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上厕所的(古代人是如何解决如厕的)

在没有冲水马桶的古代,要上个厕所不容易啊!一不小心还可能掉进粪坑,更可怕的是,连个卷纸都没有,他们用什么擦的呢……

古人是如何上厕所的(古代人是如何解决如厕的)(1)

题图制作来源:百度图库

奇葩问丨第33辑

古代人是如何解决如厕的?这是一篇有味道的文,入坑需谨慎!

(文 / 薇薇)

-----------------------------------------------

在众多的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中,厕所要么被塑造成仅有两块板子支撑在粪坑上的污浊之地,要么被描绘成雕栏玉砌的奢华之所。上厕所可是每个人每天都要遇到的问题,那么古代的厕所究竟是什么样子?事实上,史料中也不乏对厕所的记载。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古代人是怎么上厕所的。

最早的厕所

目前已知的最早记载厕所的典籍,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仪礼·既夕礼》,其中写到:“隶人涅厕。”东汉经学大师郑玄作注说:“隶人,罪人也,徒役者也。涅,塞也,为人复往亵之。”意思是:“我想上厕所啦,奴隶就给我挖个坑。”这虽然是一种比较简单粗暴的方式,但是也意味着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图为此景复原,来源:《中华遗产》2014年第01期

到了周朝,人们已经学会将木板子搭在大坑上以支撑双脚,中间设有漏井,粪便可直接落入池内。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81年,晋景公姬孺“将食,涨,如厕,陷而卒”。说的是晋景公吃饭前去了个厕所,结果掉下去淹死了。这说明当时的厕所修建得并不合人心意,甚至可以说是粗陋。

古人是如何上厕所的(古代人是如何解决如厕的)(2)

周朝初期厕所雏形,来源:参考资料[1]

古人是如何上厕所的(古代人是如何解决如厕的)(3)

晋景公上厕所漫画形象,来源:参考资料[5]

《周礼·天官》记载:“宫人,掌王之六寝之修,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恶臭。” 东汉学者郑玄认为“匽即是路厕”,而清朝学者王念孙将“井匽”解释为隐蔽的厕所。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周王已经有专门的宫人为其打扫寝殿的卫生,修建厕所,清除掉厕所中的秽物并消除恶臭。

公厕的起源

春秋时期大家已经有了一些注意“隐私”的想法,厕所修建得具有一定标准。这时候,道路上开始出现了供人方便的公厕(据说这种公厕起源于军队或其他人群大规模聚集处,但暂无史料佐证),而《墨子》里对公厕做出过解释。《墨子·备城门》篇中记载:“五十步一井屏,周垣之,高八尺。五十步一厕,与下同圂。之厕者不得操。”《墨子·旗帜》篇中还说道:“道广三十步,于城下夹阶者,各二,其井置铁瓮。于道之外为屏,三十步而为之圜,高丈。为民圂,垣高十二尺以上。”在这样的情况下,偷窥别人上厕所是很难的。在这个时期,公共厕所的建立和管理方式已经趋于完善。

古人是如何上厕所的(古代人是如何解决如厕的)(4)

春秋时期公厕漫画形象,来源:参考资料[5]

大约在战国的时候,人们发现粪便发酵后就是很好的农业肥料,于是秦汉时期就出现了将人类“方便”的场所与猪圈建造在一起的厕所——溷(hùn)。《史记·项羽本纪》中“沛公起如厕”下的注解写到“师古曰:厕养豕圈也”。1955年,人们在辽阳三道壕处发现了西汉晚期的村落遗址。在该处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猪圈中有人类粪便的痕迹,并且猪圈被修建得离厕所甚为接近。这种厕所的出现大大方便了日常排泄物的处理,也是一个发酵肥料的好场所,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当时农业的发展。

古人是如何上厕所的(古代人是如何解决如厕的)(5)

溷仿图,来源:《中华遗产》2014年第01期

当然,这样的厕所仍然不能满足百姓对生活便利的要求。到了汉朝,就有坐式的厕所。考古人员在对河南商丘芒砀山的梁孝王刘武墓进行抢救性挖掘时,发现了一处盥洗室,内有一个石制坐便器,两边带有扶手,后侧有一直通厕所坑部的可用于冲刷的水管。此厕所自建造距今已有2000多年,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水冲坐便式厕所。

古人是如何上厕所的(古代人是如何解决如厕的)(6)

刘武墓中发现的冲水坐便,来源:新华网

汉朝时期的男女分厕

从之后河南南阳杨官寺汉画像石墓出土的陶厕所绘制的平面图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厕所院内,一堵墙将如厕处分成了两个部分,两个部分造型不同,似是男女分用。这也是考古学家认为汉朝开始出现男女分厕的重要证据之一。

古人是如何上厕所的(古代人是如何解决如厕的)(7)

河南南阳杨官寺汉画像石墓出土的陶厕所绘制的平面图,来源:参考资料[3]

魏晋时期的豪华厕所房

厕所到了晋朝就明显往“富丽堂皇”方向发展了。西晋有位超级富豪名为石崇,家里的厕所修建得极为考究奢华,而且“有绛纹帐,裀褥甚丽,两婢持香囊”,甚至在方便之后还要换上干净的衣服。据说当时的朝中重臣刘寔有一次到他家拜访,此人出身贫寒,为人清廉正直,到石崇家后误认为他家的厕所为卧房,最后只得寻了一处普通厕所解决“个人问题”。

古人是如何上厕所的(古代人是如何解决如厕的)(8)

刘寔进入豪华厕所的漫画形象,来源:参考资料[4]

不仅如此,这个时期的贵族也在极力提升自己的厕所规格,甚至增添了许多额外的配套用品。那时的贵族会用一种名叫澡豆(类似我们现在使用的香皂,据传是由豆子和一些药材磨成粉末后制成)的颗粒状物质洗手,并伴有香炉于内,脚踏棉垫,甚至还备有用来堵住鼻孔防臭气的枣子。《世说新语》中记载,王敦娶舞阳公主为妻后,一日去到厕所里,见到周围有干枣若干,就拿过来吃掉了,事后被告知干枣是用来堵住鼻孔的,不由得一阵尴尬。

古人是如何上厕所的(古代人是如何解决如厕的)(9)

晋朝贵族如厕图,来源:天朝出恭图鉴

唐宋时期的厕所没什么大变化,倒是出现了一种新的职业——倾脚头。他们将公厕或者其他粪便堆积处的排泄物收集起来,然后卖给需要的农民。这样既解决了环境清洁问题,也使粪便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可以说是向环境保护走出了一大步。

厕所发展的停滞

并不是说历史往后,技术必然就会进步。厕所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反倒出现了停滞。明清时期经济发展良好,人口也逐渐增长,但公共设施的建设明显没有满足人民的需要。仅以北京城为例,公厕数量屈指可数,很多人为了赚钱开始建造个人收费厕所。《燕京杂记》记载,当时北京的公共厕所,入厕者必须交钱,“入者必酬一钱”,管理者还免费赠送你两片手纸。为了招揽生意,管理者通常会张贴大幅海报进行宣传,并在厕所内部放置小说等消遣之物,可谓用心良苦。当时北京城中公厕收费标准通常是1文钱,1斤鲜鱼在当时的售价也不过25文,所以公厕收费还是蛮高的。有些人通常就寻觅一个不显眼的地方,偷偷摸摸地解决“问题”。据夏仁虎《旧京琐记》中记载,甚至有的官员也在道上便溺。这种情况直到清朝末期才逐渐好转。

去故宫参观过的人们应该知道那里是没有公共厕所一类的建筑的,那当时宫里的人是怎么上厕所的呢?答案是——马桶。从皇帝到太监无一例外都用马桶来解决个人生理问题,不过是皇帝之流的贵族用的马桶较为贵重罢了。

古人是如何上厕所的(古代人是如何解决如厕的)(10)

皇城根下的公共茅房,来源:《老北京的茅房》

古人的“善后”工具

尽管我国早在汉朝就发明了造纸术,但国人素有珍惜纸张的传统,极少有人用纸张来擦拭如厕后的秽物。唐朝道宣《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中,就有“上厕法第十四”要求僧人“常具厕筹,不得失阙”“不得用文字故纸”的记载。据称人们在当时通常使用“厕筹”清理自己,厕筹就是打磨光滑后的细长的竹片或者木片,具体用法你们自行想象一下。厕筹在当时广泛地被中国大众使用,不仅如此,还有人推测当时的厕筹有“出口”的迹象。以日本为例,1992年日本奈良县发现了一处7世纪建筑遗址,里面出土了大量的筹木(日本称为筹木,中国称为厕筹)。有考古学家推测,隋唐时期中国因国力鼎盛吸引了日韩两国来此交往,期间输出了不少包括厕筹在内的“厕所文化”,日本国立历史博物馆馆长左元真也赞同了这一说法。《南唐书·浮屠传》中记载:“(后主)亲削僧徒厕简,试之以颊,少有芒刺,则再加修治。”说的是南唐后主李煜亲自为高僧修剪厕筹,并把它放到脸上试试有没有刺。这说明厕筹一直到南唐时期都在被广泛的使用着。

古人是如何上厕所的(古代人是如何解决如厕的)(11)

厕筹图片,来源:维基百科——厕筹词条

那厕纸是什么时候开始大规模投入使用的呢?《元史·列传·卷三》记载:“至溷厕所用纸,亦以面擦,令柔软以进。“意思是说忽必烈当时的儿媳对婆婆非常孝顺,为了使婆婆用的厕纸更加光滑,就用脸蹭厕纸来磨平一些粗糙的地方。这说明在元朝就已经开始使用厕纸,并且当时的厕纸还是非常粗糙的。

事情到明朝的时候开始发生了变化。在明初的时候皇帝就已经开始用织布来清洁自己的“秽物”了。《五杂俎》中记载:“大内供御溷厕所用,乃以川中供野蚕所吐成茧,织以成帛,大仅如纸。每供御用之物,即便弃掷。”到了明朝后期,孝宗皇帝为了节省宫内开支,下令不再用织布、丝绸等织物,而用纸来替代。不过此时的皇帝御用“圣纸”已有专门的部门——宝钞司制造,比之前的厕纸更为光滑整洁。

关于厕纸的更详细展开文章,敬请期待之后小站周五的奇葩问栏目的更新。你也可以在下方留言说说你知道的关于厕纸的历史哦~

◆ ◆

8月20日、21日

在上海的童鞋一起来围观老秦吧~

1. 书城见面会(福利:2小时互动!前三位提问送环保袋!)

时间:8月20日(周六)14:00-16:00

地点:上海书城福州路店(福州路465号世纪出版大厦)

2.书展签售会(福利:现场送签名照!100个环保袋限量卖哟)

时间:8月21日(周日)15:30-16:30

地点:上海展览中心东一馆(位于静安寺附近,延安中路1000号)

◆ ◆

“法医秦明”已经走向更多平台啦!

撒花!欢迎我们的新读者!

感谢大家在各种平台的大力支持!

感谢今日头条、网易新闻、企鹅号!

*法医秦明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 ◆

本期资料来源

[1]倪方六:《教育家》——古代中国的厕所往事[2012(12):57-58]

[2]方南生:《文史知识》——我国古代的厕所[1996(9):94-95]

[3]额尔瑾:《观察者》——中国公厕发展史| 从随地解决到免费如厕

[4]一路军事:《历史解密》——比皇帝还有钱的土豪:石崇

[5]糖果屋:《传送门》——别再说我蹲坑久!我拉的不是翔,是文化

本期编辑团

主稿:薇薇;题图:小鱼;校对:Tris;排版:夏小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