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盛宏醒悟(知否原著与盛宏一对比)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电视剧里,如兰号称是唯一自由恋爱并能嫁给爱情的女孩,原著中,如兰与文炎敬相遇的过程是这样的:

知否盛宏醒悟(知否原著与盛宏一对比)(1)

明兰点点头,好大一场戏,她当然记得。

“那之后,爹爹就定了敬……文公子。”一提起心上人,如兰就粉面绯红,“你和老太太去宥阳没几日,爹爹和娘亲就请了文公子上门吃茶,那日恰巧我装病闷的慌了,便偷着跑去园子顽,文公子路过时,瞧见了我……他当我是小丫头,捡起了我的帕子,还冲我笑了笑;后来,他又来了几次,每回我都在园子里顽,想着可以说上两句,他说……我好看,又精神爽利,叫人瞧了就心头敞亮起来。”

——节选自《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请注意这句话:

文公子路过时,瞧见了我……他当我是小丫头,捡起了我的帕子,还冲我笑了笑

我们知道,与人交往,第一印象很重要,更加确切地说,第一面很重要,不用说话交流,就那惊鸿一瞥就能决定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好恶;

在文炎敬的第一印象里,如兰长得像一个丫鬟。。。。。

按理说如兰身为嫡女,穿得肯定不会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这跟如兰的外貌有关,按原著的话说,就是姿色平平,丝毫不出挑,

知否盛宏醒悟(知否原著与盛宏一对比)(2)

华兰谈笑间,不动声色的细细观察三个妹妹,墨兰如郁竹般皎然清雅,斯文娇弱,就是带了几分孤芳自赏的味道,明兰眉目如画,尤其秀丽出众,年纪虽小,却一派温婉可爱,说话举止很有分寸,既亲近孺慕长姐,却没有半分越过如兰的意思,很招人喜欢,华兰暗暗点头。

最后看自己同胞妹妹,华兰暗暗叹气,如兰长相多似王氏,姿色平平,不过好在肤白眼亮,气派富贵,举止从容,一副嫡女做派,不过……华兰骗不了自己,如兰到底张扬了些,不够稳重端庄。

——节选自《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虽然华兰表示胞妹如兰“气派富贵,举止从容,一副嫡女做派”,但文炎敬小门小户出身,对豪门贵女的嫡庶区别分不清很正常,

文炎敬大概率,是觉得外貌平庸的如兰和普通丫鬟没有什么区别(他说……我好看,又精神爽利,叫人瞧了就心头敞亮起来。。。),

或者说,在文炎敬心里面,如兰这样的货色,就配当个小丫鬟,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后面盛宏答应了文炎敬与如兰的婚事后,会有种吃了苍蝇一样的感觉

知否盛宏醒悟(知否原著与盛宏一对比)(3)

盛紘提高声音,出言讥讽:“敢情那贵婿是你给明丫头寻的?还是如儿让给自己妹子的?”王氏立刻语塞。

盛紘瞪了王氏好几眼,挥了挥袖子,才发现袖子被茶水打湿了一半,他拧了拧袖子,沉着面色,训斥道:“这门亲事老太太本是不愿意的,你自己没教好闺女,让如儿做出那般不知廉耻的事来,末了没法了解时却拿明丫头顶包,你还好意思说?!”

每次提起这件事,盛紘总忍不住夹枪带棒的数落王氏,毕竟对一个以道德文章标榜的文官来说,嫡女私会外男,简直是在他脸上扇耳光;而每回这时,王氏也只能老实听着,再怎么说,教养女儿也是母亲的职责。

盛紘一想起如兰和文炎敬的事就觉着吞了只苍蝇一样恶心,忍不住又训了王氏一通,顺下些气来后,才又回归正题:“我与你把话说明白了!这回无论明里暗里,还有前儿你值给如儿的那座宅子,你都得把两个丫头的陪嫁置办的一般厚!”

——节选自《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相貌堂堂,饱读诗书的盛宏为什么会娶相貌平平,见识粗浅,大字不识一箩筐的王氏?还不是因为盛宏是小门小户出身,他需要王氏的家世帮自己铺平道路,

盛宏是一个眼光精准的人,文炎敬是一支潜力股他当然看得出,文炎敬那点小心思他当然也看得出。。。。说白了,文炎敬不过是在走自己当初走过的路而已,

有徒如此,盛宏怎能不腻歪(恶心)。。。。好徒弟,把师父的本事都用在师傅身上了,

盛宏是一个可以做大事的人,他眼光独到不说,为人也是极为圆滑,能做到面面俱到,随意几乎大半辈子都是低级官僚,但是盛家确实在他手里慢慢兴盛起来

知否盛宏醒悟(知否原著与盛宏一对比)(4)

入夜,盛紘在顶头上司那儿喝过喜酒回来,换了一身家常的便服就去了书房,推开房门,只见长柏正坐在桌旁等待,此时已起身朝自己行礼,盛紘颇感满意,略一颔首,打趣儿子道:“你倒回来的早,齐国公府喜宴上的菜不好么?”

长柏淡淡道:“菜很好,只是母亲的脸色不好看。”盛紘微一皱眉,径直走到书桌后头,撩起衣摆坐下,道:“为着如丫头的事儿,你母亲气的不轻,不过,她也有错。”

长柏毫无所动,走到书桌旁的案几上,从一把雕刻‘岁寒三友’绘纹的紫砂陶壶里倒了一杯温温的浓茶,稳稳的端到盛紘面前,才道:“子不便言母过;此事,不能怪元若贤弟。”乍听着,像是在说平宁郡主的不是,其实把王氏一起捎上了。

盛紘接过茶碗,酒后口干的很,一口就喝干了,同时点点头:“齐贤侄为人不错,幸亏他前几日偷着与你通了消息,为父才没在严大人的奏本上附名,昨日去找了卢老大人后,便证实了却有其事。”

长柏手执茶壶,再为父亲的茶碗里续上茶水,低声道:“父亲莫若再看看,严大人也是久经官场的,兴许另有深意。”

盛紘再次端起茶碗,轻轻啜了一口,为儿子解释道:“那甘老将军这十几年来执掌军权,居功自傲,连薄老帅都解了兵符与皇上,他还敢妄自拿大;年前的北伐,皇上几乎倾尽三大营兵力,甘老将军却领着大军拖延不战,放任羯奴纵祸边城;沈国舅和顾二郎乘南下平叛之威,兴兵北上剿敌,不但分去了甘老一半兵权,还连连得胜,缴获辎重牛羊无数。卢老大人念得当初在工部时的情分,昨日私下向为父的透露,前几日已传来战报,皇上秘旨未发,说的是,沈国舅一举掀翻了羯奴中军大帐,顾二郎斩杀了左谷蠡王及部将无数,你说严大人这会儿参沈顾二人纵兵为祸,不服军令,这不是自讨苦吃么?”

长柏略略沉思了一会儿,问道:“严大人本是极谨慎的,这次怎会轻易参奏沈顾二人呢?难道他不知,他们一个是当朝皇后亲弟,一个是皇上心腹。”他虽天资聪颖,但到底只是日日待在翰林院苦读圣贤书,于朝堂中错综复杂的关系不甚清楚。

盛紘盖上茶碗,瓷器发出清脆的敲击声,他缓缓道:“我儿不知,我朝自来便是武将受文官节制,除非是皇亲国戚或权贵子弟,否则一个武将若朝中无人帮衬,甘老将军如何能在军中屹立十几年不倒,呵呵,只是不知严大人的上头又是谁了?申首辅精明溜滑,百事不沾,只怕这些人弄左了,我瞧着当今圣上可没先帝那般好说话。”

长柏默默点头,忽又问道:“既然父亲昨日就知严大人的奏本怕是要坏事的,为何今日还去严府吃喜酒?”

盛紘捋着胡须微笑:“柏儿记住了,官场上为人,若做不到至刚至坚,一往无前,便得和光同尘;我不肯附言与严大人,不过是政见略有不同,但上下级一场,却不可早早撇清了干系,徒惹人非议。”

长柏认真的听了,书房内静默了会儿。

盛紘又转头朝着儿子道:“我瞧着齐贤侄很好,颇念着与你的同窗之谊,你可与之一交,你媳妇很贤惠,知道这次要送双份的贺礼,不要怕你母亲生气,为父会去说的;还有,那文…贤侄,唉……也是好好的后生,是墨丫头没福气,论起来你是他师兄,多加安慰罢。”盛紘叹气起来,脸上露出失望之色,“算了,看墨丫头自己造化罢,咱们能使的力气也都使上了;可恨的是,倒把老太太气病了,好在明丫头孝顺,时时在旁看着……”

——节选自《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估计盛宏做梦也想不到,他的徒弟文炎敬,早已经在暗度陈仓了,而且文炎敬比盛宏更能忍,盛宏起码还会在林噙霜一事上犯错,文炎敬则是一忍到底,对如兰始终如一的“相敬如宾”(自己没实力之前,最好先忍着,盛家不好得罪啊),

知否盛宏醒悟(知否原著与盛宏一对比)(5)

盛家有些特别。

由于林姓女士曾在盛家兴起的巨大风浪,导致盛家女眷从骨子里对妾室这种生物就有强烈的防备。当初袁夫人塞过来的那些女子,如今已叫华兰清理的一干二净,能留下的,不是纯摆设性质的次品,就是她能牢牢控制的。

而如兰和华兰还不一样,她出生前后,正是林姨娘在盛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之时;亲娘每日咬牙切齿呈巫婆状,还有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庶姐,美貌才华样样胜过自己,有父亲疼爱,有得宠的生母,几乎夺走了属于她这个嫡女的一切风光。

没有人知道,小小的她,曾经多么受伤。今日姐妹三人聚会,嬉笑闲聊,惬意之极,可始终无人提及墨兰半句,包括明兰自己;她们愿意忘却,但不能轻易原谅。

但如兰也是幸运的,豆蔻年华的一次次碰壁和挨批后,她终于学会了收敛脾气,还有——思考。文家那个丫头本就是自小伺候文炎敬的,当如兰有妊时,文老太太以儿子无人服侍为由,提出收那丫头为通房,这原也是顺理成章的。

但如兰顷刻惊醒,并当即意识到绝对不行。这种自小服侍的丫头,就算主子对她没有产生过爱情,但自小的情分也是很客观的。重点是,她很难完全控制。

如兰前所未有的冷静,没有闹腾,而是出了哀兵。

从王氏身上,如兰学到娘家的威势可以震慑任何人,甚至婆婆妯娌,但永远不能用来逼迫丈夫;而从林姨娘身上,她学会了示弱,谈感情,一定要谈感情。

雨中哭泣,她只是个吃醋而茫然的小女子,深深爱恋丈夫不能自拔,因害怕丈夫变心,而不知如何是好,什么规矩礼教,都忘诸脑后,只能像孩子一样,躲在雨中偷哭。

文炎敬果然大受感动,深觉自己三生有幸,怎么也不能辜负这般深情厚意,次日便亲自动手发嫁了那个丫头,之后连如兰从自己陪嫁丫头中挑人出来作通房,他也没去碰。

——节选自《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原著的最后,文炎敬到了泉州当官,这也是盛宏曾经做官的地方。。。其中的隐喻不言而喻(这徒弟,也太爱模仿师傅了),

知否盛宏醒悟(知否原著与盛宏一对比)(6)

墨兰冷笑着拍掌,大声道:“好,说的好,到底是做了一品夫人的,果然说的头头是道,只叫我这不成器的姐姐,恨不能一头碰死了,再投一次胎的好!妹妹现下飞黄腾达了,也别光顾着讥讽,好歹拉拔姐姐一把呀!”

望着她那扭曲激烈的面庞,明兰静了好一会儿,忽道:“五姐姐随姐夫赴了外任,四姐姐从来不问,可知他们去哪儿了?”

墨兰不屑的从鼻子里哼出一声来:“管哪处犄角旮旯,芝麻绿豆的小吏!”

“……是泉州。”明兰轻声道,“当年爹爹领咱们住过的地方。五姐夫有本事,自行谋的差事,爹爹不过最后推了一把。”

说完这句,明兰长出一口气,只道:“我歇的够了,这就去前头告辞,姐姐不必送了,就此别过罢。”说着便下床踩鞋。

走出门外,小桃紧紧扶着她,嘟囔道:“姑娘也忒好心了,四姑娘哪里配了!您的好言好语,她还当是笑话她呢!”

明兰揉揉小桃的刘海,微笑道:“傻丫头,有时咱们要做些‘应该’的事,而非‘需要’的事。”就当为梁夫人做件好事罢,她待自己还算不错。

……

墨兰犹自坐在椅中,仿佛无力,脑中一片空白——

泉州,那是多么好的地方呀。

空气湿润温暖,到处都是碧粼粼的水塘,映得天光浅蓝明净,鱼米稻香间,悠荡着孩子们稚嫩的歌声,还有从海那边舶运过来西洋货……

那是她最美好的时光。

那时,她是父亲最宠爱的女儿,生母林氏又那么体面。出门游玩,或见人待客,哪个太太人不夸她漂亮,聪明,简直比嫡出的那两个还有大家风范。

泉州,泉州,文炎敬,父亲的安排……本来,这都是她的。

一时间,她满心怅然若失。

——节选自《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有婿如此,盛宏这个岳丈真不知道作何感想。。。做徒弟挺好,做女婿嘛。。。。那就见仁见智了。。。。

知否盛宏醒悟(知否原著与盛宏一对比)(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