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入棺堵九窍(妃子下葬要堵住九窍)

悠悠华夏五千年,中华文化一直屹立于世界的舞台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人从出生到去世都有着一套严格的礼仪制度,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演变。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人因受封建文化的影响,所以对“丧葬”这件事情非常的重视,尤其是王孙贵族,他们不仅希望自己得到安息,还希望自己在另一个世家享受荣华。

在如此情况下,便衍生出了一些“手段”,比如为了保障逝者的灵魂是完整的,古人会用“九个塞子”堵住逝者的“九窍”。其中,我们所熟知的“眼耳口鼻”为八窍,那么第九窍是什么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古代入棺堵九窍(妃子下葬要堵住九窍)(1)

古代的殉葬制度

众所周知,因为科学技术的局限性,我国古代的人比较迷信,他们信奉死后会到另外一个世界生活,而为了保障在另外一个世界的荣华富贵,“殉葬”制度便应时而生。

根据史料的记载,夏商时期这一制度便存在了,而且还有着完整的殉葬体系制度。秦朝之前,社会制度一直是“奴隶制度”,所以殉葬人员的选择一般都是奴隶,殉葬的手段也相当残忍。

秦汉时期,或许是因为常年的战争,导致国家人口锐减,殉葬现象有所缓解,始皇帝嬴政更是将“人殉葬”改变成了“陶俑殉葬”,这种“替代品”的出现也为后来的当权者提供了一个“范本”。

此后的几百年、上千年中,“替代品”陪葬一直是主流趋势,只是随着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他们不断开始学习汉文化,“殉葬制度”又再次死灰复燃,宋元时期的周边各国很普遍。

古代入棺堵九窍(妃子下葬要堵住九窍)(2)

明朝皇帝朱元璋也是“殉葬制度”的鼎立支持者,比如,他有一个儿子名叫朱樉,朱樉去世之后,朱元璋让他的妻子、妾室几乎都陪葬了,有时候甚至还会出现“活葬”的场面,这些人的结局相当的凄惨。

清军入关时,早期的清廷也有“活人殉葬”一说,也是深受“最早期”汉文化的影响。然而,随着对汉文化学习的逐渐加深,“殉葬”的现象便逐步消失了。

及至康熙皇帝时期,他认为殉葬制度过于残忍,所以便直接取消了这一制度,此后清朝皇室虽然陪葬品很多,但却没有了活人殉葬现象的出现。当然,一些比较古板的王公贵族,依然还会背着皇帝做这件事情,但那也只是局部现象。

正如上文所说的那样,古代中国人深受封建文化的影响,即便是亡人下葬也有一套完整的流程,甚至还有比较残忍的“殉葬”体系。可是,除了以上所说的内容之外,古人下葬时还有一项“流程”鲜为人知。

古代入棺堵九窍(妃子下葬要堵住九窍)(3)

对于贫民来说,因为身份比较低下,再加上经济条件比较贫苦,所以他们的下葬流程很简单。可是,对于富家人来说,尤其是皇宫中的妃子,她们下葬时还有一些特殊的工作要做,那就是要用器物堵住九窍。那么,这所谓的“九窍”都是什么意思呢?

何为“九窍”

说到这里又会产生一个问题,为何古代人下葬时要堵住“九窍”呢?这个答案依然是:“受封建文化的影响”。话说,古人认为下葬时堵住九窍能够让亡人的灵魂趋于完整,不被外界之物所分散。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防止尸体腐烂,对于这一点,有些皇帝会采用“水银”的方式来达到(在棺材周边放入大量水银),始皇帝嬴政采取的就是这种做法。

当然,如果水银的数量不足,依然会导致尸体腐烂,此时“堵九窍”便是最稳妥的一个方法。一般而言,男性和女性身上有八窍是一样的,它们分别是男女的耳朵,口腔,眼睛,鼻子,肛门。

古代入棺堵九窍(妃子下葬要堵住九窍)(4)

从字面上来看,这些部位虽然同为“八窍”,但是所使用的“塞子”也不尽相同。对于平常人家来说,珍贵的物品根本不用多想,它们大多都是使用木塞。

然而,对于富贵人家来说,他们不仅要活的时候显贵,去世的时候也要用最好的。普通富裕的家族,可能会选择一些金银类塞子,珍贵而且还不会生锈,王孙贵族则不会选择这些“次品货”。

在古人眼中,玉器的地位是很高的,“阴凉”的特性也很适合已逝的亡魂,所以王孙贵族、皇帝皇后等人,他们选择便是这种“玉器”,象征着地位和权力。

值得一提的是,亡人下葬时使用的玉塞很是讲究,每一个塞子都有各自的形状和名字,比如:口中的叫玉琀,眼睛的叫瞑目,耳朵的叫耳塞,鼻子的叫鼻塞,肛门的则叫肛塞等。

古代入棺堵九窍(妃子下葬要堵住九窍)(5)

木头材质的塞子打造的非常粗糙,只需要满足最基本的要求就可以,而且普通老百姓也没有太多的要求。不过,王孙贵族对玉塞的要求却比较高,如果工匠在打造的时候稍有差池,很有可能会受到惩罚,触犯龙威时更有可能会被问罪。

由此可见,古下葬礼的制度还是很严格的。说到这里,可能就会有很多人问:“上述才说到“八窍”,那剩下的第九窍又是指哪一个部位呢?”

第九窍是什么?

通过上述所讲,眼耳口鼻肛为人体的八窍,还有一窍就是私密的生殖器官了。“八窍”为男女相同,这也是男女的共性,但因男女有别,所以第九窍也有一些区别之处。

通过对古人陵寝的一些研究,专家们发现古人对生殖部位隐私的保护还是很到位的,而且男女之间还有一定的差别。相同之处:无论是男是女,他们第九窍的玉塞都像一个盖子一般,完美地遮盖了古人的隐私,这也是对逝者的尊重。

古代入棺堵九窍(妃子下葬要堵住九窍)(6)

当然,因为细节上的不同,所以“盖子”的形状也有一些差别。男性生殖部位的玉塞一般为圆筒状的玉琮,简而言之,大概形状就像是一个圆筒,将男性的隐私完美保护。

女子的大致为三角圭形的造型,而这一形状的选择也大有讲究,现代一些专家认为,女性三角圭形的玉器,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在暗示女性的生殖能力。

三角圭形的圭角上尖下钝,这种形状与树叶和青草很相似性,象征着春天时期万物复苏时的情景,也与女子传宗接代的概念相吻合。

同时,圭也是中国古代六礼器之一,有多子多福、子孙后代绵延不断的意思,基于这一点,女子的玉塞才会被制作成圭形。

古代入棺堵九窍(妃子下葬要堵住九窍)(7)

虽然说使用玉塞代表着古人对于先人尊敬,而且也很符合死者为大的文化理念,很多人都会遵守。只是,随着时代的推移,这种“制度”逐渐在简化、消失。

现在,我们举行葬礼大多从简,以火化为主,这不能说我们不尊重先人,只是时代在变化,“从简”也很符合时代主题,而且我们更加相信科学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