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启停技术与原理(一文读懂发动机自动启停系统的前世今生)

当前,交通拥堵导致的车辆堵成一锅粥的现象时有发生,少则十分钟多则半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而当汽车处于停止状态时,发动机则处于怠速状态,由此带来的排放污染也比正常行车时要厉害得多。如何在堵塞情况下,更好的减少汽车的排污与省油问题?于是,一项专为发动机怠速时设计的节能减排技术——启停系统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悄然兴起。

时至今日,为了应对日益严苛的燃油排放法规,整车厂开始大规模的搭载发动机启停技术,并将该技术作为宣传的一大卖点。启停系统到底是怎样发挥其节油本领的?该技术诞生至今都经历了哪些发展历程?本篇盖世汽车将从发动机启停技术的发展历程、工作原理及应用现状着手,与业内共享启停技术的前世今生。

什么是自动启停技术

发动机启停技术与原理(一文读懂发动机自动启停系统的前世今生)(1)

自动启停系统(STOP&START)简称STT,是一套能自动控制发动机熄火、点火的系统。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临时停车(例如等红灯)的时候一直踩刹车(一般超过2秒),发动机就能够自动熄火;当松开刹车或踩下油门(或转下方向盘,切S、M档等)时,发动机立刻自动起动。自动启停系统能够尽量降低发动机怠速空转时间,以减少不必要的燃油消耗,降低排放提高燃油经济性。

当车辆因为拥堵或者路口停止行进。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停车摘挡。这时候,Start/Stop系统自动检测:发动机空转且没有挂挡;防锁定系统的车轮转速传感器显示为零;电子电池传感器显示有足够的能量进行下一次启动。满足这三个条件后,发动机自动停止转动。

而当信号灯变绿后,驾驶员踩下离合器,随即就可以启动“启动停止器”,并快速地启动发动机。驾驶员挂挡,踩油门,车辆快速启动。在高效的蓄电池技术和相应的发动机管理程序的支持下,启停系统在较低的温度下也能正常工作,只需短暂的预热过程便可激活。

自动启停系统应用现状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许多车型搭载发动机自动启停系统,欧洲车装备自动启停技术的车型较多,如奥迪(从A1到A8L、Q3/Q5/Q7)、奔驰(E级、S级等)、宝马(1系到7系、X1/X3)、沃尔沃(几乎全系新车)、保时捷(几乎全系新车)等。

据外媒报道,福特汽车计划在2017年实现旗下70%的车型配备自动启停系统。目前我国汽车的生产和销售正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博世公司起动机和电机事业部中国区副总裁孙国忠曾表示,2013年欧洲轻型车中40%采用了启停系统,预计到2019年该比例将提升至90%;中国市场在该领域将跟随欧洲的步伐,他预言:“2019年中国车市年销量规模将达到3000万辆,其中30%将配备启停系统。届时每三辆车中就有一辆配有启停系统。”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

7月国内414款车型销量播报,不要再等待,请猛击下方的广告图片查看。

发动机启停技术与原理(一文读懂发动机自动启停系统的前世今生)(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