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四子是怎么死的(孔四贞已被诏封为顺治皇帝的皇妃)

顺治四子是怎么死的(孔四贞已被诏封为顺治皇帝的皇妃)(1)

孔四贞,是清朝初期的定南王孔有德的女儿。

顺治十三年(1656年)六月二十六日,皇太后(孝庄皇后)立孔四贞为顺治皇帝的东宫皇妃。就等着通知行册封礼了。

癸卯。谕礼部。奉圣母皇太后谕:定南武壮王女孔氏,忠勋嫡裔,淑顺端庄,堪翊壸范,宜立为东宫皇妃。尔部即照例备办仪物,候旨行册封礼。

——《清实录·顺治朝实录·卷之一百二》 

可最后,孔四贞并没有成为皇妃,而是嫁给了他父亲部下孙龙的儿子——孙延龄。

已经下达的谕旨,哪这么容易就收回的?孔四贞没有嫁给顺治皇帝,到底是因为她不愿意嫁给顺治呢,还是有别的原因。

顺治四子是怎么死的(孔四贞已被诏封为顺治皇帝的皇妃)(2)

01

孔四贞的父亲孔有德,是投降清军的明军将领,与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一起,为清初四大藩王。

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二十七日,孔有德被清廷封为恭顺王。顺治六年(1649年)五月十九日,孔有德被改封为定南王,带领2万士兵,去平定广西,并且之后要携带家眷在那里驻防。

令定南王孔有德率旧兵三千一百、及新增兵一万六千九百,共二万,往剿广西,挈家驻防。其全省巡抚、道府、州县各官,并印信俱令携往。

——《清实录·顺治朝实录·卷之四十四》

这个时候,顺治皇帝还没有亲政,所以,做此安排的,是摄政王多尔衮。

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初九,多尔衮薨逝,享年39(虚)岁。

戊子。摄政睿亲王多尔衮,薨于喀喇城。年三十九。

——《清实录·顺治朝实录·卷之五十一》

顺治八年(1651年)正月十二日,14(虚)岁的顺治皇帝亲政。同一天,清廷接到孔有德的奏报:他已经攻下了广西省城。

定南王孔有德疏报:攻克广西省城。底定桂平二府。擒斩伪靖江王、并伪世子、将军、中尉、阁部、总兵、文武等官,四百七十三员。招抚二百四十七员。获马骡器物无算。下所司察叙。

——《清实录·顺治朝实录·卷之五十二》

顺治九年(1652年)七月初四,明将李定国率军攻破桂林府,孔有德部不敌李定国的部队,最终,孔有德自杀身亡。他的两位夫人白氏、李氏,也一同殉死。

偏沅巡抚金廷献奏报:逆贼孙可望陷广西桂林府,定南王孔有德自缢。

——《清实录·顺治朝实录·卷之六十六》 

但孔有德的一双儿女——孔廷训、孔四贞,却被提前送了出去。

顺治四子是怎么死的(孔四贞已被诏封为顺治皇帝的皇妃)(3)

顺治十一年(1654年)六月初三,孔四贞随同孔有德、及孔有德母亲的灵柩,一同回到了京城。

戊戌。礼部议奏,定南武壮王孔有德、并其母灵柩,发自广西,归葬东京。

——《清实录·顺治朝实录·卷之八十三》

六月初五,顺治皇帝赏赐孔四贞白银万两,作为家用。孔四贞这时提出,想将孔有德葬在北京,而不是葬到东京去。顺治答应了,命工部在京城给孔有德造坟立碑。

癸亥。遣礼部侍郎恩格德,赍银万两,赐定南武壮王孔有德女,令充日用之费。有德女跪受讫,随奏曰:臣父骸骨,原命归葬东京。但臣兄既陷贼营,臣又身居于此,若将父骸送往东京,孝思莫展,请即于此地营葬,便于守视。恩格德以其言奏,上允之。

——《清实录·顺治朝实录·卷之八十四》

同年十月二十三日,顺治皇帝又下令为孔有德建造祠堂,每年春秋进行祭祀,并准许他的两位夫人白氏、李氏陪祀。

命建定南武壮王孔有德祠。以二妃陪祀,俱设神主,春秋致祭。

——《清实录·顺治朝实录·卷之八十六》

顺治十二年(1655年)四月二十九日,孔四贞被清廷给予和硕格格(郡主)的待遇。

上以定南武壮王孔有德,建功颇多,以身殉难,特赐其女食禄,视和硕格格,护卫仪从,俱仍旧。

——《清实录·顺治朝实录·卷之九十一》

孔四贞的哥哥孔廷训,就不太走运了。他当年被明军抓住。顺治十六年(1659年)四月二十四日,经查访得知,孔廷训已在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二月十六日,被明将李定国杀害。

定南王属下梅勒章京、总管官兵李茹春奏报:定南王孔有德子孔廷训,顺治九年失陷桂林时,被逆寇掳去。今入云南访问,已于十五年十二月十六日,遭李定国惨害。

——《清实录·顺治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五》

这样,定南王孔有德这一支就绝了嗣,四藩也就变成了“三藩”。

顺治四子是怎么死的(孔四贞已被诏封为顺治皇帝的皇妃)(4)

02

孔四贞的生卒年不详。礼亲王昭梿的《啸亭续录》中,说孔有德去世的那一年,即顺治九年(1652年),孔四贞是12(虚)岁。

定南殉粤西难,女嗣贞,年十二,乳媪携之遁民间得免。

——《啸亭续录·卷四》

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所写的《北游录》中则记载了,顺治十一年(1654年),孔四贞跟随孔有德灵柩回京时,是13岁。

甲午(顺治十一年)六月三日,定南王孔有德丧归京师。命三品以上大臣郊迎,四五品京官临丧次一昼夜。谥武壮。女四贞,今十三岁。

——《北游录·纪闻·下》

如果谈迁所指的13岁,是虚岁的话,那孔四贞就应该出生于崇德七年(1642年);若谈迁指的是周岁,那孔四贞的年龄就与《啸亭续录》中的相吻合,她应出生于崇德六年(1641年)。总之,孔四贞比顺治皇帝小3-4岁。

顺治八年(1651年)八月十三日,14(虚)岁的顺治皇帝大婚,册立科尔沁亲王吴克善的女儿为皇后。

戊午。册立科尔沁国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女为皇后。

——《清实录·顺治朝实录·卷之五十九》

别看顺治皇帝年纪小,他的身边早就已经有了伺候的女人。顺治大婚后2个多月,即顺治八年(1651年)十一月初一,皇长子钮钮就出生了,生母是庶妃巴氏。

顺治十年(1653年)八月,顺治皇帝将中宫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降为静妃。而孝庄皇后又从自己的娘家,挑了一个女孩子给顺治当皇后,就是后来的孝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于顺治十一年六月十六日,册立科尔沁国镇国公绰尔济之女,博尔济锦氏为皇后。

——《清实录·顺治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四》

可惜,顺治皇帝就是不喜欢母亲孝庄皇后娘家的女子。所以,他对第二任皇后也是很冷淡。

顺治十三年(1656年)四月二十四日,礼部尚书恩格德等人以乾清宫、坤宁宫、景仁宫等宫殿马上就要完工为由,敦促顺治皇帝册立妃嫔。由此可知,至少在那时,顺治皇帝的后宫之中除了中宫皇后之外,并没有正式拥有封号的妃嫔。

顺治皇帝对于册封妃嫔的态度很奇怪。他将礼部给骂了一顿,说册立妃嫔这种事,应该等皇太后的懿旨,怎么问到他这里来了,都没事干了吗。

礼部尚书恩格德等奏言:册封中宫,已照例举行,妃嫔尚未册封。今建造乾清、坤宁二宫,及景仁等宫殿,将及告竣,未便久虚,应仿古典礼,册封妃嫔。得旨:册封妃嫔诸典礼,皇太后在上。当候旨行,何得辄为奏请?

——《清实录·顺治皇帝实录·卷之一百》

顺治十三年(1656年)六月初七,礼部再次奏请举行册封两妃九嫔的典礼。因为这也是孝庄皇后的意思,顺治不好再骂礼部了,只说先册封东西两宫皇妃,其他的以后再说。

礼部以册立两妃九嫔典礼奏请。得旨:今先册立东西二宫皇妃。应行事宜,尔部即照例酌议具奏,余著候旨。

——《清实录·顺治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

顺治四子是怎么死的(孔四贞已被诏封为顺治皇帝的皇妃)(5)

顺治朝皇宫之中,在中宫皇后之下,还预留有一位西宫大妃、以及一位东宫皇妃的位置。顺治八年(1651年)正月规定,皇后的冠顶东珠用13颗,西宫大妃的有12颗,东宫皇妃的则只有11颗。

皇后冠顶东珠十三颗、衣用黄色,居中宫。西宫大妃冠顶东珠十二颗,东宫妃东珠十一颗。

——《清实录·顺治朝实录·卷之五十二》

顺治十三年(1656年)六月二十六日,孝庄皇后将孔四贞立为东宫皇妃。但西宫皇妃是谁,史书中没有记载。

七月初九,礼部奏报,宜在八月十九日这天,册立东西宫皇妃。但顺治皇帝以和硕襄亲王博穆博果尔刚在七月初三薨逝、宫中不宜办喜事为由,让到8月后再举办。

礼部择吉于八月十九日册妃。上以和硕襄亲王薨逝,不忍举行,命八月以后择吉。

——《清实录·顺治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

到了八月二十五日,顺治皇帝通知礼部,说本月二十二日,皇太后立董鄂氏为贤妃,让礼部筹备册封典礼。

庚子。谕礼部,本月二十二日,奉圣母皇太后谕,内大臣鄂硕之女董鄂氏,性资敏慧,轨度端和,克佐壸仪,立为贤妃。尔部查照典礼,择吉具奏。

——《清实录·顺治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  

礼部还没选出册封董鄂氏的日期呢,九月二十九日,顺治皇帝又下旨给礼部,说前一天又得了皇太后的懿旨,董鄂氏太优秀了,整个后宫都找不出比她更好的,所以,应该封为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并且,顺治皇帝还直接选好了册封的日子,就放在十二月初六。

甲戌。谕礼部。朕前奉圣母皇太后谕,内大臣鄂硕之女董鄂氏,立为贤妃。本月二十八日,又奉圣母皇太后谕,式稽古制,中宫之次,有皇贵妃首襄内治,因慎加简择。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应立为皇贵妃。尔部即查照典礼。于十二月初六日吉期,行册封礼。

——《清实录·顺治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

至于原本说好的东西二宫皇妃的册封礼,就没有然后了。

而已经立为东宫皇妃的孔四贞,最后则被嫁给了孙延龄,理由是,他俩早就定了娃娃亲。

顺治四子是怎么死的(孔四贞已被诏封为顺治皇帝的皇妃)(6)

03

康熙二年(1663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孔四贞上奏,请求在孔有德的祠堂前立碑。礼部认为孔有德的坟前已经立碑了,就没必要在祠堂前再立块碑,但得到的批复是:可以在孔有德祠前立碑。

查孔有德祠,工部见在建造,告竣后,每岁春秋遣太常寺官致祭。至所请立碑之处,孔有德坟所已经立碑,不便另立。得旨:仍与立碑。

——《清实录·康熙皇帝实录·卷之十》

可到了康熙三年(1664年)正月二十六日,又说孔有德的祠前不必立碑了,直接挂块牌匾就行;祠前也不用挖井。另外,也只须在祠堂完工后遣官祭祀一次,不需要每年春秋两季派人去祭祀。

工部题,定南武壮王孔有德祠堂祭器等物,已即行造办,其祠前立碑之处,请俟孝陵立碑工竣,再令匠役开采。得旨,不必立碑,著悬牌匾。俟祠堂完日,遣官致祭一次。其每岁春秋致祭、及祠前掘井,俱著停止。

——《清实录·康熙皇帝实录·卷之十一》 

这下孔四贞急了,祠前的碑她不要了,但每年春秋两祭不能省。康熙三年(1664年)四月十七日,礼部认为没必要答应孔四贞的要求。不过,朝廷的批复是:给孔有德春秋二祭,是顺治皇帝下的旨意,应该遵照执行。

礼部议覆,故定南武壮王孔有德女孔四贞疏言,先臣孔有德,航海投诚、舍生报国,哀吁皇上仍赐春秋二祭。应不准行。得旨:定南王先奉世祖章皇帝旨,每年春秋致祭,著照旧遵行。

——《清实录·康熙皇帝实录·卷之十一》

那年,康熙皇帝才只有10周岁,并没有亲政。

顺治四子是怎么死的(孔四贞已被诏封为顺治皇帝的皇妃)(7)

孔有德去世之后,是由孔有德的另外一位部下缐国安,带领孔有德的旧部在广西驻防。

广东、广西省城虽无总督,广州府有平南王兵,桂林府有征剿将军线国安兵,无庸更议。

——《清实录·康熙皇帝实录·卷之十五》

康熙五年(1666年),缐国安请求退休。

(线国安)累加太子太保、征蛮将军,封三等伯,统有德旧部驻桂林。康熙五年,以老乞休。

——《清史稿·卷四百七十四·列传二百六十一》

康熙五年(1666年)五月二十六日,清廷任命孔有德的女婿孙延龄为广西将军。七月初九,孙延龄又接到命令,让他从衡州搬到桂林府。

戊子。命镇守广西将军孙延龄,自衡州移驻桂林府。

——《清实录·康熙皇帝实录·卷之十九》

八月初九,因为清廷也让孔四贞去广西驻防,便给予她执事。

礼部议给定南王孔有德女孔四贞执事。得旨:定南王为国捐躯,又复绝嗣,奉世祖章皇帝旨,将伊女照郡主品级给俸。今又令往广西驻防,其执事依议准给,后不为例。

——《清实录·康熙皇帝实录·卷之十九》

而孙延龄到桂林之后,却屡屡遭到御史弹劾。

康熙十一年(1672年)九月二十三日,山西道御史马大士弹劾孙延龄不顾朝廷制度,执意要求补授他的亲信薛起凤武职。

如题补营弁(biàn)薛起凤一事,部议以广西非系题补省分,覆奏不行,屡经奉旨。孙延龄屡行陈奏,必欲违国家之成例,用本旗之私人,是诚何心?伏乞严敕,以为恣肆不臣者之戒。下部察议。

——《清实录·康熙皇帝实录·卷之四十》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七月初七,又有广东道御史鞠珣上疏弹劾孙延龄,说根据都统王永年等人的奏报,孙延龄在广西为非作歹,百姓和众官员都对他非常不满。鞠珣建议,将孔四贞、孙延龄夫妇调回京师,另外派将军去驻防。而康熙皇帝则命令侍郎勒德洪对此进行审理,看到底谁说的是真的。

近见广东广西总督金光祖疏称,都统王永年等移文,称城门昼闭、乡民不敢入城。又称孙延龄委兄孙延基总管旗标官兵,此孙延龄不能弹压官兵之明验也。且孙延龄驻扎广西以来,或锁辱职官,或擅题标弁,以致屡挂弹章,显被讦告。

——《清实录·康熙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二》

顺治四子是怎么死的(孔四贞已被诏封为顺治皇帝的皇妃)(8)

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吴三桂杀害云南巡抚朱国治、起兵反叛。

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康熙皇帝任命孙延龄为抚蛮将军,缐国安为都统,命他们守好广西。

以广西境邻贵州,授孙延龄为抚蛮将军,以线国安为都统,令统兵固守。

——《清实录·康熙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四》 

康熙十三年(1674年)二月二十七日,广东广西总督金光祖向朝廷奏报,说孙延龄杀了都统王永年、副都统孟一茂等人,响应吴三桂的反叛,与清廷对抗

广东广西总督金光祖疏报:广西将军孙延龄反。杀都统王永年、副都统孟一茂等,执广西巡抚马雄镇。

——《清实录·康熙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六》

而孔四贞的态度,也很微妙。康熙十六年(1677年)三月初二,傅弘烈给吏部侍郎觉罗舒恕的书信中提到,孔四贞曾对他说,心里很是挂念孝庄皇后。如果清廷能赦免孙延龄的反叛之罪、并册封孔四贞为郡主,他们就有意倒戈。康熙皇帝便让兵部派麻勒吉,去招抚孔四贞。

戊寅。傅弘烈遗吏部侍郎觉罗舒恕书曰:孔王女孔四贞,曾向弘烈言,无刻不以太皇太后为念。若降恩纶,赦孙延龄罪,封孔四贞为郡主,则可以成事。舒恕以闻。上谕兵部:抄录舒恕奏疏、并傅弘烈移文,发督捕理事官麻勒吉,俾招抚孔四贞。

——《清实录·康熙皇帝实录·卷之六十六》  

孙延龄最后也没什么好结果,被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琮给杀了。

及康熙十六年十月,吴逆伪将军吴世琮破桂林,杀孙延龄,令兵士拥马雄镇至营逼降。

——《清实录·康熙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三》

至于孔四贞的结局如何,《清实录》中就没有再记载了。

顺治四子是怎么死的(孔四贞已被诏封为顺治皇帝的皇妃)(9)

结束语

孙延龄的父亲孙龙,虽然与孔有德一起在广西战死,但孙延龄在当时并不是“失踪人口”。

顺治十二年(1655年)十二月十三日,孙延龄承袭了孙龙的“二等阿思哈尼哈番”(二等男爵),顺治皇帝还另外加封他一拖沙喇哈番(云骑尉)。

癸亥。以阵亡三等精奇尼哈番曹成祖叔义先、二等阿思哈尼哈番孙龙子延龄、三等阿思哈尼哈番孙延世弟延昌、一等阿达哈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袁道光弟道禄,各袭职,仍各加一拖沙喇哈番。

——《清实录·顺治皇帝实录·卷之九十六》 

所以,孝庄与顺治皇帝不可能在立孔四贞为皇妃后,才得知孙延龄是孔四贞的未婚夫。

与其说顺治皇帝是为了成全孔四贞与孙延龄的婚约,才收回已经下的谕旨,倒不如说,纳孔四贞为妃,根本就不是顺治皇帝的意思。不接受别人给他安排的婚姻,这还挺符合顺治的作风。

顺治之前一再推迟册立东西皇妃的时间,后来又一口气封董鄂氏为贤妃、皇贵妃,在顺治皇帝的心中孰轻孰重,已经很明显了。

(本文由[头条@热爱瘦身的鱼]原创,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