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哪个朝代(老子与孔子)

一儒家与道家的同和异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創始人,他在中国傳统文化中的地位如日中天他所創立的儒家学说在中国是不折不扣的显学历朝历代,包括异族入主中原的元,清,均奉孔子为至圣先师不管是封迠王朝的帝王,还是共产党新中国的领导都毫不例外的参加祭孔活动现在更是把孔子学院办到了世界各地孔子几乎成了中国文化的名片,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孔子是哪个朝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孔子是哪个朝代(老子与孔子)

孔子是哪个朝代

一儒家与道家的同和异

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創始人,他在中国傳统文化中的地位如日中天。他所創立的儒家学说在中国是不折不扣的显学。历朝历代,包括异族入主中原的元,清,均奉孔子为至圣先师。不管是封迠王朝的帝王,还是共产党新中国的领导都毫不例外的参加祭孔活动。现在更是把孔子学院办到了世界各地。孔子几乎成了中国文化的名片。

与孔子的地位显赫相比,老子的声势几乎接近于默默无闻。原因则说来话长,但根本的原因却是老子的政治观与当時社会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這就注定了老子的道家思想在私有制的阶级社会里吃不开。即使在汉初时(文,景二帝),提倡无为而治,但其实並没有理解老子的政治思想,包括刘安所写的《淮南子》,对老子思想的解释並不到位。但尽管如此,老子唯一的著作《老子》上下篇仍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伟大,足以与西方古希腊哲学並輝的哲学著作。老子的自然主义哲学思想是不同于西方的另一个哲学体系。它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集大成者,是中国文化百家共同的哲学基礎,是中国人,中国文化的哲学基礎。 由于历史上,儒家是显学,占有无庸置疑的统治地位,因此对老子的研究很不充分,而且误解甚多,以儒解老,以釋解老,以及因错就错,东拉西扯解老的情况相当的普遍。即使是战国時期的韓非,庄子对老子的解读也是各自发揮,並没有將老子的自然主义哲学思想解釋到位。历史上,关于老子的解读一直处于這样的状态,各说各话。

在中国文化的学术史上,曾经有过所谓百家争鸣,但就其学术思想与影响而言,其实就二家,道家与儒家(法家其实是儒家的分支,是儒家内部学术侧重点不同而已)。而道家的代表著作就是老子上下篇,道家的代表人物就是老子。其余的道家人物,如庄子,列子等人,是后人的分类,其实与老子是没有关系的,学术思想与老子有所不同,不可混为一谈。儒家则不同,孔子开课讲学,收授学生。有明确的教学资料:詩,书,礼,易,乐,春秋六经。而且孔子帶着他的学生周游列国,推销他的政治主张,他的学术思想是明确而坚定的。比较儒家与道家学术思想的同异,对于今天的我们深入的理解历史,深入的理解中国文化很有意义,也很必要。

一 述而不作,不作而作

孔子自称他的学术主张是述而不作,意思是他仅仅是把古代中国文化述术出来,而没有自己的創作。亊实上,孔子的确没有著新書,论语只是他学生对他言行的纪彔。孔子一生最主要的成就是整理改写了六经:

詩,書,礼,易,乐,春秋。詩经,经孔子整理删訂后,只剩下了三百篇;易经,孔子重新编写了系辞;对鲁国的编年史巜春秋》,更是重新审定写过,从而使得“乱臣贼子惧”!可见其改写的力度之大,影响之巨。而礼经,更是孔子一生到处调查,整理補充的结果。所谓问礼就是到各国去調查记彔。因此,孔子讲他是述而不作是事实。孔子主要是对中国自三代(夏,商,周)以来的政治文化,社会倫理习俗,进行了系统的整理编写。但他在整理编写的过程中,在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形成了系统的儒家思想,其核心就是礼和仁。礼就是差别,而仁就是在礼基礎上的和谐。孔子对三代以来的阶级社会(奴隶社会)进行了总结和提高,提出了一整套适用于私有制阶级社会的政治倫理,价值观念。因此,孔子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可说是不作而作!被历代当政者奉为圣人是有道理的。

老子的道家思想也可以说是述而不作。老子曾任周王室的守藏史,专管王室的资料典籍。他有條件对中国上古文化进行系统的阅读和整理。亊实上,老子写的老子上下篇(后来称为道德经)正是老子对中国上古文化的总结与提高。据考证,老子第四章“谷神不死,是谓元牝……”即原封不动出自巜金器铭》。但与孔子不同,孔子总结的主要是夏,商,周三代阶级分化后的私有制社会政治文化现象,而老子的目光则是从上古无阶级分化的原始部落社会开始,他比孔子思考的更广阔,更深刻!在哲学上,老子总结了中国古代先民对世界的思维认识,提出了系统的天道观或称大道观的世界模式,這是远较西方古希腊同时代更完整,更独立的自然哲学体系;在政治上,老子则是否定了人类阶级分化后形成的私有制社会制度和私有制社会的价值观念!在隐者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了返朴归真,无为而治的政治观。所以,在学术上,老子和孔子一样,也是述而不作,不作而作。可称为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两大並輝的文化思想巨匠!

一 孔子的儒家思想

首先要说明的,這里讨论的是孔子的儒家思想。一般的说,儒家思想是中国各个历史阶段先后形成的思想体系。粗略的可分为先秦儒,汉儒,宋儒(即程朱理学)以及明清的心学。即使先秦儒中,孔子以后的孟子与荀子,他们的儒家思想因侧重点不同也有王道,霸道,儒家,法家之争。但不論争論如何不同,各派立论的基礎仍是孔子所确立的儒家思想核心。

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礼和仁。在孔子编写的六经之中,《礼经》是专门的一经。礼经分上下篇,上篇叫周官,讲的是周朝各级官员设置的制度,下篇叫仪礼,讲的是当时社会各阶层人员(上自天子,诸侯,大夫,下至普通人群)生活中的各种活动规范。上下篇合起來就叫做礼经。礼這个词,在当時不仅指礼仪,更多是作为制度来理解。比如,礼记中讲“大人世及以为礼",指的是大人(诸侯贵族)把世袭作为制度。所以討论礼的实际含义对于理解儒家思想很有必要!

所谓礼,从字面看,好象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礼仪,其实际内涵却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上古時期,人类社会从天下为公的原始公有制社会发展到天下为家的私有制社会,人与人之间不再是平等的关系,而是分化成了统治与被统治的关係,出现了贵与贱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阶层的权力地位与生活待于迂有了极大的差别。礼制的出现正是为了强调和固化這种差别,规范各阶层人的行为,宣杨這种有差别的价值观念。這就是礼的实际内涵。荀子对于礼的解析最到位:“故礼者,养也。君子旣得其养,又好其别。曷为别?曰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意思是说,在阶级社会里,所谓礼,就是待迂地位应有差别,贵贱贫富各有不同的等级,讲得如此赤裸裸,但十分准确!因此礼,就是阶级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差别。

儒家思想核心的另一要义就是仁。那么仁是什么?仁的内涵是什么?论语里多处提到仁,但每次都不一样。试举几例:

1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2 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

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

天下归仁焉。

3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4 子张问仁,子曰:行止五者于天下可谓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矣。

5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从以上几例中,你无法给仁下个什么定义,说清仁是什么。但细细的体会论语中有关仁的表述,所谓仁,就是私有制阶级社会治理的境界,或者说是阶级社会治理要想达到的目标。那就是实现维持社会差别基礎上的和谐!以礼为中心,以礼为架构的社会和谐。以上几例中,以“克已复礼为仁”最为明确的体现了仁的实质。克已复礼,就是要求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克制自己的欲望,遵守礼制的各项规定约束,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這种有差别的和谐就是仁。

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把礼和仁作为社会的价值观念,倫理道德向全社会推广。我们中国人的社会,几乎从小就被教育做人要安分守己,同时对那些为富不仁的行为也形成了憎恶与鄙视。這就是儒家思想长期熏陶的结果。

据说黑格尔曾急不可待的想读论语。读完以后,他很失望。他认为孔子的儒家思想仅仅是道德倫理,而世界上比孔子道德更好的人还有。显然,黑格尔没有读懂论语,没有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是礼和仁,没有体会到這种有差别的和谐,对维持私有制的阶级社会稳定是何等的重要!孔子讲: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恥且格。意思是,用政令去管理,用刑法去控制,老百姓可能免于犯罪,但仍旧是无恥的;用德去教育,用礼制去规范他们的行为,老百姓有了羞耿之心,自已就会校正自已。這就是儒家宣传礼和仁的目的和意义!可以這样说,自从人类进入私有制的阶级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是客观存在,這种差别不是一下子就能消失的,人类社会有它自已的发展历程。只要私有制社会存在,儒家這种追求有差别的和谐的思想一礼和仁的思想,就是维持社会存在和稳定的不二法门。儒家思想虽然诞生于中国古代的春秋時期,但它适用于所有的私有制社会。如果说私有制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路程上无法绕过的大山,那儒家這种追求有差别和谐的思想就是伴随人类社会翻越私有制大山的思想工具,直至私有制结束。反之,如果人类社会按目前西方社会那种弱肉强食,赢者通吃的丛林法则走下去,社会的两极分化将愈加严重,社会动乱将日趋激烈,战争的魔影终将吞食整个人类!儒家文化,儒家思想对于全世界的意义就在于此!

三老子的道家思想

老子的哲学思想不同于世界上任何旣有的思想体系,无法用西方的哲学概念对其表达。如果一定要用一个名称来定义老子的思想,用自然主义哲学比较接近老子的本意。這主要体现在老子的世界观(或宇宙观)和政治观中。

(1)老子的一世界观

1.老子认为宇宙的本体就是道,道混然一体,无形,无声,无体,可以简称为無,無是道的常态。

2.道不停的运动,演化成有形,有声,有体的天地万物,就是我们看到的宇宙,可以简称为有。無和有這两种形态,是“此两者同,出而为异”,都是道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已!

3.道演化诞生天地万物以后,天地万物不停的发展,形成新的亊物。但不论怎样发展,最后终将回归到無形,无声,无体的無的状态。老子将道這种运动总结为: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這是最简约的宇宙观!或者说,宇宙就是道有,無间运动变化的过程罢了。

4.道這种从無中生有,有复归于無的循环往复运动称之为周行,周而复始的运行。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不受任何其它因素影响,独自运行不止,這就叫道发自然。

5.宇宙间的天地万物虽然由道的演化而诞生,但道对万物是“生而不有,长而不宰”,並不占有万物,主宰万物。万物自然发生发展,合道则存,不合道早亡。

6.老子认为,“弱者道之用,反者道之动”。弱者,新生事物的诞生是道运用于世界的表现,而老旧亊物的死亡是道运动的结果。生与死都是道的运行。

7.老子的观点,宇宙间有四大亊物:道,天,地,人。四大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的活动受制于地,地的运动受制于天,天体的运动受制于道,而道的运动是自然而然发生,不受制于任何其它原因。

8.老子指出,世界上的亊物总是在变化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切可以明确表達的现象,這个现象並不是恒常不变的;任何一个具体旳亊物,它的现状可以形容描述得很具体,但這个具体的现状也不是不变的。世界总是处于变化之中。

9.“万物背阴抱阳,冲气为和”。老子认为,万物(注意,這里指每个具体事物)本身内部就具有两种功能,新的机体不断诞生,老旧的机体不断死去。這种新陈代谢的功能伴随着生命的全过程。新的诞生称之谓阳,旧的死去称之谓阴,這种阴阳对立的和谐,随着生命的发展而形成了生命的各个阶段。阴阳对立是生命存在的最基本特征,是宇宙存在和发展的最普遍规律!

以上九点,基本上代表了老子对世界的哲学思维,代表了老子的世界观。或称之为大道观,天道观。庄子曾总结说:迠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意思说,老子迠立了一个不断诞生,又不断死去的宇宙模式,而這个模式是由称之为太一的道所主持的。這基本准确的反映了老子的世界观。

如果我们把老子的世界观与西方同時期古希腊的哲学家相比较,就会发现老子的大道观是独特的哲学体系。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家,也对世界自然本质进行了探讨和思索,但仅仅是比较肤浅的猜测,比如世界是由汽,水,火组成的之类,並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思想。从苏格拉底开始,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他们探索的方向,从自然转向了对人类本身的思考,和对人的精神世界的追求。他们认为世界上先验的存在着真理,善,理念或称之为精神。而现实世界是精神世界的简单模仿。這样古希腊哲学家们把人类的臆想当作了客观实在,創造了一个二元的世界模式。一个精神的世界,一个物质的世界。宇宙就這样被割裂了!

古希腊哲学至公元529年结束。以新柏拉图主义,也就是以宗教神学一万物之源的上帝作为归宿,這是二元世界观的必然结局。古希腊的二元观哲学与犹太教的结合,最终产生了影响世界深远的基督教。直至今天,基督教仍是西方社会,西方文化观念的主体!在西方近代哲学体系中,不但唯心主义,唯埋主义秉承二元的世界观,即使被列为经验主义的洛克,他的主张,世界是由实体组成的,但又认为实体有两种,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精神实体就是灵魂。這实际上还是二元的世界观!二元观是西方哲学的基本特征。近代西方哲学,尽管各家各派,形形色色,但都是在二元的世界观里折腾,不能自拔!

与西方的哲学体系不同,老子的天道观思想是一元的。宇宙的本质就是道,宇宙只是道的表现形式而已!在老子的世界观里,除了道和道的周而复始的运动,没有其他存在。没有精神,没有上帝,没有灵魂!所以,在中国傳统文化里,可以有迷信,但没有神学!

(2)老子的政治观

老子所处的時代,已经是东周末年的春秋時期,奴隶社会历经夏,商,周三代的发展,已经到了尾声。被列为天下共主的周王室早已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和人民,战争不断;诸侯国内部大夫家臣争权夺利,互相厮杀,甚至废了国王,公然瓜分土地。整个社会乱象频仍,人民痛苦不堪。奴隶社会的弊端已经暴露无遗。等级君主制统治的东周奴隶社会走到了穷余末路。

对于当時的社会出路,主要是二种意见。一种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主张“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要求诸侯国尊重周天子的权威,维持周王室的等级君主制奴隶社会。称之为王道;另一种意见,则是以吳起,申不害为代表的变法图强派,他们主张诸侯国内改革旧制,变法图强称霸天下。称之谓霸道,其实质是革新奴隶社会,酝酿着向地主封迠社会发展。

老子的政治观与以上两种意见均不同。老子看到了人类社会进入私有制以后的种种不公,看到了人民所遭到的剝削与痛苦,也看到了人类在私有财产面前所表现的堕落!他主张人类社会应该返朴归真,无为而治!即人类应该回归没有私有观念的自然纯朴的原始率真状态,回归没有阶级分化的原始部落社会。

老子的政治观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反对奴隶主贵族对人民的过度剝削

老子尖锐的指出:民之饥也,以其上食税之多也,是以饥!民之难治也,以其上之有为也,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也,以其上生生之厚也,是以轻死!意思是,人民挨饿,是因为他们的统治者收税太多!人民难治,是因为统治者要他们做太多的遥役!人民不怕死了,是因为他们的统治者只顾自己生活享乐,所以不怕死!

老子要求奴隶主对奴隶们,“无狎其居,无厌其生”!不要把老百姓逼得无地可居,无法生活!

2.反对镇压人民

老子诘问: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姓都不怕死了,为何还要用死去威胁他们?

3.批判私有制社会人剥削人的不合理

老子指出:天之道损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以有余奉不足?唯有道者。

天之道是把多余的拿来,補助不足的,而现在的统治者却是剝削不足的人给那些有余的!谁能把多余的拿出来以不足的人呢?只有懂得大道的人啊!

4.否定私有制阶级社会形成的价值观念

老子严肃的指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親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

這就等于宣佈,什么仁义礼智信,忠孝节慈,都是大道旣废的产物,是私有制社会的产物,這就点到了病根!据说王夫子曾痛批老子思想是最大的毒源,原因正是老子指出了私有制社会的本质。

5.老子认为,过分的追求物质和文化的享受是人类堕落的原因。他指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6.老子主张,人类社会应该拋弃一切私有制阶级社会形成的价值观念,返朴归眞,回归自然。无为而治,达到无为而不为的至治状态。

7.老子的理想的社会形态是: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徒,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用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民各甘其食,安其居,乐其业,邻国相望,鳮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从這一段描述看来,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老子的理想社会实际上就是人类尚没有私有观念時候的原始部落社会,即所谓纯朴率真的社会。老子的政治观,反映了人类虽然已经进入了阶级分化后的私有制社会,但内心仍保留着对原始公有制社会的留恋和向往,是人类对美好童年期的回忆与不舍。這一点,西方啟蒙時期的思想家卢梭对此持有同感,他称人类社会這段時期为黄金時期。

很明显,老子的政治观无法被当時的诸侯国贵族们接受。当時的中国社会正沿着私有制社会道路快速发展,酝酿着从等级君主制的奴隶社会向中央集权的封迠王朝社会过渡,没有人听得进老子返朴归真的呼吁。三国時期的诸葛亮对老子的政治思想作出过评价:可以怡性,不可以临民。就是说,只可以用来陶怡性情,不可以用来管理社会。這就注定老子的道家思想不可能在中国成为显学,只能是边缘学问了。

尽管如此,老子的政治观对中国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是深刻的。梁山泊忠義堂前高悬的大旗,上绣四个大字:替天行道。行什么道?就是老子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補不足。”老子這种追求社会公平的政治思想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信條。每当社会出现极大不公時,总会有人揭竿而起,殺富济贫,替天行道。在中国人眼里,這不算盗,而是为了维持社会公平!不能不说,是老子的政治观为中国人,中国文化播下“天下为公”的基因,或者说播下了共产主义的基因!

四 老子与孔子的比较

孔子的伟大之处在于,他

总结了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代以来社会的政治历史,提出了一套适用于中国私有制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治理原则,就是以礼和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這种在私有制阶级社会里追求有差别的和谐的政治观,是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中华民族维持几千年不垮的重要因素,中华民族,中国文化就象滚雪球一样,越滾越大,正是因为有儒家思想這个内核!即使到了今天的世界版图,所谓远东经济圈,实际上就是包括中国,日本,韓国,中南半岛在内的儒家文化圈!如果我们把儒家追求有差别和谐的政治观,与西方社会目前实行的赢者通吃的所谓民主模式作比较,很明显,西方的民主模式基本上就是丛林法则,极易挑起社会的分裂与动荡。而儒家有差别的和谐更能维持社会的稳定与安宁。這就是历史上,西方学术界一直有人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

但是孔子的儒家思想主要是政治倫理方靣的贡献。至于在哲学层面确实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言。孔子的世界观基本上接受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天道观,大致可以总结为三点:1.天道观在孔子這里转化为具体的天地,敬天法地是儒家始终的信條。而道這个词在儒家日常用语里更多的是指社会的綱常伦理;2.“子不曰怪力乱神”,“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儒家思想里没有神学,没有宗教的空间。即使佛教傳入中国后十分兴盛,但对儒家思想没有絲毫影响;3.儒家思想里没有先验的精神,理念存在。儒家专注的是人类社会,是如何在礼制的框架下,实施稳定与和谐。因此,儒家思想是一元的,是人本主义的。

与孔子不同,老子在哲学层面和政治层面均作出了具有自已特色的迠树。与西方同时代的古希腊哲学相比较,老子創立了一个完整的自然主义哲学体系。這个体系的核心就是道。或者说,世界的本质就是道,宇宙只是道的表现形式而已。天地万物都是道运动演化而诞生的,包括我们人类也是道运动的产物,世界上一切都包含在道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之中。老子虽把人列为四大之一,但人的活动,包括人的精神活动受制于道的运动。因此,老子的思想是一元的,是完整的自然主义世界观。

老子的政治观则更是石破天惊。老子完全否定了阶级分化后的私有制社会,否定了私有制社会形成的价值观念,痛责“损不足以奉有余”的剝削行为不道,鄙视当時社会的统治者即奴隶主贵族极尽奢糜的享乐生活。老子主张人类社会应返朴归真,回归自然。老子的這种政治观与当时社会的发展完全背道而驰。人类从脱离矇昧的原始部落社会以来,就开始了阶级分化的私有制社会形态,這一点,连马克思,思格思都认为是人类的进步。历史上公开否定私有制社会,主张返朴归真的,老子是第一人。西方直至十六世纪啟矇時期,卢梭才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卢梭认为科技文化生活的过度发展是一种浪费。他也主张人类回归自然,但远没有老子政治观那样彻底。老子的哲学思想在中国没有成为主流显学,原因就在于此!它不适用于私有制社会,或者更直接点讲,它反对私有制社会!

但老子的哲学思想始终在中国流傳,尽管对老子的解读多不到位。然而老子的哲学观念代表了中国上古的傳统文化。它是中国人,中国文化的根,即使是儒家文化,在世界观方靣,也是以天道观为基础的。

老子的哲学思想,近代以来,在国外影响越来越大,据说各种文版的印刷量,竟然超过了圣经!西方许多学者对老子思想的理解逐渐深入。哲学家尼采目空一切,狂妄自大,但对老子思想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曾说:看来我们的著作都应该燒掉,因为有了老子就行了。他赞扬老子:象一口汲取不尽的古井,什么時候都可以从中汲取有用的东西。编写西方哲学史的大哲学家罗素評价老子说:他给人类提供了另种生活模式的可能。可见罗素从西方哲学的角度读懂了老子。罗素尤其赞赏老子主张道与万物之间的关系:生而不有,长而不宰。這应该宇宙间的真理。人类社会应该遵循的法则。

如果说,孔子的儒家思想是私有制社会存在和稳定的思想工具,是伴随人类走完私有制社会发展历程的不二法门,老子思想则是啟发人类进入化鏡的明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