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跌宕起伏却又不忘本(他一念之仁铸成大错)

大仁不仁,这句话出自《庄子.齐物论》,其内在的意思是,真正的仁慈,看起来可能并不仁慈,有时候还伴有凶狠的手段。

他一生跌宕起伏却又不忘本(他一念之仁铸成大错)(1)

今天我们要说的故事是大秦太子扶苏。

当时秦始皇灭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秦朝。扶苏是秦始皇长子,他有主见,政治上主张宽刑仁政,是当时秦始皇众多儿子中最得人望的人,没有之一。

无论从哪方面看,他都是事实上的第一继承人。

他一生跌宕起伏却又不忘本(他一念之仁铸成大错)(2)

但历史的有趣之处在于,太多的意外与偶然,造成了意料不到的结果。

当时秦始皇正在巡边,但是在途中突然发病,死于沙丘行宫,临死之时,留下遗诏,“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可惜的是,诏书没写完, 秦始皇就死了。

他一生跌宕起伏却又不忘本(他一念之仁铸成大错)(3)

由这份诏书,我们只能能肯定的事情,就是指定蒙恬掌握兵权,却没有指定谁来继位。

他一生跌宕起伏却又不忘本(他一念之仁铸成大错)(4)

但是,我们可以尝试推理一下:

事实1、蒙恬是扶苏的老师,二人亦师亦友,关系很好,可以说是荣辱与共;

事实2、蒙恬任九原将军,掌握着三十万大军,而扶苏是监军;

事实3、秦始皇病重时,派蒙恬之弟蒙毅返回咸阳稳定朝局;

推理:首先我们知道了,蒙恬和蒙毅是扶苏的人;蒙恬掌握军权,如果发生动乱,其具有平乱的能力;蒙毅镇守都城,防止谋逆。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秦始皇计划安排扶苏继位!

因为如果他想要将皇位传给胡亥,但是却把军政大权交给扶苏的人,这等于是故意让他们自相残杀。

他一生跌宕起伏却又不忘本(他一念之仁铸成大错)(5)

但是,让秦始皇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看错了两个人,一个是太监赵高,一个是丞相李斯。

他一生跌宕起伏却又不忘本(他一念之仁铸成大错)(6)

正是这两个人,让历史拐了一个看似不可能的弯。

当时赵高与李斯偷偷地改了诏书,让胡亥继位,赐死扶苏及蒙恬。并且他们都没等到咸阳,就让胡亥继位了。

这样,秦始皇的两手安排都落空了。

赵高谋逆我们可以理解,因为他从始至终就是一个野心家。

但李斯这么做,他图啥?

原因有二:

  1. 李斯与扶苏的政见相左。李斯主张严刑峻法,而扶苏主张宽刑仁政;
  2. 蒙恬与扶苏关系很好,而李斯与扶苏却有点不对付。如果扶苏当皇帝,那么他很可能换蒙恬当丞相,到时李斯该如何自处?他甚至担心扶苏会杀了他。

他一生跌宕起伏却又不忘本(他一念之仁铸成大错)(7)

而扶苏那边情况怎样呢?

在此不得不先佩服一下,蒙恬确实是一个牛人。他虽然远在九原,但是却准确地推断出了大致的情况。

因为他得到了三个比较有说服力的情报:

  1. 他的弟弟蒙毅给他写信,信中说他回了咸阳(证明出了变故),国中大局妥当(暗示他是回去主持大局的,而大局已经安定好了),李信带兵回镇咸阳(李信镇守咸阳,防止兵变);
  2. 秦始皇一行往九原而来,但是中间突然停住了;
  3. 蒙恬派人以禀报紧急军情为由请见秦始皇,但是并没有见到秦始皇本人;
  4. 通过以上3点,蒙恬推断:秦始皇巡边途中病倒,于是安排蒙毅回国都主持大局,而自己去九原安排扶苏继位;但是走到中间,突然停止了,那只有两种可能:一是秦始皇已经死了;二是秦始皇神智不清,已经无法理事了。

于是蒙恬果断建议扶苏,带兵主动迎接秦始皇车驾。

他非常明白,在皇帝发生意外时,远离中枢是很危险的。

他一生跌宕起伏却又不忘本(他一念之仁铸成大错)(8)

如果扶苏按照蒙恬的建议去做,几乎可以肯定地说,他有九成的机率能顺利继位。

原因也有三个:

  1. 当时在秦始皇身边的大臣,大都支持扶苏,对于遗诏他们有疑虑,但慑于李斯的威严,没有人敢带头质疑;而蒙恬是秦始皇一起长大的伙伴,他的资历比李斯还老;如果他强烈质疑遗诏的真实性,估计是瞒不住的;
  2. 扶苏是老大,他的威信比胡亥不知要高多少,由他继位,估计大多数人都会支持;
  3. 最关键的一点,他们手上有兵,如果实在不行,还可以用武力说话。

他一生跌宕起伏却又不忘本(他一念之仁铸成大错)(9)

遗憾的是,关键时刻,扶苏却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他拒绝了蒙恬的建议。

不久,假圣旨到了,令扶苏自杀。就这样,扶苏死了。而没有了扶苏的蒙恬,也失去了继续坚持下去的理由。

他一生跌宕起伏却又不忘本(他一念之仁铸成大错)(10)

令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扶苏不是傻子,他为什么没有一点反抗而任其摆布?特别是蒙恬已经分析得这么清楚的前提下,即使他真是个傻子,也能看出问题所在呀。

这是一个历史的疑点,真实的情况,我们现在已经没办法知道了。

稍微合理一点的解释是,扶苏的核心信念是仁义,他不愿意违背父皇的旨意,即使他知道这命令可能是假的!

扶苏死了,但他不知道的是,胡亥继位后玩疯了,朝局完全是赵高说了算。不但他的兄弟姐妹全部被杀,朝中文官武将也先后被杀得七七八八,最后就连李斯自己,也被赵高以谋逆的罪名处以极刑,夷三族。

他一生跌宕起伏却又不忘本(他一念之仁铸成大错)(11)

赵高又大施暴政,搞得天下大乱,各地农民纷纷起义,短短几十年里,强大的秦帝国就土崩瓦解了。

而如果由扶苏继位,他的仁政,对秦始皇的严刑峻法是一种良好的调整,陈胜吴广起义或许不会发生,大秦帝国就不会二世而亡,中国的历史也将会被改写。

他一生跌宕起伏却又不忘本(他一念之仁铸成大错)(12)

但历史是不能假设的。

站在今天回望历史,扶苏这种仁,其实才是最大的不仁。死守着心中那一份忠孝,这是小仁;导致天下大乱,无数人流离失所,亡国灭家,扶苏至少负有间接的责任,这其实是大不仁。

他一生跌宕起伏却又不忘本(他一念之仁铸成大错)(13)

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害。就是这个道理。

在此,我无意于探究历史的真假。但以史为鉴,可以让我们学到处事的道理。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作小受大走。意思是当父母惩罚时,如果是轻的就接收,表示孝道;如果是重的,比如有可能导致无可挽回的错误,就应该逃走。如果父母在气头上对子女作出严重的惩罚,而子女还默默地承认,等父母醒悟过来已经追悔莫及,这才是真正的不孝。

扶苏何其糊涂。在正常时当然应该遵守规则,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就应该懂得变通,特殊情况特殊处理,而不应该拘泥于成法。只要目的是对的,关键时刻使用一定的手段也不为过。

他一生跌宕起伏却又不忘本(他一念之仁铸成大错)(14)

说到此处,一声叹息。

参考书目:《大秦帝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