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飞来石讲解(望母山中飞来石原来是这么来的)

望母山中飞来石的神话故事

相传两千年前,此山全是灌木丛,是一片大森林,据说有一天,雷雨交加,狂风大作,这块巨大的石头从空中飞来,首先是落入山七镇西北部,因地力承受不住,此处七下冒火,八下冒烟,于是神石又飞走,后来人们把此处命名为“七宝尖”。话说神石飞往小河口对面,此山又不能承受,于是山上石头和树全部崩裂,至今还能看到当初山崩地裂的形状,后人把此山命名为“落石山”。

黄山飞来石讲解(望母山中飞来石原来是这么来的)(1)

这块大神石第三次飞到望母山悬崖峭壁山落下,它的形状像一只船舶,长约三十米,宽约十五米,高约十多米,估计重量约两万吨,就是这块如此巨大是神石,落在山坡向南徒处,而占地面积还不到两平方面积,可谓是如此鬼斧神工,有空可以去现场观赏。(文章源自村委老支书口述)

黄山飞来石讲解(望母山中飞来石原来是这么来的)(2)

望母山位于安徽省舒城县山七镇梅方村(原名:牌坊村)与舒城县晓天镇大河村之间,为大别山支脉,海拔544米,虽无黄山之幽、华山之险,但也与周边的小山,自成一体,不乏小巧精致之美,作为舒城孝文化的发源地,山上一直留有魏徵塔、将军坟、飞来石、双峰石、炼丹池、万年井、烟云洞、观音洞、普灵庵、园国庵等景点,山下留有杨柳旦(杨柳绊)、石塞河、碎石滩(现尸滩)、巴洋河(扒娘河)等多个地名。

黄山飞来石讲解(望母山中飞来石原来是这么来的)(3)

传说小唐王游地府,就跟此山大有关系。话说唐太宗李世民一日午休,梦到魂赴阴司,众小鬼向其索银。李当时无银付,适逢一老母自称家住七王母山,愿借银付众鬼。李十分感动,醒来犹有记忆。于是贞观十二年,唐王派魏徵、尉迟敬德来王母山还债,探知王母已西游,乃建王母娘娘庙。一时香火旺盛,遐迩闻名。故此山又名王母山。

黄山飞来石讲解(望母山中飞来石原来是这么来的)(4)

望母山之名则又有一说:传说古时有一少年名曰麦子,此人生性凶悍,尤对其母不孝。麦子伐薪山中,花甲老母每日步行数里、步履蹒跚为其送饭,他却总是百般挑剔,动辄拳脚相加。这天麦子砍完柴正在休息,忽闻头顶有鸟鸣声。麦子一时好奇便爬上树梢,却发现一之瞎眼老鸦,躺在窝中奄奄一息。小鸦则四处觅食来喂其母。麦子大为感动:乌鸦尚知反哺尽孝,何况自己堂堂七尺男儿?一想到自己对老母往日所为,不免在心中暗自后悔。这日老母又来送饭,途径山下小溪,正踮着小脚颤巍巍的过溪中的搭石。麦子一看老母来了,便急匆匆地冲下山去迎。老母一看以为自己送饭迟了,引得儿子怒气冲冲,心中暗怕不免慌神,脚下一滑便落入了河中。

黄山飞来石讲解(望母山中飞来石原来是这么来的)(5)

适时正是暴雨过后,山溪湍急,可怜老母顿时变没了踪影。麦子跑到下游,将河中沙土扒了一遍,来找老母尸体。哪里还能找到?他在河边伤心欲绝,一路向砍柴的山顶跑去,希望站的高点、再高点,可以再见老母一面。这正应了那句老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麦子从此以后生性大变,发誓从新做人。而这座饱含着追悔和遗憾的小山从此就被叫做望母山。麦子扒沙的河滩被称为扒娘河。至今山顶上还矗立着两块高耸入云的巨石,据说是麦子当时情急之下随手拾来掂在脚下之用,而老母也终于最后圆了麦子的梦想,在河下游若隐若现的出现了。这个地方后来则被称为献尸滩……(望母山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图片:山七网友 编辑整理:施申财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