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输液危害很大(请合理使用输液)

作者:武汉儿童医院 梅艳


不管多大孩子,只要一有咳嗽、发烧的症状,许多宝爸宝妈们就会心急如焚的把孩子带到医院,同时还要求输液,而坚持选择输液的理由和目的往往都是“可以快点好”。

小儿输液危害很大(请合理使用输液)(1)


输液真的是又好又快吗?

你了解输液的风险吗?

普通感冒发烧,给孩子输液扎针,真的靠谱吗?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正确认识输液,让家长朋友们明白如何合理使用输液。

口服与输液——不同的两种给药方式


口服:是把药吃进去,然后通过肠胃吸收进血再发挥作用;

输液:是通过吊瓶把药慢慢滴进血管里。

两者是不同的给药方式,但是“殊途同归”,最终的目的都是让身体内达到合适的药物治疗浓度。

能口服,不输液


输液治疗是现代药物治疗的重要手段,在治疗某些疾病和挽救处于危重状态或不能口服药物患者的生命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另一方面,输液属于有创操作,药物没有经过人体的固有的保护屏障直接入血,发生不良反应也更多更快,所以不论什么药,用药原则都是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

滥用输液的风险有哪些?

首先我们先说明滥用的意思,滥用指:胡乱或多度使用。也就是说不该用而用。因此我们下面谈的风险是指滥用情况下,而合理和及时使用输液是临床重要的给药途经。

滥用输液,由于药品进入体内没有吸收过程,导致更容易出现药品不良反应。2016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静脉注射给药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占总例数的59.7%,包括皮疹、胃肠道反应及全身性损害,部分病例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再加上输液中内毒素、不溶性微粒等其他诱因,还会增加输液反应、静脉炎、肉芽肿等风险。

因此,提醒宝爸宝妈们,切不可为了治疗小病而滥用输液。滥用输液相当于“大炮打蚊子”,蚊子是死了,但既浪费了金钱,还可能误伤孩子身体。

小儿输液危害很大(请合理使用输液)(2)

纠正错误观念,提倡合理输液

开头提到过,许多宝爸宝妈带孩子看病时,主动要求输液治疗。这主要是由于对合理用药和输液风险认识不足,存在一些错误观念,如“输液能使病好得快”“医生不让输液,就是不负责任”等,从而导致孩子过度输液、错误输液。

举例:

对于普通感冒(医学上称“上呼吸道感染”)来说, 表现有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发烧、嗓子疼、咳嗽等症状,它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通常7-10天左右可以自愈,也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

但目前,滥用抗生素输液治疗普通感冒的现象还是比比皆是,要知道,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是没有作用的。随着普通感冒病程的进展,有少数孩子可能会合并细菌感染可能,抗生素也应该是在明确有细菌感染时才使用,而且通常首先考虑口服抗生素来发挥杀灭细菌作用。另外,也没有提前把抗生素用上来预防普通感冒细菌感染的说法。

普通感冒绝大多数不必输液,那肺炎一定要输液吗?


不一定。


无论是国内专家指南还是国外权威意见,都明确指出:轻度肺炎的孩子如果喝水和饮食可以保证液体摄入量,那么就不需要常规静脉补液。而即便有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对于轻症的肺炎也是推荐首选口服治疗。

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重症肺炎或因呕吐等情况导致口服难以吸收的情况下,才考虑静脉使用抗生素。此外,即使已经开始静脉使用抗生素,但当病情明显改善且基本稳定后,建议及时改为口服抗生素完成用药疗程,这也称为“序贯疗法”。

当然,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最终还是要由医生决定。

小儿输液危害很大(请合理使用输液)(3)

合理使用输液≠盲目拒绝输液


“能口服,不输液”,当两者都可以选的时候,我们选择口服来规避由输液带来的输液反应、严重药物不良反应、静脉炎等风险;

注意另一方面,输液有弊也有利,在治疗严重感染或者急危重患儿时,输液的给药方式能够及时将药物送入血液,让药物更快地发挥药效。

另外,当孩子不能进食或吞咽药物、或存在中重度脱水情况时,也需要通过输液的方式高效地为孩子补充水分和营养、调节水和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

因此大家一定要有理性的思维,我们提倡的是合理使用输液,不该输液时不滥用输液,但该输液时不要盲目拒绝。

小结一下,口服和输液只是两种不同的给药方式而已,不是哪种更有效的问题,而是哪种治疗方式更适合的孩子的具体病情。

孩子生病用药,一方面是能口服尽量选择口服,另一方面不排斥输液,需要输液时我们理性的接受,只要能做到合理使用。牢记这两点,那么宝爸宝妈们在实现孩子安全、合理用药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步。


审核专家:武汉儿童医院 刘燕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药盾公益】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公众号:PSMChina),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