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贼挖掘皇帝墓(盗墓者将妃墓顶炸出大窟窿)


谁盗了光绪妃墓?

倪方六

民国二十七年,对清西陵来说,是个灾年。当时,中国最后一位帝陵——光绪皇帝的崇陵被盗。接着,崇陵的妃墓又被盗墓者光顾。

对于妃墓被盗,民间说法很多。

盗墓贼挖掘皇帝墓(盗墓者将妃墓顶炸出大窟窿)(1)

光绪皇帝崇陵区

为什么崇陵及妃陵被盗事件,会发生在民国二十七年?这一年是公元1938年,乱,侵华日军已全面进攻中国,当年易县已为日军占领。清西陵原有的伪护陵警,此时全都撤走了,躲进县城。以前皇家禁区不再有人管,老百姓可以随便进入,割草打柴。

这让盗墓者发现了机会。

据原清西陵文物保管所所长陈宝蓉撰文,盗光绪妃墓的领头人是住清西陵附近的鄂士臣、关友仁二人。

鄂士臣是清西陵附近华北村村民,1938年11月他找到“兄弟”关友仁密谋,想乘乱搞点东西。关友仁也寻思发财呢,两人一拍即合。

盗墓贼挖掘皇帝墓(盗墓者将妃墓顶炸出大窟窿)(2)

清西陵大门入口处石碑

怎么搞?靠人吃山,靠水吃水,靠着帝陵要盗墓。鄂士臣提议挖陵盗宝,关友仁觉得可行。

盗墓有单干和搭伙干两种,有大活时要搭伙,一两个人是不行的。于是鄂士臣和关友仁分头去拉人组伙。

住在清西陵附近的村民,好多祖上都是守陵户和当年造陵留下的工匠后人。他们都知道帝陵里埋了不少宝贝,值钱呢,有的人之前就盗过墓,不用动员,华村的那保余、苏振生、凤凰台村的李纪光,还有下岭村两个姓张村民和荆轲山村一村民,共计8个人,便搭成了一个盗墓团伙。

盗墓贼挖掘皇帝墓(盗墓者将妃墓顶炸出大窟窿)(3)

道光皇帝慕陵二柱门

盗哪座墓?按理说,随葬品最为丰富的是帝陵,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光绪的崇陵,哪一座里面都有宝物,但帝陵太惹眼,危险,而且反盗墓手段多,不容易得手。

议论后决定先盗妃墓,这样方便些。

李纪光是盗墓老手,曾盗过雍正的泰妃墓、王爷墓,在这些人中最有经验,他提了这样的意见,找个容易的墓下手,就这样,光绪皇帝的妃园寝成了目标。

为什么会是光绪皇帝的妃园寝?这与光绪陵墓所处的位置有关,远离清西陵核心陵区,位于陵区最东北部,盗挖相对安全,躲起来也方便。位置既偏,距下葬时间还不远,估计能弄出不少东西出来。

盗墓贼挖掘皇帝墓(盗墓者将妃墓顶炸出大窟窿)(4)

光绪皇帝崇陵地宫参观入口

盗墓与入户行窃一样,下手前都会踩点。所谓“踩点”,就是打探盗掘目标。鄂士臣与关友仁装成进山打柴农民,去探查出入路线。

为了防止被土匪黑掉,他们又弄来了几杆枪。在那年头,土匪歹人横行,有了枪,关键时候也能亮出来吓乎一下。

盗墓贼挖掘皇帝墓(盗墓者将妃墓顶炸出大窟窿)(5)

光绪皇帝崇陵地宫

盗墓工具也分头准备。

李纪光临时制作了一把梯子。这种梯子在过去农家或工地上常见:用一根长木杆或竹杆,在杆身等距离凿孔,对称安上一个个脚踏子,杆头落地端则安个“一”字或“八”字腿,以稳定梯身。独杆梯虽然简易,但实用、快捷,爬房钻洞特别方便、利索,比双杆横档梯子轻便,好携带(现代盗墓者则用铝合金蜈蚣梯或折叠梯)。

盗墓贼挖掘皇帝墓(盗墓者将妃墓顶炸出大窟窿)(6)

农家蜈蚣梯

这种梯子因为远看似蜈蜙爬墙,俗称“蜈蚣梯子”,现代考古工作者也学会了使用。

有的蜈蚣梯不安踏脚,直接在木杆身上砍凿出踏脚,扬州汉广陵王墓博物馆中便有一把这种梯子,1979年考古出土于江苏高邮神居山一号汉墓中。可见这种蜈蚣梯,自古就是盗墓者惯用的工具。

盗墓活动都在夜间或没人的时候动手,夜长梦多,盗墓最忌讳的就是恋坑,贪大误事,贪多失策,讲究一个“快”字,以免节外生枝。在被抓盗墓者中,大都是太贪被抓和。

盗墓贼挖掘皇帝墓(盗墓者将妃墓顶炸出大窟窿)(7)

光绪皇帝崇陵宝城

在盗墓目标确定后,鄂士臣、李纪光这伙盗墓者立即动手,他们乘着月黑之夜,带着铁镐、钢钎、斧、锤、手锯等盗墓工具,溜进了光绪陵区。

当时,陵区的东班房内还有一个年老的守陵员,带着一条大黄狗。听到动静,狗马上狂叫了起来。狗叫声在万籟俱寂夜间山谷里格外刺耳,来自荆轲山村那人一紧张,竟然碰到了枪栓,枪意外瞳火了。

盗墓行动暴露了,鄂士臣、关友仁他们恶向胆边生,干脆直接冲进班房,拿枪将守陵老头控制住,令他打开妃圆寝门(见下图)。

盗墓贼挖掘皇帝墓(盗墓者将妃墓顶炸出大窟窿)(8)

光绪皇帝妃圆寝门

进入盗墓现场后,鄂士臣、李纪光、那保余、苏振生负责挖,其他人则负责瞭望风和护卫,以防有人闯进来。

光绪妃园内有两个宝顶,分别是珍妃和瑾妃墓。虽然说妃墓的建造没有帝陵要求高,但也非常讲究的,砖石之间都是用油灰灌注,砌成的墙壁异常牢固,比石头还硬。

过去造墓砌墙有用糯米熬浆,与石灰、砂子掺和一起,作为勾缝的粘合剂。油灰则是用熟桐油与石灰(更高级的则用石膏)调拌而成,石活必用,油灰粘合后的条石、砖块之间粘得死死的,很难撬动。

盗墓贼挖掘皇帝墓(盗墓者将妃墓顶炸出大窟窿)(9)

光绪皇帝妃园寝内

鄂士臣、李纪光他们选择从石阶与宝顶中间往下挖,下面就是地宫。但是,用油灰勾缝砌堵的砖石墙太坚固,钢钎打上去都冒火星。咋办?他们有经验,用铁镐和钢钎先将大砖敲碎,然后利用裂缝,一小块一小块往下撬。虽然每块砖有40多斤重,但毕竟不是铁,当夜便挖出3米深的盗洞,直达地宫券顶石。

看天要亮了,这伙人悄然隐逃,等天黑后再来。

临走时,鄂士臣、李纪光合计,使计支走枪走火那位来自荆轲山村的同伙,觉得他不中用,容易坏事,诈称现在遇到石券顶,一时干不下,让大家选各自回家休息,等通知再动手。

盗墓贼挖掘皇帝墓(盗墓者将妃墓顶炸出大窟窿)(10)

光绪皇帝妃园寝外

不过,如何将石券顶弄出洞来确实头疼,这应该是石匠干的活。

清西陵附近有很多石匠,他们世代长年给清朝皇家做活,都会崩山采石,这些人的家里一般都备有石炸药。鄂士臣想到炸地宫,于是从附近的太和庄找来了一名石匠入伙。

此人叫白泽坤,从家里带来了几十斤炸药。天黑之后,除了轲山村那人,其他盗墓者全都来了,往妃园寝那去摸去。

但是,这夜没干成。

盗墓贼挖掘皇帝墓(盗墓者将妃墓顶炸出大窟窿)(11)

光绪皇帝妃园寝内双妃墓

当晚走到风凰台村北的小山顶时,他们发现山下马路上有军队开拔,用牲口驮着机枪和迫击炮,向崇陵方向来。盗墓者们不敢妄动,只得隐蔽起来,躲到天亮部队走完才敢出来,活干不成了,只好回家睡觉。

第三天晚上,成了。

白泽坤真行,连放三炮,将石券顶炸出了一个大窟窿。

盗墓贼挖掘皇帝墓(盗墓者将妃墓顶炸出大窟窿)(12)

考古中发现的盗墓者从券顶打盗洞现象,见红圈处

当时放炮动静很大,担心有人听到声响会找过来,所以响声一过,盗墓者赶紧动手,盗出宝物来赶紧走人,速战速决。

鄂士臣很有经验,先用一根长绳子系着一盏油灯,从窟窿里放下去。

这一土法子很巧妙,不仅仅是为了照明,还有一特别作用。俗话说,“人点蜡,鬼吹灯”,如果放下去的熄灭了,说明下面有问题,就得小心了。

盗墓贼挖掘皇帝墓(盗墓者将妃墓顶炸出大窟窿)(13)

光绪皇帝妃园寝珍妃墓

鄂士臣见放下去的灯光忽闪几下,并没灭掉,心里有数了。随即将带来的蜈蚣梯放了下去。这梯子有两丈多高,刚好放到地宫底下。

此时,胆大的李纪光出场了,他带上全部行头——臂挽手锯,腰别利斧,肩挎马搭……撬棺工具、盛宝袋子都带了,顺着蜈蚣梯麻利地下去,钻进了地宫。

接下来,就直奔主题了宝!

盗墓者盯上了地宫北侧正中宝床上的金棺,这正是鄂士臣、李纪光一伙要盗的“藏宝箱”,里面全是随葬宝物。

盗墓贼挖掘皇帝墓(盗墓者将妃墓顶炸出大窟窿)(14)

光绪皇帝妃园寝瑾妃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