直显示,很快就播放电视剧了。

我看着舱外,远处有一条天际线。地面上有地平线,天空上还有天际线吗?

当我只看机翼时,会觉得飞机是静止的,因为这时没有相对运动。当看向地面时,就会感觉到移动了,如果以大山为参照物,也会感觉到飞机飞得很慢。

飞机轰鸣,但声音一如既往,没有异响,这表明飞机正常,飞行安全。

我看到了远方的山,绵延叠嶂,像水墨画一样,不知何山。

我真想搞清楚飞行方位,以充实一下地理知识,有时想问一下乘务员,可看到老婆孩子,就收住了口,她们一直教育我少说话。

这时,飞机动了几下,我看到机翼端处颤悠几下。

有时,飞机会倾斜一点,机翼上来了阳光,但很快就恢复平稳。

看着这钢铁巨鸟,在天空中翱翔,我感叹,这真的是一个高科技。

高空下的河流,也是柔和的粗线条,河流里有渚,河流从渚的周围流过。

高空下,一些山脊显出黄色曲线,表明山脊成了一条山路,能看到数架风车分布在山脊。

有一条河流很长,是南北走向的吧,因为飞机是由北向南飞的,不知是哪条江河。

大地多是棋盘格一样,像贴在大地上一片片各色的瓷砖。

偶尔能看到远处的飞机,若是反向飞行的,会感觉飞机像一个小魅一样,快速逃离我们,是啊,两个相反的高速飞行器,肯定速度看起来更快。

我长时间趴在机窗向外看,如醉如痴,孩子问我累不,我说不累。

我第一次坐飞机,得好好体验一下在天空的感觉,在高处的感觉。

我没有吃飞机盒饭,在孩子的要求下,我吃了一个香蕉。

我看到了云彩,哦,云彩在飞机的下面。

浮云,洁白,一团一团的,一绺一绺的,云不甚多。

快到海南了,才看到云。

还看到了海。

看到了海上的船,有没有我们的巡逻战舰?肯定有,时时刻刻守护着我们的海疆,谢谢!

飞机降落前,在海上拐了个弯,能看到碧绿的海水,能看到荡漾的波纹,在阳光下,看到海面不是同一个静止面,如果把海面看作一个地面,在这个地面上还有潺潺小溪,分明能看到有间隔的流动的小溪。海,也是流动的,有一个极具哲理的词,叫“深水静流”。

还看到了几块礁石,洁白的浪花拍打着。

飞机飞在了房屋之上,能看到海南的特有植物——椰子树。

飞机降落。

飞机又在小巧的机轮支撑下,滑翔了很长一段,最后停在了候机厅旁。

我们是通过飞机通道下的飞机,走进了三亚候机厅,也就是来到了美丽的三亚。

两千公里,三个小时,还是飞机快啊!

两天后,我们回飞。

安检时,与济南一样,不让带水,我把携带的少半瓶水装进了肚子。

上了飞机,才知道,旅游季坐飞机的人就是多,更是座无虚席。来的时候,我们三个座位的中间还有一个空位呢。

当我去坐我靠窗的座位时,已经被一个女子占了,当然,我说我晕飞机,还是坐了我的座位。

我属于什么类型的乘客呢?属于特别的。

我坐汽车火车,我如果靠窗,我就凭窗观望,欣赏浏览外面的景象,因为我把这当作旅游的一部分,我认为,坐上车的那一刻,旅游就已经开始了。所以,我不拉窗帘,我还为拉窗帘的乘客惋惜呢,一路风景,皆不可错过也。

从回程看,如果是这女子坐这靠窗座位,那肯定辜负了,因为一路都是明亮的阳光,确切地说一路都是刺眼的阳光,白云之上的太阳没有阻挡,好亮啊,好灼啊,这女子肯定要关上这小小飞机窗的,因为,有一次,她提醒我,关一下吧,太亮了。

飞机也是先滑行一段,在这个过程里,我看到一架飞机降落,刚降落时能看到摩擦的火花,这力度和速度!

我们起飞了,也是像飞奔一样,疾速,然后脱离地面。

呀,眼前一片云,飞机进入到了云团,两三秒,穿云破雾,看到了远山,看到了不远处的大团大团的白云。

飞机有些颤悠。播音员说,飞机正在上升阶段,请乘客不要走动,厕所还没有开启。

说一说我看到的云吧。

我们在地面上看云,只看到一个平面,而在飞机上俯瞰,能看到立体的云,像棉絮,像蘑菇,像玉树,像小岛,像仙山,像琼楼,千姿百态,气象万千。说神仙腾云驾雾,说神仙驾着五色祥云而来,应是不可信的,云是聚集的水汽,哪有承重之力,除非仙人是一股灵气。

说一说我看到的飞机。

往回飞的飞机是A320,我是从宣传页上看到的,来的飞机是波音,我是从济南机场注意到的,我看到了山东航空公司几个大字旁有M737字样,我从济南机场坐的是山东航空公司班机。

往回飞的时候,当夺目的日光照来,当眼前一直是一片云海,当感觉机舱的拥挤,我觉得没有来时舒适,当然来时,正好三个座位的中间空了,现在是三个座位都有人,且脚下放了一个包,伸腿有些不方便,我竟有些困了,也许还有这两天的忙碌所致。

没有看到什么商务舱什么经济舱,只有这一个直通的大舱。

这个A320座位上方没有小显示器,M737有。我很想实时知道我飞行到哪里,但是不能,不知道飞机能提供这个信息否?如果能,最好提供,也许不能,因为在飞机上要求手机要么关闭要么打到飞行模式,防止电磁波干扰吧,而采集这些信息就是使用电磁波。

飞机发明100年了吧,我们中国是从一个叫冯如的飞机设计师开始,但是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完全制造出自己的飞机。

我读过刘斌的《中国之翼——C919大型客机纪事》,这款飞机说是自主知识产权,其实就是自己组装,当然,这个组装不是搭积木,而是经过了我们自己的思维,自己的设计,自己的采购,自己的安装,自己的试验,这也费老劲了!所以,尽管飞机问世了这么多年,对于我来说,还是神秘的,还是崇敬的,这么一个钢铁庞然大物能翱翔在天空,并且能安全地翱翔在天空,真的是了不起,所以,当我读完这篇《纪事》就写了《试验是成功之母》的读后感。

孩子问我,坐飞机有什么感想?

我说的第一个感想就是:小鸟飞翔,翅膀是动的,而飞机呢,同样是飞翔,翅膀却是不动的。翅膀不动,也能飞翔。

孩子听后,说,你这是糊弄小孩吧。

我说,这不是糊弄,我就是这样想的。如果几十米长的机翼来回忽闪忽闪地飞动,真不可想象。

我从地面上看飞机,看飞机飞行在空中,飞机真像一条漂亮的鲨鱼遨游在天海,设计师不仅实现了实用功能,还赋予了艺术美感,设计师还是一个聪明的数学家,飞机的线条都是最佳的几何图形。

现在世界上的客机,就是波音和空客吧,波音是美国制造,空客是欧洲制造,可能还有俄罗斯制造的。这些国家的科技真是厉害。

我又想起了一个词:崇洋媚外。

我分析,崇是崇敬,推崇,褒义,媚,虽是美好,但有献媚,谄媚的意思,多是贬义。从“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来说,我们可以把崇洋媚外改为崇洋敬外,从改革开放来说,我们可以把崇洋媚外改为崇洋学外,我们要虚心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

近代史有个词语叫师夷制夷,师夷制夷就不甚地道了,这让谁也不会高兴的:学了我的再制衡我,我怎么再让你学呢!

最后说一说我看到的一个奇怪现象。

我忽然看到一个乘客拿出一个比较大的瓶子喝水,我想,不是不让带水吗?这个乘客怎么把水带上飞机了呢?如果水洒了,会不会造成电线短路?如果那样,会是危险的。

我真想给空姐反映一下。

但是,看到飞机上还卖水,哦,很可能是从飞机上买的,多亏没有多嘴。

可是,不让乘客带水,说是危险,可是飞机上又卖水,这还是没有消除隐患呀!

难道不是安全第一是赚钱第一?

2019-10-7

人生就是一次旅行散文(冯建海原创散文我第一次坐飞机)(2)

【作者简介】冯建海(男),1964年生,1985年考学来济南,学士,从事无线电技术工作,发表若干篇技术方面文章,也喜欢文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