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与阴阳的关系(人与自然关系即对人体阴阳的解析)

再说人体之阴阳人体阴阳的实际运行是阴升阳降,这是我在前篇中的论述,这是从人体自身经络走向来说的阴升阳降的原理,那么有没有从人与外界的联系方面加以说明呢,有,而且是肯定的人与天地相应,人生存于天地之间,必然与天地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的吃穿来源于自然天地,人的呼吸即活人的一口气,也同样是来源于自然,人顺应了自然,人类就能得以生存那么大自然的阴阳是否就和人体的阴阳运行是一致的呢?答案也是肯定的,是一致的我们的先祖即古人从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天地运行的规律,即阴升阳降,他们特意用卦象符号加以表示,告诉后人,让后人从中理解它整个六十四卦是记述了天地运行的过程,其中否卦、泰卦是最具典型的代表,否卦,天(乾)在上,地(坤)在下,即各是各,不发生交往,故古人说是否,否即是不通,只有天(乾)气往下,地(坤)气往上,天地交往才能通,通则万物俱生,故说泰为什么说天地相交,天在下,地在上是泰呢?是因为天上的阳光阳气下降,与地上万物发生光合作用,使万物俱有活力,同时天上的阳光阳气又潜入地下,使地下的地气上升,供给万物水分,万物才得以生长,同时又使地气继续上升为云为雨,再降下来形成如此循环往复,这一过程是阳降阴升,阴升阳降的过程,也是阴阳互抱,互相作用的过程,但它绝不是平衡的过程,如果平衡了那就是天地否,就不通了,天地否,人还能活吗,万物还能生长吗,绝对不行事实上,天地是每时每刻地相互作用的,由于天地的相互作用,相互交往,才出现了风、雨、雷、电、水、火,才有了世上万物,由于天地不停地运行,才有了天地大自然的规律,我们的古人由此而发现了,人体经络学说,五运六气学说,及其一系列完整的华夏医学体系,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人体与阴阳的关系?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人体与阴阳的关系(人与自然关系即对人体阴阳的解析)

人体与阴阳的关系

再说人体之阴阳

人体阴阳的实际运行是阴升阳降,这是我在前篇中的论述,这是从人体自身经络走向来说的阴升阳降的原理,那么有没有从人与外界的联系方面加以说明呢,有,而且是肯定的。人与天地相应,人生存于天地之间,必然与天地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的吃穿来源于自然天地,人的呼吸即活人的一口气,也同样是来源于自然,人顺应了自然,人类就能得以生存。那么大自然的阴阳是否就和人体的阴阳运行是一致的呢?答案也是肯定的,是一致的。我们的先祖即古人从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天地运行的规律,即阴升阳降,他们特意用卦象符号加以表示,告诉后人,让后人从中理解它。整个六十四卦是记述了天地运行的过程,其中否卦、泰卦是最具典型的代表,否卦,天(乾)在上,地(坤)在下,即各是各,不发生交往,故古人说是否,否即是不通,只有天(乾)气往下,地(坤)气往上,天地交往才能通,通则万物俱生,故说泰。为什么说天地相交,天在下,地在上是泰呢?是因为天上的阳光阳气下降,与地上万物发生光合作用,使万物俱有活力,同时天上的阳光阳气又潜入地下,使地下的地气上升,供给万物水分,万物才得以生长,同时又使地气继续上升为云为雨,再降下来形成如此循环往复,这一过程是阳降阴升,阴升阳降的过程,也是阴阳互抱,互相作用的过程,但它绝不是平衡的过程,如果平衡了那就是天地否,就不通了,天地否,人还能活吗,万物还能生长吗,绝对不行。事实上,天地是每时每刻地相互作用的,由于天地的相互作用,相互交往,才出现了风、雨、雷、电、水、火,才有了世上万物,由于天地不停地运行,才有了天地大自然的规律,我们的古人由此而发现了,人体经络学说,五运六气学说,及其一系列完整的华夏医学体系。

我们这个华夏医学体系,不是外国人眼中的那个中医,说中医是走中庸之道,是平衡学说,那是这些人的主观意说。中医一词是外国人给定的,这是用来区别与他们的医学的,但这个观点还是西医的观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华夏医学体系。我不赞同用中医一词,而应是华夏医药。我们先祖是靠实践总结出来我们的医学体系,它不是实验医学,这个不能混淆。而且我们这个医学是建立在活人的基础上的,它不是站在死人解剖体系上的,所以我们看的是活着的人,不是死尸,活人就比死人多一口气,也就是一口气的运行,才能与天地相合。天地的作用在土,土载万物,土生万物,人的脾胃与大地一样,站在中土,灌溉四旁,以养四肢百骸,人体的脾胃适应了天地相交规律,所以形成了胃降脾升,胃属阳在降,脾属阴在升,有了这一升一降,人才能与天地相应,人的主观如再能顺应了自然,那就是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这就是适者生存的道理。

人体腑为阳,脏为阴;人体及脏腑分十二阴阳经。自然界药物,进入人体也是按十二经络运行,也就分了阴阳,使得药物阴阳之性,有了很好的归类。入阳经的为阳药,入阴经的为阴药,阴阳经都走的为中性药,中性药物多使用引经药。古人的这些实践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用药之道。识得阴阳,对疾病的认识,药物的使用,就有了心底,知道什么药入什么经,效果岂不是更好吗?

讲阴阳,阴在前,阳在后,是说明古人对阴的重视,把阴放在了首位。天是阳,人无法改变,只好适应,阴是地,可以改造,所以人重视地上生长的万物,求取它来治各种疾病,也就有了知阴阳者,万举万当。求知地上万物治人的病,这是人类长期以来摸索探寻的,这种努力还在继续,寻求和打开万物密码的钥匙仍是阴阳。

阴在升,阳在降是讲气的运行变化,无论在天在地在人都是指气的运行变化。气的运行变化,总是压强高的流向压强低的方向。外界自然环境是如此,人体经络也是如此,人体血液循环也是如此,人体脏腑传送更是如此。自始至终,循环不息地阴升阳降,阳降阴升地运行着。试想静脉血液不回升至心肺交换处,动脉血管还能向全身输布吗,人体经络若不按阴升阳降这一循行路线走的话,那还算是世界上的第五大发明吗,而且是最早的人类发明吗。如一个人翻越障碍物,你扶他一把,他就能过去,你不去扶,反而拉住他,他就过不去。使用西医降压药,就等于拉住了他,使他想过而过不去,害了他,使用扶引药就等于帮了他,使他顺利地达到降压的目的。要知道这是解决气的运行问题,不是解决血的问题;气的升降,是活人的根本,活人有两个意思,一是与死人相对,活人只比死人多一口气;二是,养活人的意思,即活人术。人体的血道、气道、水谷之道,都是循着阴升阳降的规律运行的,水谷之道是阳,必须下降,下至二便排出;血道为中性,随着阴性气道上行,输布营养人体全身。

“阴阳是先哲观察天地万物记录的符号及方法,易经又是这种符号和方法的总结和提示。”换一种说法就是,易经是我们认识大自然的一种工具,认识天地气运行的一种工具,是教人们怎样达到天地人相应的工具。好多人空说天地人相应这一名词术语,怎样去做才符合天地人相应,他们不知道,其实是调整人体循经运气的过程,人体经络从养生角度看是阴升阳降而顺行,逆行就不是天地人相应,只有顺行才是天地人相应。上古真人都是顺行经络,顺行自然,法于阴阳,合于术数,度百岁乃去的。而治病是逆行才能把外邪赶出经络,疾病是顺着经络而进入人体的,所以首犯阳经,后循经传变,当用逆法,辛而发散,赶邪外出就能治病,病好即止。说来说去,还是气的运行问题,气的升降问题,一升一降,是组成有效循环的根本途径和大法。这一升一降盘通了人体,盘活了人的生命,一通百通。这就是用阴阳来认识人体的观察法,这也就是阴阳观察法适合人体的运行规律。适者生存,是自然的法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