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不能触碰的十个雷区(教育孩子的小心机)

美国著名的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收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长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

如:当孩子不用心而没考好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地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内疚不安-不耐烦-反感讨厌,被“逼急了”会出现“我偏这样”的反抗心理的行为。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如果大人说多了,唠叨个没完,他就会有逆反心理,产生一种难以忍受的情绪,甚至做出小小的反抗。面对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教育孩子不能触碰的十个雷区(教育孩子的小心机)(1)

很多妈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每天早上把孩子从床上拉起来,边数落他:“给你说了多少遍了,让你按时起床,你为什么总是不听?”你一开口,他心里也许就在想:“又来了!”“天天老一套,烦不烦啊!”孩子的心里在这样想,怎么可能注意听你的话,并且按你的话去做呢?怎么办?停止叫他起床,停止唠叨、抱怨。

教育孩子不能触碰的十个雷区(教育孩子的小心机)(2)

头一天晚上,与孩子谈一谈,告诉他:“从明天起,爸爸、妈妈将不再叫他起床,否则,起床晚了会来不及吃饭,也可能会迟到,后果由你自己负责。”孩子也许仍然不拿此话当真,以为您只是说说吓唬他,但这也没关系,只要您坚持这么做就行。

第二天早晨,闹钟响了,但孩子仍然躺在床上不起来。这时您怎么办?千万不要去叫他,否则您将前功尽弃!为了孩子有更好的行为习惯,有时让他吃点苦也是值得的。您只管干自己的事,孩子起来以后,发现时间已经来不及了,他也许顾不上吃饭就赶快去学校了,也许会埋怨你没叫他,甚至哭闹,但你都不要帮他,让他自己去上学。

教育孩子不能触碰的十个雷区(教育孩子的小心机)(3)

孩子没吃饭去上学,他会饿肚子,也许迟到会挨批评。这样一次教训却会教育他今后应当怎么做。

父母面对的多是颇有个性的独生子女,所以用他们所能接受的事实去引导他们很重要。这就要求父母多去了解孩子的个性心理,并擅于在生活中寻找教育的契机,让孩子体验、感悟道理。

豆豆在幼儿园念中班。一次把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拿回了家,她妈妈耐心地对豆豆说:“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明天还给小朋友好吗?”豆豆不太情愿地点点头。第二天,在妈妈的关照下,豆豆把玩具汽车交给了老师。老师还夸了她。

谁知几天后,豆豆又一次地把小朋友的玩具拿回家,豆豆妈妈很是生气,真想狠狠地揍她一顿,但转念一想不能蛮干!利用这次机会要好好教育她。

教育孩子不能触碰的十个雷区(教育孩子的小心机)(4)

于是,她悄悄地把孩子最喜欢的玩具车藏了起来。到了晚上,孩子要玩,可是,哪儿也找不到自己心爱的玩具车。问妈妈,妈妈说不知道;问爸爸,爸爸也说不清楚。豆豆非常气愤,大喊大叫:“是谁拿走了我的玩具车,我恨死他了!”

等豆豆心情平静下来之后,妈妈对她说:“你的玩具被别人拿走了,你很气愤,对不对?”豆豆说:“对!”妈妈继续说:“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如果被人拿走了,也会很气愤,对不对?”豆豆又点了一下头:“对!”妈妈一看,火候已到,就把豆豆拿别的小朋友玩具的事提出来,“你已经知道应当怎么做了,对吗?”豆豆点点头。

第二天,豆豆主动地把玩具送给了小朋友,并向小朋友道了歉。

教育孩子不能触碰的十个雷区(教育孩子的小心机)(5)

孩子身上的每一件小事,引导得好,都会成为一个成长点。道理不能光讲,更重要的是引导,让孩子去体验,去感受,从而触动心灵,改变行为,使教育收到很好的效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