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

1前言:

在两年前,NVIDIA推行发布了基于Ampere架构的GeForceRTX3090,而AMD则是不急不缓的推出RDNA2架构的RadeonRX6900XT;而在两年后,同样NVIDIA仍是推行的推出了AdaLovelace架构的GeForceRTX4090/4080,而AMD基于RDNA3架构的RadeonRX7900XTX/XT也终于来了。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1)

在空气显卡的时代,无论是NVIDIA还是AMD,推出什么样的显卡,只要算力足够可以,某老板喜欢了,那么定价再怎么样都会是受欢迎的。而大潮之后,才是两家显卡上游芯片大厂发挥正常实力的时候。因此新一代的旗舰显卡对垒受到了更多消费者们所关注。而我们知道,NVIDIA的RTX40系列是真的大,那么这次AMD的小核心战略到底会否成功,RadeonRX7900XTX/XT会怎么样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架构讲解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2)

根据AMD官方给出的最新资料来看,基于RDNA3架构的Navi31核心(RadeonRX7900XTX/XT显卡)主要提升就在于:54%每瓦性比比领先于上代;更强的性能表现,2.7倍性能带宽与61TFLOPS单浮点运算能力;更高效的统一RDNA3CU单元;DP2.1接口,实现更高分辨率更高刷新率输出,以及全新的多媒体引擎。

独特的小型核心设计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3)

在旗舰显卡上,AMD首次采用了小型核心的战略,但这样的小型核心与我们所熟知的不太一样。如上图一样,一个RDNA3架构的核心,你看着以为是有6个HBM显存?但实现上那是TSMC6nm工艺的MCD(内存缓存芯片),而中间较大的那个就是TSMC5nm的GCD(图形处理单元)。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4)

AMD这样的小型核心战略想法很简单,大家可以理解为桌面级的处理器一样,GCD只是负责图形部分,而一个核心可以由不同数量的MCD组成,再配上不同的显存颗粒数量,真正的做成极致的成本压缩。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5)

Navi31核心的TSMC5nm工艺GCD核心面积为300g平方毫米,而NVIDIAAD102核心面积为608平方毫米,次旗舰AD103核心面积为379平方毫米,单纯从核心面积来看,同工艺下生产成本更低,良率控制也更好。

二代InfinityCache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6)

每个MCD中集成了64位的GDDR6显存控制器与二代InfinityCache,Navi31核心中InfinityCache总容量为96MB,意味着每个MCD能分到16MB容量的InfinityCache。而这个InfinityCache充当了GDDR6显存颗粒与GCD之间桥梁,在RDNA3架构中,两者之间的带宽最高可达到5.3TB/s,比RDNA2中的一代InfinityCache要高出2.7倍。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7)

你可以理解为二代InfinityCache是一个大容量的L3缓存,只不过这个缓存在AMD眼里并没有GCD那样重要,出于成本上的考虑,把MCD都独立出来,根据不同定位的显存配备上不同数量的MCD。Navi31核中RadeonRX7900XTX配备了6个MCD,完整的384Bit显存位宽与96MB二代InfinityCache,而RadeonRX7900XT只配备是5个MCD,320Bit显存位宽与80MB二代InfinityCache,刀法更为轻松简单了。

全新的CU计算单元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8)

如果说MCD是出于成本考虑而做出来的,那么RDNA3架构中最重要的GCD自然就是为了更高的性能表现而来的。RDNA3架构Navi31核心中CU单元有着更高的晶体管密度,相比上代Navi21提升了165%。按照参数来看Navi31核心,6个MCD 1个GCD核心面积是522平方毫米,晶体管数量达到了588亿个;而Navi21核心面积为520平方毫米,晶体管数量仅为268亿个,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9)

每个CU单元中有着64个流处理器,但RDNA3架构中的流处理器都能实现双发,也就是64个双发流处理器,看着数量没变,但是由于浮点/整数灵活发射设计,可以实现两部的指令吞吐能力,约等于能够实现128个流处理器的吞吐量。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10)

同时CU单元中还有着两个全新的AI引擎,相比上代旗舰显卡有着2.7倍性能的提升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11)

而最后是AMD二代光线追踪加速器,意味着这一代的显卡有着更强劲的光线追踪能力,理论上每个CU单元能带来50%的性能提升。

超强的显示输出能力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12)

RadeonRX7900XTX/XT是首批采用了DP2.1视频输出接口的显卡之一,最高的显示输出带宽能达到54Gb/s,轻松支持完整的Rec.2020色域及12-bitHDR显示,并且可以实现最高支持8K165Hz以及4K480Hz输出。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13)

同时RadeonRX7900XTX/XT也实现了AV1视频格式的编码与解码,最高可以实现8K60的AV1格式编解碼创作。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14)

纸面来看,RadeonRX7900XTX/XT旗舰显卡的提升也是比较让人满意的样子,那事实是否这样呢,我们直接来测试一轮。

2蓝宝石RX 7900 XTX白金版OC

蓝宝石RX7900XTX24GD6白金版OC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15)

RadeonRX7900XTX首批上市的显卡仍未发现有公版的影子,非公版显卡仍是目前曝光最多的那几款资深AIB厂商的产品,而蓝宝石针对此最新推出的是蓝宝石RX7900XTX24GD6白金版OC显卡(下述简称:“蓝宝石RX7900XTX白金版OC”)。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16)

其实了解蓝宝石显卡的用户来说,白金版显卡就是公版甚至上的小幅频率提升版本,相比公版有着更高的Boost频率,达到了2525MHz。而家庭化脸谱的设计,让蓝宝石RX7900XTX白金版OC整块显卡的外观设计很有辨识度。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17)

基于AMDRADEONRX7900XTX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18)

24GB显存,带上OVERCLOCKOC功能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19)

正面是三把飞翼轴流风扇,可以减少三把风扇之间风流的相互影响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20)

飞翼轴流风扇好处在于能提供更大的下压能力,更大的风量,同时噪音控制更为出色,因此许多高端显卡中都有类似的风扇设计。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21)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22)

背部同样是蓝宝石PULSE白金版显卡的心脏跳动线做装饰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23)

与公版不一样的是,蓝宝石RX7900XTX白金版OC显示输出接口配备的是两个HDMI2.1与两个DP2.1的组合,好处在于,可以兼容更多HDMI的接口,可以实现4屏显示输出。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24)

SAPPHIRE蓝宝石的金属铭牌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25)

显卡的辅助供电接口:3*8Pin的组合,好处是只要电源的额定功率达到800W左右即可带动显卡,不用再次更新电源。

3显卡拆解

蓝宝石RX7900XTX24GD6白金版OC,拆解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26)

显卡的金属背部是直接利用螺丝与PCB固定起来的,拆下散热器即可以清晰的看到。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27)

而显存北部的位置配上了导热垫进行辅助散热。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28)

蓝宝石RX7900XTX白金版OC正面PCB,小越肩式的设计,14层PCB板材,两边分别是显卡的供电模块,中间是一个核心与12颗GDDR6显存颗粒。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29)

正反两面的PCB做工其实都是比较规整,做工比较扎实,而PCB方案其实都是在公版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小幅修改而来的,其它的AIB显卡PCB同样采用接近的布局。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30)

这个就是AMD首次在旗舰显卡中采用了小型核心的Navi31芯片,中间那个大的就是GCD,而两侧的6颗就是MCD,类似于GCN架构Fiji核心与HBM显存一样,采用MCM封装在一起。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31)

12颗GDDR6显存则是围绕着Navi31芯片,底部的四颗GDDR6显存均打上了保护胶,防止GDDR6颗粒意外掉落。GDDR6颗粒是来自SK海力士的H56G42AS8DX014编号的颗粒,单颗规格为2GB容量/32Bit位宽,频率为20Gbps。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32)

显卡采用了总共20相供电的设计,其实左边的3相与右边的11相均为核心供电,而左侧的4相为GDDR6显存供电,2相为IO协同供电。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33)

每相供电均配备上了DrMos芯片,来自MPS的MP87997,目前我们仍未查看此款芯片的相应参数。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34)

MP2856协同控制器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35)

MP2857和MP2856两颗主控芯片协同核心与显存的供电部分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36)

PCB左下角空焊的位置其实是TYPE-C的电路部分,由于蓝宝石RX7900XTX白金版OC是不配备TYPE-C接口的,所以此部分电路为空。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37)

输出接口均是采用是带金属屏蔽的端子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38)

蓝宝石RX7900XTX白金版OC采用了一个二段式的三风扇散热模组;底部是纯铜底座,经过铣机处理后得到了一个GPU平面与显存平面,再配上高系数的导热垫为显存进行辅助散热。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39)

核心是5条热管贯穿两个散热模组,而另外一条热管是在GPU与显存位置中间,起到辅助散热的作用。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40)

有3条热管为U型管,直接回到主散热模块上,增加散热效率。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41)

5条热管都贯穿到底,均采用了扣FIN与回流焊接的技术加强整个散热模块的散热效能。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42)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43)

这埋在我们就更清晰的看到不同的热管与散热鳍片的分布情况,配合上三把风扇,会有着相当出色的散热效果。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44)

风扇是来自NTK的DC无刷风扇,规格为9015,9CM的超薄风扇,带上PWM功能,配合上显卡的智能启停技术噪音控制相信会更好。

4测试平台介绍

测试平台介绍: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45)

测试平台自然是使用目前旗舰级的平台,处理器为Inteli9-13900K与ROGZ790HERO的组合,而内存方面是四条KingstonFURYRenegade运行在DDR5-6000C32模式下,这样平台有着更能的性能同时稳定性也得到一定的保证。

此外,显示器采用了评测室里最为常用的爱攻&保时捷联名PD32M电竞显示器,32寸的4K144MiniLED背光显示器,玩游戏时得手就手,同时还支持DP1.4a与HDMI2.1,实现更游戏的游戏体现。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46)

目前由于GPU-Z软件并未针对RX7900XTX/XT进行更新,所以GPU-Z显示信息中仍未部分是不太完全的,大家参考着看吧。在显卡测试的时候,我们同样把主板上的ResizeableBAR功能打开,GPU-Z显示此功能也同步打开了。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47)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此次测试中采用的是AMD提供的媒体测试驱动:AMD-Software-Adrenalin-Edition-22.40.00.57-Win10-Win11-Beta5-Navi31,是Beta版本的测试驱动与正式版本的测试驱动有些许的不同,更不用说之后AMD会有鸡血版本的驱动什么的,大家作参考先了解一下RX7900XTX/XT的性能即可。

5理论性能测试

理论性能测试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48)

理论性能方面,我们照旧采用的是最新版本的3DMARK测试工具,通过不同的TimeSpy、FireStrike、PortRoyal以及SpeedWay等6个测试项目来进行对比。先从结果来看,蓝宝石RX7900XTX白金版OC比上代RX6950X有着41%的性能提升,尤其是在光线追踪性能方面提升是较为明显的,约有56%性能提升。

即使是拿RTX4080FE显卡来做性能对比,蓝宝石RX7900XTX白金版OC还是有着不少理论性能上的优势,尤其是在理论项目FireStrike与TimeSpy上。只不过光线追踪性能测试项目上仍是以RTX4080FE显卡有着一定差距。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49)

同时我们测试了AIDA64GPGPU的理论性能测试,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显卡的显存读写速度,以及GPU不同算法的算力等。其中有一个比较让人在意的是RX7900XT是320Bit显存位宽的,显存理论带宽是要比其它两款AMD显卡都要少的,但是理论性能出来的结果相差不大,笔者是认为这个测试项中的采样数量可能不太足够,都写到无限缓存里的,所以三者出来的结果是基本一致的。

再来看看不同算法的算力表现,由于采用了最新的RDNA3架构所以大部分的算力项目上蓝宝石RX7900XTX白金版OC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包括单精度的浮点运算,以及SHA-1HASH算力上。即使是对家的RTX4080部分的算力测试也是比不上的。

6游戏性能测试

游戏性能测试

小核心怎么刷(小核心曲线救主)(50)

游戏性能方面,我们这里测试了常规的游戏,同时还测试了带上光线追踪技术的游戏,以及部分带有FSR技术的游戏,当时RTX4080这次我们不用DLSS,而是默认采用FSR能力,测试数据供大家参考之用。

相较于RX6950XT,在2K分辨率下,蓝宝石RX7900XTX白金版OC有着较为明显的领先优势,约领先上代24%。当然啦,RX7900XTX在部分游戏中还是领先RTX4080的,只是在光追游戏中就有点跟不上了,即使是拿出独家的FSR技术加持也是有一定的差距。

而来到4K分辨率方面,这次蓝宝石RX7900XTX白金版OC性能提升更为明显些,同设置下,性能比上代显卡提供了约38%,这已经是很不错的性能数据表现。至于RX7900XTX与RTX4080对比,同样是光追游戏方面会让整体表现显得落后一些,但是随便分辨率的提升,两者之间的差距不断的拉近,相信在之后驱动优化与FSR3技术上线后,RX7900XTX会有着更好的游戏性能表现。

7内容创作测试

内容创作测试

来到大家都比较关心的内容创作方面,这里我们采用了PCMARK10与PugetBench的测试进行对比。总的来说,蓝宝石RX7900XTX白金版OC比上代显卡提升了5%,其实从数据来看,笔者认为这提升不大的原因在于驱动优化方面,部分测试这次未能展现的原因同样是驱动优化BUG,或者是程序崩了。

至于与RTX4080显卡的对比,那么只能说半斤八两吧,你也不笑我,我也笑不起你了。两者在内容创作方面的性能表现的确是差不多,尤其是我们测试的软件和驱动都是目前较新的版本,所以新显卡的到来,不单是驱动优化得加紧还得是应用软件的优化得加急了,不然即使架构再好,优化不当,性能还不如旧卡。

SPECviewperf2020基准测试是基于图形工作站领域的综合性专业测试软件,可看到蓝宝石RX7900XTX白金版OC的性能表现是真的不错了,比上代有着16%的性能提升,同时比RTX4080的性能表现好太多了,主要是snx-04项目是传统的AMD优势项,那么拉分就比较明显了。

8温度测试

温度测试

功耗方面由于GPU-Z软件对新显卡的识别仍是不太好,我们无法很直观的看到显卡供电的功耗情况。但是我们电源是使用的MSIMEGAi1300PPCIE5,可以直接软件上看到整机的功耗情况。在30分钟的Furmark测试后,我们可看到显卡最高的温度曾经达到了64度,但最终稳定的温度为58度,对于一款旗舰级别的显卡来说,这已经是很凉快的。同时要知道此款蓝宝石RX7900XTX白金版OC显卡仅是一款双槽大小的显卡,对比别的三四槽卡位的显卡,散热效能高,空间占用也少得多了。

至于功耗方面,整机的功耗是444.39W,而待机情况下是110W左右,可折算成显卡的Furmark功耗大概是334W左右。但这毕竟是折算出来的,还不能太准确,于是刚好HWINFO更新的版本能支持更多的RX7900XTX显卡信息,同样的Furmark情况下,显卡的TBP能达到362W,与官方的PPT值相当接近了。之后笔者还会针对RX7900XTX的功耗情况进行持续的关注,有兴趣的网友可以关注一下。

9总结

总结:

说真的RDNA2架构上改变来看,AMD看到了未来几年之后的发展蓝图,也使得AMD显卡市场上有一定的话语权;而RDNA3架构的到来,更多的是为了维护着这样的平衡关系,同时在成本控制和战略上更具针对性。

小核心的混合封装战略初步来看表面来看其实是成本控制,但其实RDNA3里有种众多技术的缩影,若是把小核心堆成大核心,TDP从355W扩到450W级别,配上8个MCD,那规模量真的强横。所以这次RDNA3的Navi31核心更多的是在市场上试水,当驱动优化与应用优化做得足够好的时候,工艺再进一下那么之的规格提升就更为激进了。

说回蓝宝石RX7900XTX白金版OC显卡本身,此是一款相当不错的显卡,有着强劲的性能表现,一点都不比RTX4080差,反而部分项目上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就是光线追踪性能上还有待加强,不知道之后的FSR3到来会否性能提升更为明显些。

同时此款显卡的做工、用料,以及设计水平都是一线水平的,烤机1个半小时稳定温度也就是61度,这已经是很不错了;同时其风扇转速也仅为44%,噪音水平控制较为出色。相信喜欢双槽显卡的玩家,会是比较喜欢此款蓝宝石RX7900XTX白金版OC了。

最后是定价,蓝宝石RX7900XTX白金版OC显卡零售报价为8499元,比公版的7999元显得贵上些许,不过一般AIB厂商都会比零售报价要高些的啦。话说回来,如果8499元,你能抢购到,也是真香显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