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电脑触控板哪个好(轻薄本发展至今)

轻薄本发展至今,触控板是最有希望在形态上产生巨大变化的元件。一方面,目前的触控板仍然与腕托部分泾渭分明,一体性不强;另一方面,当下的触控板面积还是太小了,触控板本身的应用也很有限。

但首先,要分析形态上的改良能否带来功能收益。

第一点,触控板与腕托部分泾渭分明的原因很简单,传统触控板是一个典型的机械装置,类似跳水版。靠近机身前唇的那一段,容易按下去;靠近键盘的那一段,则坚如磐石。之后苹果带来了积极的创新,用马达取代真实的下陷来提供触觉反馈。这样做以假乱真,同时反馈感各处一致,传统的机械结构就可以淘汰了。类似的技术被后续的众多厂商学习,例如华为的FreeTouch和联想的力度触控板,其中后者已经推出过触控板-腕托一体化的实验性产品(小新13 Pro 冰晶玉瓷版)。

笔记本电脑触控板哪个好(轻薄本发展至今)(1)

但是严格来说,这个技术并没有带来什么体验上的提升,当然颜值的进步是很大的。

关于第二点,触控板当然可以做得很大,虽然会出现误触,但这个麻烦比较容易解决,因为平板已经探索了很久经验。

而实用与否,则取决于你怎么用它:

如果把触控板当成光标,横向移动多不多?

对于看网页和写文章,很少,因为它们依赖的是光标的上下移动。

对于游戏来说,有一定意义,但几乎没人用触控板打游戏。

对于代码,有一定好处。

总的来说,作为光标,触控板加宽的意义不大。

那,如果给触控板加上显示功能,当作小工具的操作台呢?

这似乎就有点意义了,之前华硕提出了几个挺有趣的方案:

-在高端设计本上,提供实体的滚轮小工具;在中高端设计本上,通过触控板提供虚拟的轮盘小工具。

笔记本电脑触控板哪个好(轻薄本发展至今)(2)

-呼出计算器时,在触控板上显示小键盘

笔记本电脑触控板哪个好(轻薄本发展至今)(3)

有点东西,结合更加细腻的触觉反馈,其实这里是有很多花样的。

其实对于>=15寸的笔记本,把整个掌托做成触控板,触摸面积急剧变大还有一个用处,就是可以充当数位板或者数位屏,例如这台MBP 16,能看到C面是多么空旷(下文会提到一个很适合这条路径的技术:Sensel触控板):

笔记本电脑触控板哪个好(轻薄本发展至今)(4)

这需要软件和马达的良好支持,而且在触控板不支持显示的前提下,你只能这么用:

笔记本电脑触控板哪个好(轻薄本发展至今)(5)

如果可以显示,你就可以这么用:

笔记本电脑触控板哪个好(轻薄本发展至今)(6)

那,如果触控板和屏幕的界限已经消失,可以显示高度清晰的内容了呢?

首先我会想到这个:

笔记本电脑触控板哪个好(轻薄本发展至今)(7)

但是只要触控板还在现在这个位置,那它就是一个大号Touch Bar,没有任何实用意义。但是反过来,如果是屏幕可以充当触控板呢,那就又有点意义了。

类似于Surface Neo:

笔记本电脑触控板哪个好(轻薄本发展至今)(8)

但是把一整块屏幕做成可触摸,可反馈按压,又很没有必要,而且成本也很高。

总结一下,结合马达反馈,触控板融入小工具和充当数位板不错,做一体化也可以带来视觉享受。但触控板功能上能突破的部分不是太多,各种花里胡哨的改进可能远远不如提高回报率,材质,精度,放大过小的触控板这些来得实在。

关于触控板本身的进展,可以参考老莱的这个视频,ThinkPad X1 Titanium YOGA使用了很先进的技术:

笔记本电脑触控板哪个好(轻薄本发展至今)(9)

形态

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不是更多的屏幕,而是保证视线基本不变,同时尽可能舒适。

一个证明就是哪怕手机保持常亮,人们也更喜欢华为多屏协同那种统一一块屏幕的统一工作方式。对比之下,在不同的地方放好几块屏幕其实毫无意义,视线变来变去,是件很讨厌的事,这里点名批评华硕的双屏笔记本。

笔记本电脑触控板哪个好(轻薄本发展至今)(10)

事实上对比华硕的双屏笔记本,这个奇怪造型可能意义还更大一点:

笔记本电脑触控板哪个好(轻薄本发展至今)(11)

或者这个奇怪造型:

笔记本电脑触控板哪个好(轻薄本发展至今)(12)

关于形态,另一点是你是否打算把电脑当平板来用。几乎所有融合平板模式和传统模式的设备,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核心就在于:macOS没有推出触控设备,而Windows的触控模式太难用了,在桌面操作系统下,触控效率极度低下,没有意义。

这里做一个猜想:

微软一直在做形态各异的Surface设备,它们的意义,就是作为微软给Windows增加触控功能的实验机。

笔记本电脑触控板哪个好(轻薄本发展至今)(13)

证据就是:

所有苏菲都支持触控,都支持手写笔

大多数苏菲形态都很灵活

微软迫切地推出更多形态更灵活的设备,而对稳定性则完全不关心

微软秽土转生了Surface Laptop Studio这种历史吃瘪结构,因为结构是老的,软件是新的。

Win11即将支持安卓软件

Win11本身做了很多适合触控操作的改良。

恕我直言,我觉得微软的尝试没有任何意义,传统设备的效率专治花里胡哨,而且这些新设备也不适合手持。

但是,我认为这些造型是有意义的:360°翻转本,可拆卸二合一(键盘和本体之间通过蓝牙连接),折叠式双屏笔记本

理由:

笔记本电脑触控板哪个好(轻薄本发展至今)(14)

1.无论是翻转本还是二合一本,它们都支持很小的占地面积,对于看视频特别有意义。

2.有一个简单的好处:人体工学,因为你可以把屏幕放在高处,键盘放在低处。

笔记本电脑触控板哪个好(轻薄本发展至今)(15)

3.它们可以改变形态增强散热(例如幻13的帐篷模式),而传统笔记本只能用瓶盖或者支架。

总的来说,轻薄本上的触控板意义还是非常大的,首先是因为轻薄本定位就是便携办公,自然不会考虑携带一个鼠标的,由此触控板或者说操作工具就非常重要了,目前厂商为我们提供了各式各样的触控方案,你觉得哪款才是正确的方向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